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统考
Movies .
今年山东影视评论写作的影片目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要求,我们将对这60部影视作品进行重点分析,满满都是干货。分析中包含了每部影片的赏析目的和重点、导演风格、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帮助你在短时间内掌握每部影片的要点,完成十日冲刺!
我们将这60篇影片分为六篇文章,十日不断更~
山东的同学别忘记追更哦!
山东编导统考影视评论写作要求:
从给出的影视作品范围中,选出一部或几部(只提供作品名称)命题,要求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具体要求:
①对作品的选题、主题、人物、情节等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具体评论;
②对作品的结构、画面、声音等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具体评论;
③对作品透射出的文化、历史、社会、传播现象等进行分析;
④不少于1000字。
#今日影单#
《平凡的世界》(毛卫宁)
《舌尖上的中国Ⅰ》(陈晓卿)
《我在故宫修文物》(叶君萧寒)
《美丽中国》(央视与BBC合拍)
《第三极》(曾海若)
《开讲啦》(CCTV)
01 《平凡的世界》
赏析目的和重点
该剧改编自路遥同名小说,讲述了在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兄弟俩依旧坚守最初梦想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不仅承载了艺术性的期待,同时也被赋予了传递正确观念的重要社会意义。
该剧旁白代入感强,既具有鲜明的年代特色,镜头的切换配合旁白的解读,画外音在描绘时代背景的同时又增加了人物个性诠释。地域特色浓郁,细节精致讲究。该剧在服装、化妆、造型的细节要求近乎苛刻,凸显了浓郁的时代社会状态和普通民众家庭生活气息,高度还原了原著。该剧首播镜头画面恢弘,构图讲究,拍出了电影的感觉。
该剧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70年代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聚焦当时背景下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反映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如何评价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它所反映的价值观真的过时了吗?
2、如何评价孙少安该人物形象。
3、对比原著,电视剧去掉了金波这一角色,你如何看待。
4、如何评价王雷在剧中的表演。
5、以上几个电视作品均为文学作品改编,思考其成功原因,及需要注意之处。
02 《舌尖上的中国》
赏析目的和重点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共7集,第一季由陈晓卿任总导演。第一季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部。
该片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以食物为线索,以食带民,将中国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风俗礼仪、生活状态等一路铺开,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里,中国美食更多地是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
跟稀松平常的“娓娓道来”相比,《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叙述显得更有深入浅出的曲径悠长。节奏上,既注重讲述的故事性,起承转合,符合人们对新鲜事物探究的好奇心理,也常有让人猛然一惊的错愕感,此时的“一惊一乍”让原本平坦的叙事显得有了铿锵的节奏感。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跳出了一般美食节目只见食物不见人的窠臼,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串起了民族饮食文化积淀的整个根脉体系,用考究的影像和音乐、充满知识和趣味地描绘各地人们获取食材、料理烹饪、共享美食的场景。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谈谈第四集《时间的味道》的主题。
2、赏析该片的解说词。
3、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地域与地域之间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材料与材料之间的不同,中间穿插这一个个真实饱满的小故事,你认为这样的处理如何。
4、如何评价最后一集。
03 《我在故宫修文物》
赏析目的和重点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由叶君、萧寒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三集文物修复类纪录片,在央视电视栏目《纪录片编辑室》中播出。
该片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
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第一次近距离展现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第一次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
该纪录片把工匠精神这件严肃的事讲得细腻、温软且富有人情味。相比更多奇观色彩颇重的纪录片选题,《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亮色,或许就如片中木器修复师说的那样,从“格物”来“致知”:人们用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身。重塑一件件被历史封尘的故宫文物的,来自于一位位文物修复师的气质和品格。它的迷人之处并非惊天动地,理应是细水长流的。该片一部内蕴优裕的纪录片,在一个个对于文物修复师而言的稀松日常里,我们能够看到比修复钟表、青铜器、木器、古琴更多的东西。片中提到一句“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千百年前进行对话的特殊职业和生命体验”,在故宫神秘的身影下,这似乎更令人感到惊艳。好的纪录片应当在主题层面有源源不断的内容可供开掘,《我在故宫修文物》用一个看似“边缘”的选题令人看到诸多面向的可能性,这构成它的延展性,亦是众人对其大银幕转化的期待所在。
该片摒弃了宏大叙事,平实地记录了文物修复师的日常。修文物这个动作,刚好勾连起了古与今两个时空,传递着古人和今人的对话,寓远大于绵巧。
