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笔法,书法就很难入门,书法的笔法是属于技术层面,通过一定的学习和练习,都能掌握。
但决定一个人书艺高低的是其对待书法的眼界跟格局,而不是这种技法层面,当然,不懂技法,也就不会有眼界跟格局了。
笔锋的变化,也就是古人常说的“锋变”,锋变构成了书法的所有变化,提、按、方、圆,这些运笔技巧,都是通过锋变来完成的。
锋变的技术核心在于调锋,在于控制笔锋的能力,这种能力强,书法的技法就高超。每一种书体对于笔锋的控制能力要求不同。
篆隶有篆隶之法,以篆籀用笔为主导,行草有行草之法,晋人以一搨直下与篆籀为主,楷书有楷书之法,唐人多用方折铺毫为主,很多人认为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实在是贻笑大方,这就是不通笔法之故。
我们看楷书的锋变,
颜体欧体笔法为例:
颜体之法其本源乃是篆籀之法,放而不流,结字方圆,以外拓笔法为主。颜体的篆籀体现在笔笔中锋,转折处以搭接相连,收笔处有起有收。
欧体笔法大部分取法于大王,少部分取法于北碑,其笔法以就姿媚,四面停匀,八方平正。其法以中锋提按为主,转折处以折笔转锋为主,呈现劲弩之筋结之态。收笔一气呵成,以提按之法收笔。
行草书的锋变
行草书最能体现用笔之丰富性,用笔有起有收,中锋侧锋并用,极尽变化之能事。
我们看王羲之尺牍中这个字,其变化丰富,令人叹为观止。1处起笔,乃是空中运笔,一搨直下,绞锋行笔,第一笔折锋收笔,提笔转锋平出,调制中锋,至3处绞转换锋,至4处折笔再次换锋,然后以中锋提、按至5处再次绞转换锋,6、7、8处一样的绞转换锋,一个字出现了十多次的提按变化,以及锋面的换锋动作,其变化可谓极矣。
很多人不明其中的变化之道,用一个锋面临摹,或者只用楷书中的提按笔法临摹,到头来临的似是而非,其实就是不懂锋变之故。
我们再看隶书之变
隶书中的锋变以方圆之变为主,我们以《曹全碑》和《张迁碑》为例来说明,一方一圆,一刚一柔。
《曹全碑》中的“君”字,以圆笔为主,蚕头燕尾。而《张迁碑》中的用笔乃是以方笔波磔为主,此锋变之故也。
学会了用锋,学会了笔锋的变化在不同书体的不同应用,才算是书法入门的第一步。孔夫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不学习经典,一味创新,最终只能流于江湖气与草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