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专业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高校与社会接轨的接口。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教育部于2019年4月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践行“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方针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指标。在升本以来的十年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推动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专业改革成效,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申报与建设中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全校共有动画等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为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等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特推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巡礼”系列报道,通过展现一流专业的建设之路,为我校更多专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更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传媒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广播电视学专业
价值引领 素养导向 培养卓越新闻人才
引言
“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对我的帮助,也非常感谢在母校时老师们给我的很多机会,让在我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开始,就显示出一定的优势,那就是上手快,我获得的锻炼和机会也更多。”曾任CCTV-1《开讲啦》等10余档品牌节目创始策划人、总导演和制片人,2004届校友刘娴在谈及母校时十分感慨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
“我庆幸自己是一名记者,能够参与到这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能够通过我的文字和镜头去展现我身处的这方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变化,更能够在一次次的感动中,触摸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初心。”2005届校友孙梦醒在第六届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巡讲的活动中深深表达了对记者这一职业的热爱。现任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的她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广播电视学专业面向传媒领域的全媒体建设和未来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扎实理论基础、娴熟专业技能、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育教学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
构建全覆盖课程思政体系
广播电视学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育为中心,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形成了“专业思政课堂+红色经典教育+社会调查实践”三位一体的全覆盖德育体系,并为全校各本科专业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全覆盖提供支撑。
在落实所有专业课程均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核心内容的衍生和拓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充分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组织“重走长征路”“学习《晋绥日报》新闻精神”等活动进行红色经典教育。组织学生在暑期进行“在路上”主题社会实践调查,鼓励学生深入百姓生活进行调查研究。
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新闻传播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调查”“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研究”“课程思政教案汇编”“课程思政案例集”“课程思政教学总结”“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总结”等近六十余万字的汇编成果。
瞄准融媒新闻改革前沿
持续创新教学模式
广播电视学专业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从媒体发展、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等的变化,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五大模块课程体系。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构建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突出了媒体发展前沿动向;更新了传统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实践创作能力的培养;以一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带动课程建设和改革。目前,建有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培育课程和3门校级精品课程。专业汇集教学成果,申报并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依托传媒院校优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的共享资源,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课程,参与项目合作,完成联合创作。建立了“广播电视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媒体融合与社会治理研究团队”等教师科研团队,创设了“山传NEWS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全媒体出镜记者工作室”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传媒工作室,其成果在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强化“实践育人”
打造融媒实践矩阵
广播电视学专业充分利用学校现代化演播中心、百余个实训室等的丰富实践资源,建立了部校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影视摄影与制作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演播室新闻摄像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国家级仿真实验项目)、移动视频传播实训教学基地(与中青网合作)、全媒体文化传播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新媒体短视频创研中心等为平台的校内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以确保学生基础专业技能得到充分锻炼。利用学校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数字媒体技术等跨学科、跨专业资源,强化全媒体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完善,力求实现与传媒业无缝对接。
合作建立了山西广播电视台实践教学基地、山西日报实践教学基地、山西经济日报实践教学基地、青海广播电视台实践教学基地、海南广播电视台实践教学基地等20余校外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在毕业前具备一线工作能力。
多年来,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含升学),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该专业毕业生态度端正、社会责任感强、专业素养高。约30%的毕业生在山西省内各级新闻媒体担任记者、编辑、主持人等,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部分毕业生已走上领导岗位,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闻宣传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TY2MzU4NA==&mid=2247515330&idx=1&sn=d47df166ab13f04c2295bb7abd31e3c2&chksm=ec2943cddb5ecadbe52412c3f677ee785005bc264200e94110b493bf803abb69205893063895#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