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学这个词,作为编导生,我们实在太熟悉不过,昆汀·塔伦蒂诺、吴宇森、朴赞郁,我们大概率还能说得出几个相关导演来…
可具体放到艺考中,当涉及到这个概念的【名词解释题】,或者进行相关【影片评论】的时候,我们能完美分析到点上,获得更高分数吗?
今天,湃老师就把关于暴力美学的可用知识点拎出来分享给大家,艺考中可直接拿来使用。
图 |《杀死比尔》剧照
图 |《英雄》剧照
先给个解释 ~
暴力美学的意思,其实就是:将暴力的动作场面仪式化,赋予暴力内容以形式的美感。
即以诗化、舞蹈化、表演化等方式呈现暴力元素,甚至用幻想中的镜头,以及各类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人性的暴力面和暴力行为。
此时,血腥、凶残的暴力场面呈现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消解了暴力的残酷性。
划重点!暴力美学影评如何写?!
【下述影评好句艺考可直接使用哦!】
『暴力美学导演分析举例』
昆汀·塔伦蒂诺, 作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导演之一, 其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感官刺激,是对真实残酷的暴力场面进行仪式化解读的结果。
昆汀电影中的血腥场面干净而漂亮,在残酷的战斗和杀戮中,观众感受不到视觉上的残忍和痛苦,心理上也同样没有被煽动的冲动。鲜血四溅像烟花绽放,一切都是为了美和艺术而存在。
『暴力美学影片的特点』
暴力美学导演非常注重这类电影拍摄中动作场面和武术的形式感,将形式上的美感发挥到惊人程度,而忽略或削弱了电影的道德批判功能。
暴力美学不按照真实来表现,而经过艺术化加工与设计来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动作;表现技法上的特征是杂耍性或形式性。例如:在电子游戏《波斯王子》中,着力渲染并将某种刺激提供给观众;而各种器械、兵器、武术动作的结合则构成了新的视听观赏元素;
另外,使施暴者本身气质和暴力行为本身浪漫化。例如《邦尼和克莱德》中,将两个杀人如麻的雌雄大盗粉饰成了两个孩子般单纯可爱的人,这是警匪片发展到新好莱坞时期常用的方式,也是“暴力美学”自觉的开端;暴力美学惯于采取一种超然的、麻木的、带有科学眼光的叙事方法或纪录性风格。导演仿佛是一个社会学家,在光影的实验室里拿着放大镜、显微镜研究暴力现象。如《好家伙》中马丁·斯科塞斯用优美的音乐、定格、旁白等多种手段将暴力审美化,用学者的眼光看待罪犯的成长,《出租汽车司机》中对血腥场面的冷静直观,都可以归结为“暴力美学”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本段内容源自知乎用户——“雍叔”,大家可以通过下方的“阅读原文”重点关注哦。】
“暴力美学”相关影片推荐:
《喋血双雄》、《发条橙》、
《低俗小说》、《杀死比尔》、
《罪恶之城》、《生死时速》、
《座头市》、《变脸》等。
图文 | 源网 侵删
往期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