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咱们不说评述,来关注了解一下民法典。万一以后考到了相应的内容,起码你是知道民法典说了些什么。
可能你已经通过各路媒体了解到,前几天,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既然新颁布了《民法典》总是要学习了解一下,看看这部民法典会帮到我们什么,又会限制什么。好规范未来我们的行为。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苦恼,比如楼上掉东西砸到人,谁负责?校园贷、套路贷、高利贷……这些坑谁来管?房子70年产权到期,续期怎么办?
以前,遇到这些家事、琐事、身边事、烦心事,要翻阅不同的法律。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眼花缭乱,让人头大。
以后呢就不需要这样头大了,翻看民法典就可以帮你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这次通过的民法典一共有1260个条文,分成7个篇章排布,包括合同编、婚姻编、继承编、物权编、人格权编等等。由于民法典覆盖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民法典有“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之称。大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无一不受到民法规范。
因为涉及的范围很广,条文很多,咱们就来选几条来看看。
比如,如何破解不敢见义勇为、不敢做好人的困扰?民法典将见义勇为的行为通过法律形式予以鼓励和保护。
我们现在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以前很多法律制定时,很多技术都没有,自然也考虑不到相应的侵权行为。这次民法典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诞生,自然考虑到了这些方面。
关于民法典,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我国民法典是全世界第一个把人格权分成独立篇章的民法典。人格权包含哪些方面呢?比如生命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等权利,人格权编总共有四十多项条文。成立独立篇章意味着立法加强了对人格权的保护。
主要关注的是:第四编人格权中的第四章肖像权。
我给您读读,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肖像权消极权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也就是说,在 2021 年《民法典》正式施行之后。对于技术手段,比如 AI 换脸、声音合成等常见的鬼畜视频、搞笑换脸视频,都可能被平台限制,或者被受害者正当追诉。
那你可能会问,AI 换脸视频,以后还能发到 B 站或者抖音么?
能,但是有前提。
需要得到肖像权人、声音权人的同意;而且不侵害他人人格权益、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你看规定的很细致吧。
民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所说,正是认识到互联网对损害后果的“无限放大效应”的特殊性,《民法典》创设了更正权、删除权以及禁令等和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民事法律机制,强化了损害预防的功能。规制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禁止窥视、偷拍等“互联网时代”的问题,这让中国在互联网民事立法上,走到世界前列。
再来关注一项是民法典的物权编专门设立了居住权制度。
居住权制度有什么用呢?
《民法典》实施后,对租房人的居住权的保障将进一步完善。
即使房东出售房屋,租房人的居住权也会受到法律保障,可以继续在租赁合同期间内继续行使居住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利明还举了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夫妻俩离婚,一方负担不起额外的住房,那么另一方就有帮扶义务,需要为对方提供居住权。
另一个例子是“以房养老”。比如,老年人可以把所有权转让给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则可以为老年人设定该房屋的永久居住权,根据房子的价值向老年人定期支付费用。这些场景都是居住权的应用场景之一。
在我国,有廉租住房、公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等以低于市场租金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租赁的住房。
这类住房归国家所有,但居民可享受居住权,并在居住权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只要订立合同,进行登记,就可获得居住权。
说白了,民法典私权保障的宣言书,其颁布标志着一个保障权利的崭新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有了强有力的、成熟的法律制度支撑。
好了,我为您分享的只是关于民法典中极小的一部分,但希望可以引起你对法律的兴趣,法治社会,我们要学习了解法律,更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