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班级为单位建群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标配,学校、老师建立家长群的初衷是可以通过微信等形式群发消息,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密切家校联系,但这个目的日渐异化,家长群纷纷变质,如今却渐渐演变为“负担群”“马屁群”“攀比群”等各种不良头衔的群。
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一下,家长群存在的问题,以及反映出的社会现象;有一种声音是来自家长的抱怨,每晚都要和孩子一起完成老师在家长群布置的课后作业,就好像“助教”一般被捆绑在学校教育中。
这种声音反映出的可能是一部分家长不参与孩子文化教育,只负责给孩子洗衣做饭。也反映出,是不是教师留的作业太多?或者太难,孩子一个人无法独立完成。对于一些超过课程标准的知识,老师按规定不能在课堂上作要求,于是通过微信群布置,教的重任就落在了家长的肩上。
当然这还不是令人们最头疼的,也不是让家长群变质的主要原因,家长群的互相攀比,拍老师马屁现象非常严重,暑假期间,小学一个班里的群就热闹起来。更多精彩评述请关注公众号,艺考即兴评述两只小鸡的那个,有的家长晒出带孩子四处旅游和游学的照片;有的家长晒出参加校外培训班的高难度题目;有的家长则晒出孩子过生日时奢华场景。这也让不少家庭经济不好,不善阿谀逢迎的家长又添了块心病。
表面看一些家长要为孩子“博取关注”,但究其根本是应试教育下形成的成绩观。在成绩观的影响下,不少家长形成了只有尽力博老师的关注,老师关注了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才会变好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在如此畸形的教育下,对价值观人生观正在生成的孩子们恐怕也没有太多好处。
现在不少学校明确不鼓励班级建家长群,就是担心异化成各种“戏台”。但这样的规定恐怕也不能阻止信息时代家长群的建立,家长想要的是老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老师希望家长多多参与到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来,要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微信交流群变回从前,只有每个相关方都各司其职,家长,老师和学校各自扮演好角色,教育才会更加公平,更加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