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烨电影故事中的人物分析【《颐和园》余虹】

编导艺考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娄烨电影故事中的人物分析【《颐和园》余虹】

艺考

艺考

余虹是娄烨电影《颐和园》中的女主角,也是一位被理想化、个性化的女性。作为涉及到国内外多项政zhi事件的电影,《颐和园》中含有大量的情色镜头,被外国媒体形容成《戏梦巴黎》一样的政zhi情色片。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影片讲1990年柏林墙被推倒,讲1997年X港归回,就如同叙述一天中的某一个普通时刻,以世界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的时间点作为人物成长的时间线索,就好比将人物放入世界中心来进行刻画与描写。从这个意义上说,娄烨的影片中有某种“唯人物中心论”,所以余虹放肆、自我、不受约束,余虹是一个相当小资的角色。把“小资”发挥到了病态的极致。这里的小资不是咖啡红酒布鲁斯,而是一种“生性敏感者的抑郁与神经质”,他们有着强烈的欲望,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这个世界,用余虹日记中的话说,“我只是想生活得强烈些”。强烈的活着,受不了哪怕一分一秒的平淡生活。去爱、去反抗、去质疑、去询问、去互相折磨、去渴求自我救赎。“如果不是在一种理想中来考察我的生活,那么生活的平庸将使我痛苦不堪。”影片中的余虹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对于爱情勇敢的追求也痛快的放手。娄烨的颐和园就像情感的伊甸园,是余虹眼中的无杂质的感情世界。在战争中流血牺牲,在和平里寸步难行。就好像《苏州河》里牡丹和马达的感情,一直找,一直找,找到死。充沛、有力、执着……这样的情感,真实存在吗?羡慕这段感情的美美给男友留下字条:来找我吧!结果呢,男友感到惶恐、感到难过、感到窒息,然后在这空虚中……等待下一段感情的来临。娄烨用影像的方式告诉我们,它是不存在的。

所以余虹是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特定人物”,一种理想中的完美主义者,更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主义者。

【添加微信朋友圈阅读《苏州河》+《颐和园》剧本】

艺考

朋友圈不设组分享 本文3小时以上

获得“故事片叙事”专题课程讲解(8000+字)文稿【阅读码】

购买《故事课》的同学请直接进入“增值栏目”中阅读学习

艺考

艺考

艺考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艺考号-编导艺考-娄烨电影故事中的人物分析【《颐和园》余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