《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近距离展现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与传承人的日常工作和喜怒哀乐,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完整呈现国宝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充分展现出传统中国“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中唯一传承有序的的阶层“工”的信仰密码、技术沿袭与变革。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思考该片中如何体现匠人精神。
2、思考该片的主题。
3、如何评价该纪录片的解说词。
4、该片中几个修复师,都极富个人魅力,简单评价。
04 《美丽中国》
赏析目的和重点
《美丽中国》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
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等。
《美丽中国》曾荣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
《美丽中国》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它生动、深刻地展示了自然类纪录片应该如何从纪实的品格上升到思维的品格,引发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视审视与深刻反思。同时,作为普通观众,人们在欣赏自然类纪录片时,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表象的震撼上,应当怀有一种思维品格,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来欣赏和思考自然类纪录片所展现的美丽的、震撼的视觉语言。
影片还使用特殊技术拍摄的一些镜头画面:在蛇岛拍摄一只金丝雀逃离中亚蝮的捕食时,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到了画面速度降低了80倍的镜头。红外照射被用于黑叶猴和扁颅蝠的拍摄中。热成像摄影机在拍摄滇南魔芋时被使用。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简要谈谈第四集的拍摄手法。
2、如何评价该片的解说词。
3、有一个情节是哈萨克老人放雕,赏析该情节。
4、该片中有很多美轮美奂的特写镜头,简要赏析。
5、思考该片的主题。
6、分析该片的视听语言。
05 《第三极》
赏析目的和重点
《第三极》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于2015年3月25日推出的一部由曾海若执导的纪录片,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策划监制,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拍摄制作,是“西藏三部曲”的首部作品。它是中国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同时也是中国首部采用4K技术摄制的高清纪录片。
该片以自然为背景和人类活动为中心,讲述了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相对于其它介绍西藏的作品容易“轰轰烈烈”,但是却不够扎实。《第三极》通过讲述最普通的人和事,展现出西藏不普通的发展。
讲述手法令人眼前一亮。《第三极》从小切口出发,反映具体的人与自然关系;国际化的表达手法和中国的主体性结合得很好。
主题鲜明角度巧妙:作为一部真实反映当代藏区人民生活与精神面貌的纪录片,该纪录片首次选择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角度进行呈现,既符合国际上此类纪录片的通行规律和标准,又能让世界从一个更新颖的角度和视野认识藏区、了解藏区和理解藏区。既考虑到青藏高原高度差异化的自然环境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又考虑到了人、自然、生产、生活、信仰的有机统一。故事性强细节感人:每集纪录片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而感人的故事来表现主题,通过故事打动人。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它是一部力争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打造的纪录片,体现了“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一系列的国际化的拍摄手法、叙述手法等,大大拉近了中国制作的纪录片与海内外观众的距离。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思考该片的主题。
2、谈谈第六集的音乐。
3、你如何理解标题。
4、这部片子的镜头如何体现青藏高原的美的。
5、简单赏析该片的诗意化叙事。
6、聊聊该片的解说词。
7、分析该片的视听语言。
06 《开讲啦》
赏析目的和重点
《开讲啦》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由撒贝宁担任节目主持人。
节目每期邀请一位嘉宾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节目形式:《开讲啦》每期邀请一位嘉宾演讲,分享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节目每期有八至十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代表,现场可以和演讲嘉宾进行提问互动,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给予中国青年现实问题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每期演讲嘉宾选择的主题,均为年轻人心中的问号,讲述青年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
节目制作:《开讲啦》在舞台设计上,为营造出诗书气息,在舞台的两旁放置了大书架。而舞台的灯光则跟随着节目的节奏来回切换,且多以冷色调——蓝色为主,以营造出一种睿智、静谧的开讲氛围,贴近年轻一代追求个性和创新的属性。
节目在通过图文直播和“全民小纸条”实现互动的基础上,以全新的AI形象“小开”作为代言人贯穿始终,通过“小开划重点”“小开帮你问”等环节的设置进一步拉近节目与青年观众的距离。
其突出特点是主持人、开讲嘉宾和青年代表随时都在互动,通过这些互动,调控整个局面。在三者的互动交流对话中,我们发现打断对整个节目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聊聊撒贝宁在该节目中的主持风格。
2、该节目的创新点有哪些。
3、对于该节目中的“言语打断”现象,你如何理解。
4、该节目有何现实意义。
5、从目标受众的选择、文本的解构以及刻板形象冲突三个视角分析《开讲啦》热播的原因。
6、聊聊你最喜欢的一期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