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好老师”人物专题(二)
“学生生病,她凌晨2点开车将其送到医院,陪护到天亮;学生失恋想不通,她时刻关注反复做工作。有学生在毕业座谈时说:“我专升本选择的专业与杨柳老师有关,因为她的指点和发现,我找到了自己的特长,也明白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人物介绍
杨柳,智能技术系主任,教授。自1989年以来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至今,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工作岗位上始终把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先后主讲计算机专业课程多门,课程评教一直处于优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参与国家和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主持省级、市厅级等科研项目十余项,主编多部教材,省重点教材一部,并为企业做了大量的技术服务,探索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方案受到企业的欢迎。先后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两项,河南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万向集团“创造”奖,多次获得学院杰出主管优秀奖、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美好教育践行者
2014年8月,杨柳来到学院工作。在她的理念中,教育是美好的,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学习一技之长,学生要学得快乐,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紧抓专业的同时,她大力倡导体育融入学习。杨柳认为,体育课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意志,体育课还可以教会学生正确的输赢观。体育远比想象中的重要。她带领体育教研室通过信息技术与体育融合,号召学生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学生体质不断增强,健康测试成绩由全省高职院校后十位上升为第19位,并在大运会田径比赛和武术比赛中首次晋级八强。
为培育大学生精益求精、爱国敬业的“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杨柳带领人文教研室创办了杭州市第一个开在大学校园的公益经典诵读读书会。非遗小课堂,教授西溪小花篮、盘纸等艺术;人文小课堂,讲述人民币起源的小故事。国学、非遗艺术、人文、英语课程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使得学校一度成为周末网红打卡地。此外她还发起开展暑假“候鸟成长”公益计划,建设非遗教学基地,构建非遗课程体系,举办非遗论坛,承办浙江省文化厅和杭州市非遗项目、市属高校首届非遗教学成果展,对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和创新入选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优秀案例。
二、做经师 更要做人师
学生生病,她凌晨2点开车将其送到医院,陪护到天亮;学生失恋想不通,她时刻关注反复做工作。2021年毕业座谈会,学生感恩地对她说:“我专升本选择的专业与杨柳老师有关,因为她的指点和发现,我找到了自己的特长,也明白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因为她的帮助,很多学生获得成长。在工作中,杨柳时刻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她喜欢与学生面对面,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做好引路人。在她看来,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能以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对象和世人的道德楷模。学校需要经师,更需要人师;教师做经师,更要做人师!
三、大胆改革,锐意进取
杨柳担任系主任期间,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搭建通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建设一门国家级、三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思政课程改革被人民网报道。她还实施“名师工作室—学生社团—创业公司”育人模式,学生创业项目获得省创业大赛一等奖,实现基础课教师带学生创业。
为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她带领队伍制订并实施英语整体提升计划,2017年承办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学生在全国英语口语、写作大赛中分获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非遗基地承担“十万美国学子在中国”国际交流项目三门课程,向国外学生有力传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故事,受到杭州市各届领导、国际学子等高度赞扬,相关活动被多家媒体报道。
为顺应“数智杭州”发展,杨柳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申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提升学院各专业大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她还对智能制造专业群进行数字化改造,优化实训室建设方案,节约200多万。去年学系与杭州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联合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实行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深受企业欢迎。
在校企合作上,她倡导建设高水平混编教师队伍,通过教师实践基地,引进企业技术能手建设学习型队伍。成员先后获省级荣誉3人,市级6人,人才项目2人,省市教学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0余项,杭州市产学对接项目10余项,并进行了大量的社会服务。
让教育自然发生
美好教育的实施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在杨柳看来,饱含真心的教育才能实现美好教育,学生学有所获,健康成长;老师教学相长,职业幸福。“而当一个老师具备足够充沛的情感,并真心爱她的学生时,教育就已经自然发生了。”杨柳很喜欢这句话也正在这样实践着。
编辑:邵慧琳
审核:李婉玲
终审:陈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