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将镜头对准常常被光影世界忘却的人群——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处于被遗忘被忽视的状态,这部影片成功再现了这一群体的真实处境和心灵世界,它以一种“穿越老年”的方式投影了未来的老年生活,呼吁人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
影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原名为《the father》,港版译名《爸爸可否不要老》,化用自一首粤语歌——《青春常驻》的第一句歌词:叮当可否不要老。
许多人觉得这部影片剧情晦涩难懂,大多数观众过去在爆米花电影中所熟悉的桥段和手法在片中全部失灵。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因为影片采取的是许多中国观众不太熟悉的叙述技巧和风格,关注的是人物情绪和精神世界,而不是剧烈的外部动作和冲突。它打乱了观众习以为常的时空叙述方式,进行了不留痕迹的剪辑和重构。因此,在观影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错乱的叙事迷宫里,你看不到泪点,找不到笑点,更体验不到爽点。这部片子叙事中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所处的困境,只是故事讲述的第一个层面,讲述现代人在高压环境下的孤独感和虚无感,是影片更深层的意味。
影片改编自脍炙人口的舞台剧,具有舞台剧的很多特点,比如大量室内戏、大段舞台对白。该片不仅有戏剧化的对白,还有光线、色彩、道具等时空元素的运用。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如果仅仅停留于对白,影片的故事逻辑很难形成完整的叙事链条。但是,如果你注意到公寓道具陈设的变化、光线影调的变化,理解故事相对就容易得多。过度依赖对白来讲故事是一些影视剧的通病。所谓“故事不够,对白来凑”,讲的就是这种弊端。影视是一门视听艺术,从本质而言,光影场景的设计有时候比对白更重要。《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很巧妙地利用光影和场景的变化来完成了故事的讲述,这是它最独特的地方,也是大多数看惯了商业大片的观众感到陌生的。但是不得不说,这才是这部影片的个性所在。
故事的主人公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安东尼,是一位个性鲜明的老人,他幽默且具有魅力,但烦躁起来也会毫不留情,刻薄地伤害周围的人。他年事已高,记忆已经逐渐不可靠,却始终拒绝承认自己的年迈,并坚持一人独居。然而,女儿安娜要随男友去巴黎定居,无法频繁地看护父亲。无奈中,她不得不将父亲接到自己的家中作为过渡,并最终将其送进养老院,以便自己远行后能有人照顾他的起居。这条看似清晰的逻辑线索在电影中被完全打碎,全片皆从父亲安东尼的视角出发,每一个段落都是他脑海中对周遭世界认知的拼凑——有来自过去的记忆,有当下正在进行中的父女博弈,更有他纯粹凭空产生的臆想。导演毫不留情地通过种种方式搅乱我们对故事线的梳理,往往在出其不意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转场,让观众如同父亲一般迷失。在时间的褶皱中,大女儿安娜拥有不同的面貌,她时而留着精干的短发,时而梳着马尾;家中壁炉上来自小女儿的油画,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费心请来的护工,面貌常常变换着模样。更不用提女儿不断提起的巴黎,在父亲的记忆里,她上一刻下定决心要前往这个“连英语都不会说的地方”,下一刻又陡然改变主意,选择留在伦敦,以尽照顾家人的责任。这些前后矛盾的片段,一开始让人疑云重重。但随着剧情的发展,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导演在故事中埋藏诸多线索,它们如同救命的稻草,让溺于叙事漩涡的观众找到可供抓手之处。
影片中出现的三处空间:父亲的家、安娜的家及养老院,虽然格局相同(或者说在安东尼的记忆中拥有相似的布局),但它们的色调及装饰风格则全然不同:一处古典、一处现代,另一处则更显局促,充满着条条框框的规矩。父亲自影片伊始就在寻找的手表,也作为重要线索,有时出现在他的手腕上,有时神秘地消失,成为观众判断场景真实性的信物。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这部电影正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与理想、生活与梦境的距离。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6小时拉片直播(三次)
10月16、23、30日(周六)
添加微信付费报名(预售价仅需29.9元)
购买以下任意课程即可免费学习【“拉片”周六直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