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其设立目的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在国际减灾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常见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我们生活中可能面临这些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洪涝、山火等。同学们对这些自然灾害和应对措施有多少了解呢?防患于未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破坏性地震,往往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应对地震的措施
1.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在室外时,应远离建筑物,迅速到开阔、安全的地方。
2.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3.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洪涝的危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会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卷走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
应对洪涝的措施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洪涝暴发时,不要沿着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洪涝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山火的危害
林火烧毁地被物,使土壤裸露,影响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而造成许多生态问题,例如水土流失,甚至山洪瀑发。同时,由于森林环境遭到破坏失去了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因而直接影响农业稳产高产。
应对山火的措施
1.遇到山火时应保持镇定,切勿惊慌。
2.切勿试图扑救山火,除非山火的范围很小,你确实处于安全的地方,有可逃生的路径。
3.估计以下情况,以便迅速离开山火场:山火的蔓延方向,避免跟山火蔓延的同一方向走,亦应避免向山顶方向走;附近小道的斜度,选择容易逃走的小道;附近植物的高度及密度,选择少植物的地方逃生。
4.沿着现有的小路逃生会遇上较少的障碍,可走得更快。
今年的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构建灾害风险适应力和抗灾力”,近年来,非洲蝗灾、澳洲森林火灾、全球新冠疫情等灾害接踵而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需要久久为功,贵在平时。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
尊重自然才能被自然善待,
了解自然才能防患于未然。
今天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让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END
来源 | 新媒体社
编辑&排版|刘卿卿 沈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