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习惯给一些浅层次的事物起一个十分“深奥”的名字,有些名字起的恰到好处,翻译的也很有水准,比如说早年间,将意大利佛罗伦萨Florence翻译为——翡冷翠,听上去就给人一种十分美好的意境,但是有些名称明显是“舶来品”,“视听语言”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你要是看过历年的编导真题,就会发现,视听语言确实是一个高频词汇,几乎每年的试题中都对出现对于视听语言的分析,并且占的分值一般都很高,那么到底是什么是视听语言,我要着重要分析什么。
千万不要被这个听上去十分“专业”、“神秘”、“深奥”的名词所吓倒,让我来告诉你,其实它一点也不神秘。
它是一种组合单纯文字组成的艺术叫做文学,单纯由声音组成的艺术叫做音乐,纯画面的艺术是绘画,等等等等,诸如此类,那么把几乎你能够感受到的画面、声音、剪辑等组合在一起,就是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它是一种组合,多种艺术元素的组合。
它是一种习惯为什么说它是一种习惯,因为视听语言有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要符合大众的接收习惯,不然就会产生乱糟糟的感受,丝毫称不上艺术,最好的艺术就是让你置身于艺术而感受不到它明显的存在,不会让你产生明显的“跳出”感和“出离”感,比如,一个正常的视听语言逻辑,绝对不会在让你看到晴天的同时突然响起来打雷的声音。
它是一种手段很多人将视听语言归纳为一种语法,我对此不反对,但是我认为用“语法”这个词会误导学生的理解,我更愿意称它为一种手段,或者是工具,电影艺术发展这么多年,早就形成了理论完善,操作成熟的组合方法,所谓的手段,还是指镜头、声音、剪辑之间一种巧妙的组合方法。
单纯的记住什么是“视听语言”毫无意义从来没有哪道题目是要求你解释什么是“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只有具体运用在电影中才能够去分析,才能够去解读。
记住试听语言的几个关键点既然要分析,那就不能说大白话,还是要将一些专业名词运用到其中,但是前提是你要先理解这么词汇,我建议大家面对题目时,首先要想一想下面六个角度中,你可以从哪个角度去分析。
1.构图是什么
2.景别是什么
3.角度是什么
4.镜头是怎么运动的
5.照明和光线是怎么样的
6.色彩是什么样的
而且永远要记住一点,上述六项内容,无论怎么变化着运用,中心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主题服务,渲染当时的情感,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
我十分反对用培养大学生、乃至研究生的方法去培养高中艺考生,我始终认为艺考理解的作用大于专业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帮助艺考生取得合格证和高分,而不是教授他们过于专业的知识
最近做了一篇《河南2018编导统考真题讲析》,是PPT的形式,有需要的同学就直接加我的微信吧,我会传给你,不收费,权当是福利了吧,微信号32763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