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编导艺考的学生为什么要学影评写作?
无论是专业院校如北电、中戏、中传,还是各省统考或联考,都会考影评写作或影片分析,更需要重视的是,在编导专业的院校面试中,影片分析是专业素质考察的重要形式。因此,学观影,学会思考电影是编导艺考生的必修功课,同时"会观影"是写好影评的必备能力。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以上为编导艺考专业笔试中所设计到的影评或影片分析考察,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类大学为代表的面试相关考察中,还进行影片分析问题交流考察,大多是在回答考官提问环节中,就你所关注或喜欢的作品进行提问,要求你作较为深入的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
在中戏(电影电视系影视编导)与北京电影学院(三试)的面试中在这一方面还有专门的视听素质考察,这就是视听段落读解,或者视听思维能力测试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影评的备考不能是简单的写作技巧及模式的训练过程,应该明确命题者或考官要通过影评考你什么,换言之,作为考生你应该明确影评这一命题的真实考察目的是什么。否则,你的努力会变得毫无价值。
考场上,如何才能写出高分影评?
学会观影,就是学会鉴赏分析电影的艺术表达。
掌握艺术鉴赏四步骤———描述、分析、解释、判断,应用于编导艺考电影赏析学习能增进学生赏析电影的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能力都是编导艺考导演及编剧专业考试中的重点测试内容,尤其是在专业面试中,考官十分重视考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与判断方面的能力。
我们在学习影评写作及影片分析的过程中,就对应上述四步训练学生的各个元素分析及评论的能力:
在描述阶段,学生能细腻描述剧情大意、叙事结构、角色与环境背景;
分析阶段,学生更能了解如何进行形式的分析,包括时空、色彩、光影、镜头、角度、剪接、音效、音乐等;
在解释阶段,学生能解释影片内容想表达的意义及了解背后的意涵或隐喻;
在判断阶段,学生能提出个人感受、见解或评价,更能形成自我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审美知觉能力的提升。
学习过程运用多元化策略,包括观察法、对话法、讨论法、比较法、探究法,有助于提升编导专业考生的感知、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等基本能力。【编导艺考面试中的重点测试内容】
描述、分析、解释、判断四个方面的整体教学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影片创作的兴趣和能力。鉴赏方法虽分为四步骤进行,但每一步骤如以讲解方式进行,学生将感觉索然无味,因此,培训老师可用问题导引的方式教学生如何观察、比较、思考,经过此方法导引,学生能独立地确立方向去思考。
以《饮食男女》电影为例,提问的问题如下 :
( 1) 片中三位女儿的个性有何不同? 你喜不喜欢? 为什么? 你个人的婚姻观念如何?
( 2) 如果你遇到与片中男女主角同样的困境,你的解决方法会与他们相同吗? 或是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 引导问题的设计可采渐进式的结构性问题题组,即由易到难,由浅至深,由聚敛到扩散。
编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生活经验的问题讨论融入其中有助价值观的澄清和对事物多元、正面的看法。例如女性主义电影中通过一些问题的讨论,以《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为例,提问的问题如下 :
( 1) 你觉得传统“一女不事二夫”,而男人却可以同时拥有“三妻四妾”的观念是否公平? 为什么?
( 2) 你如果是有钱人会如同片中男主角想花钱买妻? 你会如同片中女主角为钱牺牲吗? 或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钱的问题?
( 3) 你会想娶或嫁有钱老婆或老公,减少二十年的奋斗吗? 为什么? 让学生思考女性的意念与形象,男性的权力与象征等。自我觉察是否有刻板印象、拜金主义等,这都有助于学生对价值观的澄清,对事物采用较多元及正面的看法。
把握影片分析学习要点
分析电影与分析其他艺术作品的要点是不同的,影片分析要先把电影视听要素作为赏析电影的重点内容。
一部电影的制作通常是耗费巨大的,包括时间、资金、人力、物力等,结合创作者的巧智和创意,透过演员投入生命的真挚演出,最终才可完成其所欲传达的主题真意。
在内容方面,每部影片都有其故事宗旨即中心精神,有的或许只有一个简单的概念,有的可能是深奥复杂的逻辑体系。
叙事表现目的为何?
