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继续推进的艺考考试改革,或许成为未来校考主流

编导艺考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继续推进的艺考考试改革,或许成为未来校考主流

每年暑假过后,毕业、就业、高考、艺考等话题成为潜在预热话题。原因很多,有外部的社会因素,也有家长与高三学生的内在问题。但主要就是两个大方面:

一方面艺考类大学毕业生面临“找工作难”,另一方面开学后的模拟成绩是个现实问题,很多家长及同学想通过艺考步入梦寐以求的理想大学,尽管他们在毕业时也同样会因“出路问题”经受多轮折磨。然而,大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还是引起我们对艺考的反思,“艺考应试工厂”模式下生产的“艺术生”究竟能走多远。

笔者希望透过对编导艺考领域现象的深刻剖析和冷静思考,进一步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继续稳步推进编导艺术高考改革,让艺考不为“应试”,而是成为学生艺术梦想的指路明灯。

每年年底都会有一些在其他机构学过的学生来上课,我不知道是出版社营销的结果,还是大部分培训班都要求学生购买,来到我的课堂上听课的孩子,几乎每人手中都有“文艺常识”、 “十年真题大集锦”、 “故事范例”“影评范文集”等等被称之为“编导艺考名著”的辅导资料。

这些所谓的“教辅”大都由全国各地艺考培训机构的老师合编,比如,“传媒艺考十年真题大集锦”将各省传媒专业的艺考真题与答案囊括其中,号称“千套绝密真卷,万道精选原题”。

在我熟悉的编导艺考领域,所谓“真题”,在这10年间并无大的变化,而打开这本真题集,我仿佛听到的更多是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呈现与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被一道道”题目”所扼杀时的悲鸣。

所谓”艺考”,毋庸讳言,在为中国培养出众多优秀艺术工作者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尤其是国内绝大多数大学的“格式化”“模板化”招生方式饱受诟病。其中最为显豁的问题是“低分死记硬背就可通关”“低分可以上大学”“成绩差可以上本科”。

艺考制度设计者预设艺术训练需要占据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允许其文化课成绩便相对薄弱。而这一制度设计,为众多考分低的学生开了”一扇窗”。每年有大量考生是在对艺术没有了解、对生命体验不甚敏感、对创造性工作缺乏把握能力的情况下,所费不赀地仓促训练一两项技艺,配合诸如”背文常”之类的APP,经过短期且艰苦卓绝的乏味备考,茫茫然成为”艺术工作者”。

这样的结果,既是对学生个人生命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艺术本身的损害。前者即使通过艺考,上了大学,拿到文凭,也会发现自己距离”艺术家梦想”有十万八干里之遥。现实与自以为是的梦想,有着云泥之别。

那么,这些艺术生毕业之后能干什么呢。诚然,当下的社会还需要大量受过艺术专业训练的工作者,从事诸如装潢设计、通俗演艺之类带有艺术性质的普通工作,这种工作不是艺术创作,也不必真有多少精神创造,更不需要什么艺术家。

可是,一方面,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中国之崛起已然是现实,加上智慧技术的飞速发展,低水平的重复性工作将逐渐被”线上”所替代,这样的”艺术工作者”们很可能失掉他们的饭碗,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愈加富足,审美日益成为社会常态,对真正艺术的需求也将油然而生一一反观历史,多少大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都由富商”兼职担任”,高濂、项元汴,无不是证明。

当富人不再”土豪”,而以行家之眼打量艺术界、文化界,乃至文玩界的时候,”山寨艺术”有何市场可言?这样的社会发展是中国之崛起的必然趋势,艺考制度理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做出与时俱进的改革。

而看今天的”艺考市场”,常有某培训机构获千万、百万投资的消息,真不禁令人骇然。北京影向编导艺考教育机构的吴峯老师给笔者讲,“从来艺道任自然”。吴老师指出,且不说”背文常”“背范文”“记范例”这一机械而毫无价值而言的无聊之举已距离中华美学精神中偏向闲散、淡适的一面甚远,单就”文常”这两个每名艺考生都耳熟能详的字,就可以说是对艺术精神的蔑视与反动。

一直致力于编导名校考生挖掘培养的吴峯老师对此十分担心,他说艺考一旦泛滥,学生及家长对艺术的理解一旦等同于”文常”“范例”“模板”,那么,真正的审美教育将遭遇致命的冲击。其实,在大学从事艺术教育的同行多有类似体会,”艺术领悟力强的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能力并不弱,也不能弱”,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有着高度的兴趣,由衷地尊重与敬畏。

而那些为了应试、为了”低分上大学”而来的应考者,即使能歌善舞,证书众多,眼里却看不出对艺术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甚至还可能带有一丝厌世的疲倦,这样的”艺术家”对社会有什么价值而言。

从事艺术行当,除非极有天赋,否则必是艰难。就拿考试来说,一般考生只要参加一次高考,而艺术生却要经历艺术专业校考、艺术统考、文化课高考三次, 反反复复的煎熬,对人之身心必有影响。因此,当下有这么多人参加艺考,实在不是一个很美好的现象。

艺考与时俱进的改革方向,应该是淡化”艺考热”,提高其选拔性,将投机者排除于艺校之外。故此,我十分认同教育部未来的改革趋势,考虑加重对专业与文化的双重考核,加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包括国际视野、生命关怀等)的考察,珍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创意以及对美的敬重。

依据上述观点不难看出,中国传媒大学2019的艺考考试改革值得肯定。我想,这样对强化考生综合素质考察的制度改革不会阻挡真正对艺术充满热爱的年轻人投身这一行当,倒是可以让一些功利主义者离这个行当稍远一点。

推荐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艺考改革最新趋势分析(点击阅读)

艺考艺考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艺考号-编导艺考-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继续推进的艺考考试改革,或许成为未来校考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