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背后的文化,致每一位热爱舞蹈的艺术生

综合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有很多人都在努力的学习舞蹈,却从未真正的了解过其背后的文化,这也是很多学生在接触舞蹈中的一个阻碍,没有画面感、没有想象力。

有很多人都在努力的学习舞蹈,却从未真正的了解过其背后的文化,这也是很多学生在接触舞蹈中的一个阻碍,没有画面感、没有想象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舞蹈背后的文化,希望对每一位热爱舞蹈的你有所帮助。

2c44148e5f14befc9e14809ab8735ad7.png

藏族舞蹈的区域分类:

西藏地区、四川地区、云南地区、青海地区等几种类型。

平时我们课堂上主要学习的是“谐”和“卓”

具体分为:

1.“谐”也称“弦子”,以音乐曲调悠扬动听,舞蹈动律松弛柔美著称。

2.“堆谐”也称“踢踏舞”,属于表演性较强的歌舞形式。

3.“果谐”,是有围着圆圈歌舞之意。也是藏民喜欢的一种古老、群众自娱性较强的集体舞。

4.“卓”也称“锅庄”,是一种劳动气息浓厚,粗犷豪迈的古老歌舞形式。

18794ee20988b50534b196c5a3ce1dfd.png

这里主要介绍我们课堂经常运用到的谐(弦子)、堆谐(踢踏)、卓(锅庄)

弦子:膝部上下运动频率较慢,形成屈伸的动律,弦子连绵不断流动性强,达到了对膝部柔韧性、连贯性、控制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弦子以优美著称,它上身随重心移动而晃动,上肢随上身的晃动形成动作和造型一环扣一环的运动规律,使人在下肢、躯干、上肢三部分协调配合的整体表现出一种动人的优美感。

344f1d913a72cca89afe8f1032d61d20.png

踢踏:膝部上下运动频率快,形成了上下颤动的动律。膝部松弛而富于弹性,使膝踝关节灵敏,增强了膝、踝松弛协调配合的动作意识,以它丰富的节奏、音色、力度变化,极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84804fb4dd9c15a19bae71a20a6febaf.png

锅庄: 跳锅庄舞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f90f63e6153d01f4a9d06371e36dbe7d.png

藏族舞蹈的特点:

由于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在解放前是农奴制,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逸饱受压迫,生活的非常艰苦,地位卑微,还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受到这样多重的社会环境影响,使藏族舞的体态呈现出“松垮”、“含胸”、“曲背”、“一边顺”、“上身松弛略前倾”、“膝盖松弛颤动”、“下身动作流动而多变”、“不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等这样典型的特点。

a66ed40ff8418a9ac0edaebe79c792c1.png

藏族舞蹈的体态动律:

上身总是很松弛并略带前倾,动律上膝部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的,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而有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的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附随而动,不管是颤动还是屈伸,都要求膝关节保持松弛状态,既要有柔韧性还要有弹性,上身动作不要主动。

727a5273cf9eba6b498f8518120b8304.png

藏族舞蹈的服饰特点:

袖长、腰间宽、裙摆长、镶嵌贵金属等特点为主,由于裙子裙摆较长,会营造一种篇翩翩起舞的优美舞姿。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藏族人民包括农民和牧民在舞蹈时,会在袖口、领口、裙边和长袍边镶嵌红色、黄色和蓝色的花边,以呈现万物吉祥的特点;此外,由于极端天气影响,位于藏族北部的游牧民族而言,为了保暖,其一年四季基本以动物皮毛为服饰主体,其中皮毛的带毛面朝里,光面朝外,为了寓意吉祥,一般用彩线在前襟、袖口和后背绣有大幅图案。女性将长发分股梳成多股小辫,并将珊瑚、玛瑙、松耳石和琥珀等饰品固定在发辫中。

e0a69c384ee4e728f200aab0d87e6318.png

通过简单的讲解是不是对选择藏族舞蹈的艺考生又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了解呢?学习舞蹈不只是学习其中的肢体动作,还要了解其背景文化、地域特征、民族特点,想象把我们自己置身于那个氛围当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并提高我们的舞蹈表演。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艺考-综合-舞蹈背后的文化,致每一位热爱舞蹈的艺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