一般而言,故事的四大基本要素包含: 剧情、角色、环境背景、冲突 。
电影依其风格和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类,即写实主义、形式主义和古典主义。写实的电影企图尽量以不扭曲的方式再现现实的表象,大部分的影像总与日常生活的现实有着极紧密的关系。极端的写实电影会倾向纪录片,强调人与物的真实摄像。形式主义的电影通常强调技巧与形式的表现,这类电影属于导演的作品,作者个人风格通常非常明显。大部分剧情片都居于这两个极端之间,一般称之为古典电影。古典叙事电影画面的取舍通常是由它们与故事或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定,但是银幕上呈现的并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导演个人主观视野所产生的美学现实。
制作电影的技法包括光影、色彩、角度、镜头、剪接、声音等。
光影与色彩都是虚拟而非真实的物质,但它们也是主导影像视觉气氛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在光影方面,好莱坞大片时代发展三点灯光技巧,至今仍在世界上通用。主光是光线主要来源,制造影像之主导性,会首先吸引我们的目光。辅助光没有主光那么强烈,显露一些次要细节不被黑暗吞噬。背光则分别在前景和环境,赋予三度空间纵深幻象。创作者依影像主题与营造的气氛,用明调光、低调光与逆光等光影类型来表现。明调光可制造活泼气氛,低调灯增添神秘与悬疑。
在色彩方面,每个影像都应有整体的色彩基调来配合创作的主题。例如低彩度的色系适于怀旧的主题,高彩度的影像则适于活泼的影像风格。在色彩心理层次方面,色彩具有文化性、象征性与流行性的特质。在文化性方面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民俗习惯,如中国用红色代表吉祥,日本则以白色表示。所以,主题如牵涉文化性的题材,选择适宜的颜色对主题的传达会有强化的效果。在象征性方面主要依照大众普遍对色彩的心理反应来决定,如蓝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黑暗与危险等。在色彩流行性方面观察时下的流行用色,不但会帮助主题意念的传达,也会提升观众的认同感。镜头的组合原则有赖远景、中景和近景之配合达成。一般用全景来确定整个环境的关系位置,中景用来描述主体的动作,而近景或特写则可表现主体的表情与对事物的反应。
除此之外,水平镜头通常是用做叙事交代。俯角镜头会凸显环境,减少被摄物的重要性,使人物显得无害及卑微。高角度镜头会呈现画面中人物的困境、无力感以及被攻击拘禁的情况。仰角镜头会增加被摄物的高度,增加主体的重要性,使物体在观众前方展开,甚具威胁性,也使观众欠缺安全感并觉得被人控制,由仰角摄得的人物通常会引起恐怖、庄严及令人尊敬的感觉。
在剪辑方面,常用“淡入/淡出”做影像开始与结束时的应用,也常用于交代时间、场景以及主题的改变。将两个镜头直接切换,适用于营造快速的影像节奏。“溶”通常用来表示影像上时间与空间的同时改变,或是在同一地点只做时间转换的运用; “划接”即是后一个画面水平移动而推走前一个影像的转换方式,常被用做具有趣味性或刻意建立个人风格的表现手法。
声音主要作用在传达广告内容,使观众能了解意境和内涵,一般分为旁白、音效和音乐。旁白可辅助画面镜头的内容说明或代替画面人物的想法。音效为加强戏剧效果,增加观众对剧情内容的心理反应或暗示转场作用。音乐则有营造与烘托气氛、加强动作、交代场景时间地点的转移作用。【更多内容请关注《影评课》专题】
2021年山东省编导统考影评专题辅导线上直播课程
2021年山东省编导统考影评专题辅导线上直播课程
识别二维码付费订阅影评范文栏目
【每周定期更新/适宜编导艺考长线备考学习者】
添加微信预订在线阅读版【20日前预售价199元】
编导艺考核心命题与编导名校重点专业备考线上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