9月7日上午,学校隆重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教职工大会,主会场设在瓯江口校区资讯楼报告厅,府东路校区阶梯教室设分会场进行视频直播。学校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全校教职工参会,会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倪建发主持。
学校党委书记盖庆武作题为《协同智治 开创未来 打造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职样板》主题讲话。
盖庆武指出,今年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协同智治”主题年任务,紧扣“九个一”举措,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真正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良好态势。学校入选省课程思政示范校,获评“杭钢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杭钢集团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教学能力比赛获三个省一等奖并列全省第四,获评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新增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数创历史之最,学生技能大赛获奖再创历史新高。招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4年达98%以上。同时,在党建引领、人才梯队建设、对外开放、产教融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昂扬的姿态砥砺前行,以实干的作为开创未来。
盖庆武进一步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如何迈好第一步、走好新征程,至关重要。一是要把握好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历史机遇。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二是要传承好浙工贸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秉承“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精神,“以钢铁意志做人、建业、报国”的杭钢精神,“大气致远 精工诚贸”的浙工贸校训精神,保持昂扬奋进之姿,开创工贸学院新的辉煌。三是要担当好“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发扬优秀人民教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传道授业解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
盖庆武强调,学校要始终坚持争先导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朝着工贸学院“百年征程”的奋斗之路勇往直前。
一是要强化党建引领,抒写红色领航的奋斗篇章。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以上率下、上下同心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强化改革创新,全力以赴办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聚焦校园治理水平、办学层次、智慧校园建设提升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工作,为建设“百年品质工贸”提供保障。三是要强化人才支撑,持续抓好“人才强校”战略不放松。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师德师风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以及人才管理评价体系建设,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要强化艰苦奋斗,有序推进“一校两区”建设。以谋划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切入点,推动瓯江口二期建设相关工作走深走实。让府东路校区“园区化办学集聚地”特色更鲜明,让瓯江口校区“产教融合示范地”的创新引领更强劲。五是要强化安全底线,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完善校园治安常态化管理机制,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盖庆武号召全校教职工走好工贸的奋进之路,持续发挥主人翁意识,万众一心加油干,在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的道路上昂扬奋进!
学校校长余闯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本学期工作。他指出,学校暑期及上学期工作主要表现在4个“特点”。一是关键指标有突破,课程思政、科研创新、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能力比赛以及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成果斐然、捷报频传。二是重点工作有成效,疫情防控、招生就业、对外开放等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品牌工作有活力,学校紧扣产教融合、社会服务,深化学校品牌建设。四是治理能力有提升,持续推进瓯江口二期工程规划调整。
余闯强调,奋进新征程学校要正确把握“十个要点”,一是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平安校园上下功夫,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二是要在强化立德树人上下功夫,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三是要在完成双高建设和提质培优任务上下功夫,注重绩效,完成承诺;四是要在谋划重大标志性成果上下功夫,谋划布局各项大赛;五是要在谋划职教本科上下功夫,积极对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标准;六是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上下功夫,建强各大中心、平台,实现新突破;七是要在深化产教融合上下功夫,申报国家示范职教集团,内外互动争取外部资源;八是要在构筑人才高地上下功夫,推进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及博士培育引进工程;九是要在加快对外开放和对台合作交流上下功夫,推进合作办学进程,建强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十是要在提升内部治理上下功夫,深化数字化改革。全校做到:勤耕耘而收获,心有所信方致远;知不足而奋进,查漏补缺惟自强;定目标而高远,砥砺前行铸辉煌。
会上,对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等荣誉进行表彰。
▼往期精彩回顾
▼
事关开学,这份重要通知请查收!
@浙工贸新希望:提升10000名,只为遇见你!
见过银河,唯爱这颗星——浙工贸
突破!全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我校创历史最好成绩
来源|党院办
排版 |潘丁赫
编辑|陈慧慧
责编|杨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