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关于神童的内容。
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关于神童的报道,比如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全国大奖;日写2000首诗的16岁女孩;童星女孩点评长辈。
咱们就围绕神童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素材,以便积累。
咱们自古以来就非常崇拜神童,幼年曹冲会称象的故事大家不陌生吧;幼年曹冲真是才智过人,而谁小时候不希望自己是这样的神童呢,即便不是神童,也希望能有一件宝物,像神笔马良一样,也可以心想事成。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人们对神童的推崇由来已久;自古英雄出少年、出名要趁早,这些观念,在家长自己身上没有实现,自然有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这个时候,机构嗅到了家长的焦虑,便有了商机,“右脑开发”、蒙眼识物、超强记忆力、过目不忘……你是否听说过那些在家长群里神乎其神的“神童班”?
“神童”层出不穷,折射出两大问题:一是一些竞赛机制本身存在疏漏;二是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焦虑。
“神童”背后,一般都有“神父”的身影。部分家长之所以热衷于制造“神童”,其目的就在于给孩子的升学提供一定的“助力”。比如小学生参加某某大赛,得奖之后,以后的升学之路可以更顺畅,自然会有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这些大奖赛并不惜造假。
之所以难以阻止许多家长走上培养神童之路,就是因为有着家长热切的期望与无边的焦虑。那治理“神童”,应该对症下药,提高“造假”成本,对相关人员和组织加大惩戒力度。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让评审规则真的“硬”起来。对此,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没了“加分”这个指挥棒,也就没了千方百计造假的动力,可谓釜底抽薪之举。
我身边就有一个神童,十二岁可解部分简单的高数题,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在我的印象里这个孩子没有过童年,什么时候都在学习,而且是不情愿的那种学习
乍一看这些孩子的履历都十分触目惊心。一个正常人二十多年的学习体量,在这些孩子身上被足足压缩了两三倍的学习时间。随之压缩的,必然是知识与眼界的增长速度。
这就好比一碗为了下肚而吃的饭,还没嚼碎,就狠命咽,不仅无法品尝味道,必然也会影响消化功能。
现在的孩子也不好当,淹没在各种培训中。其实,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事就是最好的安排。不管是名誉还是利益,或许有一个例子可以提出来对照——前几个月靠天才“演技模仿老师”走红的黑龙江中学生钟美美。但钟美美的母亲是怎么做的?面对一百万的签约邀请,她与儿子都拒绝了。这是为人父母该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