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统考
Movies .
今年山东影视评论写作的影片目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要求,我们将对这60部影视作品进行重点分析,满满都是干货。分析中包含了每部影片的赏析目的和重点、导演风格、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帮助你在短时间内掌握每部影片的要点,完成十日冲刺!
我们将这60篇影片分为六篇文章,十日不断更~
山东的同学别忘记追更哦!
山东编导统考影视评论写作要求:
从给出的影视作品范围中,选出一部或几部(只提供作品名称)命题,要求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具体要求:
①对作品的选题、主题、人物、情节等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具体评论;
②对作品的结构、画面、声音等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具体评论;
③对作品透射出的文化、历史、社会、传播现象等进行分析;
④不少于1000字。
#今日影单#
《经典咏流传》(CCTV)
《今日说法》(CCTV)
《新闻调查》(CCTV)
《声临其境》(湖南卫视)
《苏东坡》(CCTV)
《港珠澳大桥》(CCTV)
01 《经典咏流传》
赏析目的和重点
《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推出的文化音乐节目,由撒贝宁担当主持人。
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在注重节目时代化表达的同时,也将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
节目形式:《经典咏流传》由主持并朗诵诗词。以明星、或普通人为代表的经典传唱人,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唱经典诗词,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歌曲演唱完毕,由传唱人、其他嘉宾讲述歌曲创作背景,时代意义。最后进入鉴赏嘉宾团的鉴赏时刻,由康震解读经典背后的诗词人文背景,鉴赏团成员负责歌曲点评,带领观众共同品鉴歌词文化内涵。
节目特色:《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不仅有艺术名家,也有后起之秀,还有许多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他们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通过鉴赏团成员对传唱歌曲的专业点评,将经典和流行有机结合在一起,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对比在节目内容、节目形式及节目传播方面的异同,思考文化类节目如何更好地优化节目内容生产。
2、该类文化类节目有何现实意义。
3、思考其节目特征。
4、思考该节目的传播特点。
5、从形式之美、意境之美和崇高之美三个方面对《经典咏流传》节目的审美意蕴进行分析,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6、三季节目有何异同。
7、聊聊撒贝宁在该节目中的主持风格。
02 《今日说法》
赏析目的和重点
《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法治专题报道栏目。
节目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宗旨,全力打造“中国人的法律午餐”。
节目目的:《今日说法》节目的创办是为了配合中国法制社会建设,对老百姓进行普法教育,是用一种新颖的“说法”形式来进行“普法”宣传,节目传播定位明确。
节目形式:《今日说法》通过对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案件进行事实的报道、法律的分析及专家的点评,明辨是非,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达到普法宣传教育的效果。
节目特色:《今日说法》以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普法宣传,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法制故事的讲述者,这个讲述者根据一定的叙述方式给观众“讲法律故事”,并且穿插情景再现和采访目击者或知情人的画面来把观众牢牢吸引住,从“讲故事”的方式来看它采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多为倒叙或是作铺垫,在节目开头设置悬念,抛出疑问等,使电视叙事文本具有可看性,也让观众不再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节目最后的专家点评也是亮点,从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对案情条分缕析,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节目评价:《今日说法》作为电视法制专栏节目,《今日说法》在标题制作上独具匠心,狠抓标题的四定位:重在“普”、根在“法”、淡于“奇”、贵在“引”。在标题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始终遵循“普及法律知识,弘扬道德风尚,宣扬精神文明”的宗旨,将标题与栏目的相互关系系统地融入节目制作之中,充分地体现了法制节目的特征。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思考影响节目框架的因素,包括电视媒体自身属性,市场因素和政治导向因素。
2、浅谈法制类节目的社会意义。
3、《今日说法》拥有怎么样的独特的叙事化风格,如何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法制作法治类电视节目,为提升法治节目影响力。
4、该节目巧妙地运用带有刑侦探案特色的编排手法,有何作用。
5、谈谈《今日说法》中标题的使用。
03 《新闻调查》
