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学书法一般都是从楷书学起,还分为大、中、小。但其实古人对于楷书大小的定义,基本是没有今天所谓大楷的,只有唐代为主的大中楷和魏晋为主的小楷。我们今天学楷主流也是这两种。但是,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将大中楷和小楷一起学习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控制笔的能力
大中楷主要适合初学,大则失其结构,小则差其细节。大中楷多在于我们手腕的活动范围之内,使得我们运指转腕“力所能及”。
常人看小楷,看碑刻字帖会看不到笔法,看墨迹可观笔法但不会用笔表现。
大中楷笔法虽与小楷略不同,但是能学会清晰表达用笔,所以先打底,无论是笔法还是控笔功夫,都需要一定基础才可入手小楷。
第二,对小楷的理解
小楷笔法相对于中楷来说,较为细致,且需要一些“笔势”“笔意”,这是需要建立在对楷书有基本了解之上才可以做到的,所以小楷并不适合初学。
古人写小楷的速度,一定是比我们用硬笔写楷书的速度要快,因为提按顿挫之间,笔锋一直在呼应的运动着,每个点画的形成大多都是顺势的。
所以字可慢,但是不可“滞”。而且在用笔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古人写小楷才是懂得“八面用锋”的,如智永真草千字文,楷书频繁调锋,面面不落。
反观今人,不善小楷者,用笔消耗非常快,常常写上几千字,笔锋就散的秃的不成样子,这是“失”古法。
小楷在结构上的美感与中楷大楷是不一样的,以阔绰为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小楷求大白,中楷则需布白均匀,大楷要结密,白小。
也会因为布白的不同而产生结构的差异,总之初学二者不可兼学,否则学楷也不是楷。
再者笔法,小楷轻盈,中楷居中,大楷稳重,虽运笔法度相似,但是笔下表现不一,这也是区别。
想学小楷,实在应学会“控笔”,轻重缓急都能控制,细微的提按顿挫,收放也都能控制才好入手。
这点基础功夫没有,一个字都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