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于 1951 年,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柏林电影节已经落下帷幕。令人唏嘘的是,此次,华语电影再一次榜上无名。
曾几何时,柏林电影节是华语片的福地。1982年第 3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导演阿达凭借《三个和尚》摘得短片竞赛单元最佳编剧银熊奖后,有几十部华语电影陆续进入竞赛单元。
《红高粱》《喜宴》《我的父亲母亲》《十七岁的单车》《孔雀》《图雅的婚事》《盲井》《白鹿原》《白日焰火》《狗十三》等诸多作品大放异彩。
这不仅让导演、演员和影片赢得了无数荣誉和赞赏,更搭建起一座中国与世界在文化上沟通的桥梁,让世界通过电影这个窗口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影像。柏林电影节带着德国民族的特点:严肃而固执。
今天,湃老师以贾樟柯在《<小武>导演的话》谈到的“摄像机面对物质却审视精神”切入,带大家重读《小武》,感受这部被柏林电影节认可的影片里熠熠闪光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小武》中的人和事,距离我们这么近,会觉得它仿佛就发生在我的周边,非常真实,很容易跟它共情。
影片借由“小偷小武”这样一个视角独特的角色,通过他被朋友、恋人、家人抛弃,在偷窃时被捉拿归案的故事,呈现了焦灼的、变迁的时代和迷茫的、虚妄的普通人。
联系贾樟柯谈到《扒手》所说的:“他(布勒松)以一种几乎是白描的笔法,不事张扬地为你勾勒了一个看上去及其现实的物质世界。
但是在这样一个世界的背后,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完全形而上的、非常灵性的东西在跃动——这是一种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凸显出来的人的精神状态。”
贾樟柯的风格非常明显:高度的纪实性与强烈的人文关怀。之所以能渲染出如此强烈的真实感,带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这和导演在细节处的精准把控是分不开。
电影《小武》是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第一部长篇故事片,也是“故乡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
贾樟柯以故乡山西汾阳县城作为背景创作的“故乡三部曲”,表现了他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变化的认识和存在的独特的记忆。这种记忆极具个人化色彩,更多的是贾樟柯对于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的感知。
在贾樟柯所著的《贾想》一书,他曾不止一次地用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笔法描绘这个山西的小县城。对于故乡的深刻记忆不仅增加了他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味,更为他的电影提供了大量动人的细节。
例如在电影中小武回老家的这个段落,当传呼机的声音响起时,全家人立刻停止了原来的话题,开始依次传看这个从城里带回来的新鲜玩意儿。
摸一摸,看一看,那份认真的神情勾起了湃老师尘封已久的回忆。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湃老师的父亲把小轿车开回山西小山村的情境。
同样的,烫毛的猪头,用嘴吸才能下水的水龙头,闪烁的灯管,残破的澡堂,这些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的细节,像有着无穷的魔力,能瞬间将人带回到那个年代。
而贾樟柯对于细节的苛刻也是超乎常人的。有一次,他需要在一个电影场景中安放一床二十年前山西农村常见的花被褥。于是制片人带着工作人员全城“大搜捕”,最后的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因为当地人也早已不再使用这样过时的东西了。最后还是贾导的发小,也是片中饰演药铺老板的演员开了一夜的车才送来一床符合要求的被子。其对于细节的执着可见一斑。
在电影《小武》中似乎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都是鲜明生活的。哪怕只出现一次,也会在观众心中留下痕迹。这并不是单单因为演员在表演中出众的表现,而且还是因为记忆对这种人的熟悉感。
在电影创作的过程,通过其作用去关注到生活中存在的每一个普通人,去感受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小武》的确这样体现的,里面的每一幕都带着对生活的感悟和生命意义的探寻。
《小武》通过质朴的声音去帮助唤醒那个在我们记忆深处的九十年代,去再现小城平民的生活。声音的精心安排与处理,一方面体现出贾樟柯独有的声像处理方式,另一方面声音作为一种叙事表达的方式,对于影片风格和导演艺术的体现。看似漫不经心的却又透着深意。
影片推荐:
1.《任逍遥》
2.《山河故人》
3.《本命年》
4.《地久天长》
5.《背对背,脸对脸》
6.《小偷家族》
7.《大佛普拉斯》
8.《四月三周两天》
9.《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0.《一一》
宝宝们~扫描上方二维码
可领取编导 / 摄制 / 播音试听课
我们的咨询老师与你取得联系后
将第一时间为你安排试听账号~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