赏析目的和重点
《新闻调查》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一档深度新闻调查节目,时长45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新闻调查》注重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挥着作用。
当《新闻调查》旗帜鲜明地打出调查性报道的口号,但是当时国内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研究还不是特别深入,大多是在舆论监督的语境下进行的理论探讨。因此,在进行调查性报道实践的同时,《新闻调查》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
《新闻调查》选题遴选的标准有三个:第一是调查性,第二是故事性,第三是命运感。调查性一方面是指事件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观众十分关注,另外,调查性还特指选题具有调查的空间,必须要有等待揭示的真相。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思考该节目记者型主持人的功能。
2、简单分析该节目的叙事角度。
3、该节目借鉴了《60分钟》,简要比较一下两大节目。
4、分析柴静在此节目中的采访技巧。
5、分析该节目的影响力。
6、分析《新闻调查》的镜头组合,以“网瘾之戒”为例。
04 《声临其境》
赏析目的和重点
《声临其境》是湖南卫视推出的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节目,前两季由王凯担任主持人,第三季由周涛、杜海涛担任主持人。
该节目前两季每期邀请四位演员同台竞技,通过台词功底、配音实力和互动搭档的比拼,最终由现场观众投票选出当期的“声音之王”,进入年度声音大秀;第三季为首席声咖与神秘声咖合作比拼,最终由现场观众票选出“最喜欢的声音”。
第一季朱亚文最终获得总冠军;第二季秦昊最终获得总冠军;第三季刘琳最终获得总冠军。
该节目的设定将声音以核心凸显,并将“声”与“境”融合,以声音入境。在节目的模式上也是循序渐进的推进,经典之声呈现“声音”的魅力,魔力之声实现“声音”的魅力,而“声音”大秀则让老戏骨从幕后走到台前,将“声音”与“环境”的融合。
《声临其境第一季》抓住“配音”这个主题,以该节目再一次实现了综艺品类的创新,也是对“演员”在“表演”专业上提出的更高要求。
而《声临其境第二季》相比第一季“更现实”,第二季不仅继续用“声音飙戏”,还别具匠心地把拟音师邀请至舞台,将这一群“声音的魔术师”展现给观众的同时,也真实呈现他们面临的生存危机:从业者寥寥,技艺面临失传。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节目赛制第三季与前两季有何区别。
2、从节目主题定位、节目内容设置、媒体运用等方面综合分析《声临其境》的走红原因。
3、浅谈该节目的创新之处。
4、聊聊该节目中的人物特色。
5、以该节目为例,谈谈文化类叙事节目的创新。
05 《苏东坡》
赏析目的和重点
六集大型纪录片《苏东坡》以苏轼的人生轨迹为纵轴,以苏轼谪居黄州的这一特殊阶段为横断面,以苏轼黄州四年的生活及心路历程为重点内容。
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角度观照苏轼在黄州之前和黄州以后的人生沉浮背景,多层面、多角度地解读苏轼生命感悟、精神嬗变。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苏东坡》是国内推出的首部以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为拍摄对象的人文历史纪录片。
在影像造型上,该片追求贴近宋代审美的情景再现,通过CG特效和手绘动画,“复活宋之画卷,展现宋之韵味,”重现天人合一的诗情画意,呈现趣味盎然的人文情调和跨越时空的视觉奇观。
该片以国际视野多维多角度寻找苏东坡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印记,探求他对中华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是该片的一大亮点。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谈谈该纪录片中的叙事手法。
2、赏析该纪录片中的角色扮演的作用。
3、分析该片中CG特效和手绘动画的作用。
4、片中对诗词文化及背景的解读,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浅谈解读手法。
5、分析该类纪录片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6、赏析该片中的解说词。
7、分析该片的视听语言。
06 《港珠澳大桥》
赏析目的和重点
该片以国际视角多维度、宽视野、全景式再现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过程,重点挖掘了港珠澳大桥之所以成为二十一世纪伟大工程的原因和意义;揭示了这座“超级工程”背后,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勇于攻克难关、不断挑战极限,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确立“中国标准”的感人故事和典型细节。
从电视纪录片到记录式电影,《港珠澳大桥》体现了影像制作的"变"与"不变"。电影中港珠澳大桥围绕最后一节沉管E30的沉放讲述了普通工人的奉献与担当,以影片史料的"桥文化"连接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以影片的声音、色彩、动画来体现影片的后期制作与电视纪录片的差别,以大桥主体工程桥、隧、岛三大部分的设计理念和领先世界的关键技术传播了新时代中国桥梁人的群体形象。
影片的几个关注点及思考问题
1、赏析该片中的解说词。
2、分析该片的主题。
3、谈谈该纪录片的叙事手法。
4、分析该片中用到的文献资料和历史纪录片的作用。
5、从镜头、画面、同期声、色调等角度对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进行分析。注重其中的长镜头。
6、简要分析该纪录片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