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根本不想让人读懂、堆砌大词、不说人话的高考作文,震住了浙大阅卷教授

编导艺考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一篇根本不想让人读懂、堆砌大词、不说人话的高考作文,震住了浙大阅卷教授

8月2日,浙江教学月刊社官方微信公号发表了一篇文章。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大副教授陈建新点评今年浙江省的一篇满分作文,作文标题是《生活在树上》。陈建新认为该文“老到与晦涩同在”,但“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同时他还透露第一位阅卷老师给了39分,后面两位老师给了55分的高分。这事一经披露,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生活在树上》,浙江某考生

艺考

浙江卷2020作文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这篇满分作文发布后,引来了诸多争议。反对者最多,比如认为该文用词晦涩难懂,堆砌概念,有故作卖弄、炫技之嫌,乃至斥责该文佶屈聱牙、不说人话。为此还不怕麻烦地罗列了其中的生僻词语,少见的用法,陌生人名和极少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术语,嚆(hāo)矢、肯綮(qìng)、玉墀(chí)……滥觞、祓魅、赋魅、婞直……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柯希莫、韦伯、维特根斯坦……达达主义、符号客体、知性的傲慢、实践场域的分野等,认为这些“不明觉厉”的字词,将这篇文章“粉饰成进阶版的八股文”,以行文的“高级感”博得了阅卷老师的激赏。

堆砌西方哲学家的名言,使用生僻的词汇,在句子段落结构上使用半生不熟的翻译腔,不是漫无目的的做法,而是吃透高考满分作文那古怪的标准,洞察作文阅卷老师心理,投其所好采取的一种高考作文策略。所谓西哲、生僻词、扭曲表达,都是对赌高分作文的手段,从结果看,考生押中了。你看,在有最后决定权的陈建新那里,他谈的不是这篇满分作文如何切中作文题,如何分步论述观点,如何谋篇,如何结尾,他在乎的是出现了多少哲学家名字、引用了多少名人名言,使用了多少挑战阅卷老师词汇量的生僻词。陈建新越是用力维护这个满分决定,越暴露出高考作文打分的标准是个大问题。

实际上这篇奇葩的高考满分作文不是孤例。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以文言文写就,在文本上一下子就在白话文作文中“脱颖而出”,这当然是作文策略的胜利。自此而后,钻研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心理,进而制订醒目的作文手段,就成为高考作文的常规做法。《生活在树上》的西式作文法,与《赤兔之死》的策略是一样的,恰准了改卷者们的心思。

艺考

然而面对这么无视写作规律的写作,支持的声音也不少,认为其旁征博引,逻辑严谨,说理到位,展现了极为深厚的阅读功底。

来看看那些奇怪的辩护理由

艺考

奥威尔所说,不真诚是影响语言清晰的最大障碍——根本不想让普通人读懂,赌遇到一个会被大词震住的阅卷老师。笔者还想起另一句话,清晰、直接的写作远比文体华丽的写作更费力气。——说到底,这样把一堆晦涩大词堆一起而不考虑别人的理解,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偷懒行为,不想付出让人理解的力气。

各路神仙对这篇高考满分作文的赞叹,十分“优美”地映射出当下无视规律、无底线的对“高大上”功利性地畸形追求。


艺考

艺考

编导艺考核心命题与编导名校重点专业备考线上1V1指导


艺考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艺考号-编导艺考-一篇根本不想让人读懂、堆砌大词、不说人话的高考作文,震住了浙大阅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