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可与《黑暗之心》比肩

编导艺考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可与《黑暗之心》比肩

艺考10月7日19时,瑞典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他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35万元)的奖金。

颁奖词: “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艺考

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现年73岁。1960年代末,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以难民身份抵达英国,此后定居英国,以英语开始写作。

艺考

迄今已发表了十部长篇小说和多篇短篇小说,其中难民问题贯穿着他的作品,记忆是他作品的核心,古尔纳以写作重现了斯瓦西里海岸的历史以及他的家乡桑给巴尔岛人的生活,以全新的方式将记忆作为解构历史叙事的方法,在个人与集体感受之间编织充满张力的叙事。他捕捉到了离散的感觉,那种受环境所迫或自愿离乡背井的感受。他的写作毫无疑问受到了1960年代移民英国的经历的影响,以至于他笔下的人物也常常弥漫着一种孤独感——他本人就曾亲身感受的疏离感,以及被层层遮蔽的种族主义。

目前其所著作品没有中文版。他最著名的小说是《天堂》(1994),它同时入围了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奖。《遗弃》(2005)和《海边》(2001)则入围了布克奖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的候选名单。

艺考

小说《天堂》(Paradise, 1994)被普遍认为是古尔纳的代表作,曾入围1994年度的 “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奖"。

故事发生在一战期间的东非。当时的东非遭到欧洲殖民列强全面瓜分,英国殖民者驱逐当地土著居民,德国人则计划修建一条跨越东非大陆的铁路。为了偿还债务,小说的主人公尤素夫十二岁时被父亲卖为契约劳工,对此,年幼的尤素夫并不知晓。他被送到“叔叔" 富商阿布达尔·阿齐兹的店里干活,受尽了剥削和奴役。此后,尤素夫跟随叔叔的商队到处游弋,在长达八年的商旅生活中,从乡村来到了海滨城市,从简朴的生活方式转换到城市商人的复杂生活方式,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青年。他目睹了部落争斗不断、迷信盛行、疾病肆虐、奴隶贸易猖獗的非洲,亲身体验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世态炎凉。他认识到了主人和仆人、商人和村民、伊斯兰教和万物有灵论之间的复杂关系,目睹了殖民主义带给非洲人的灾难。

《天堂》既是部关于尤素夫的成长小说,又是一部从非洲人的视角讲述非洲殖民化历程的历史小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形态书写的非洲历史。

小说的题目颇具讽刺意味,评论界常常拿《天堂》和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作比较,把前者视为对英国文学经典文本的后殖民反写。


艺考

艺考

艺考

艺考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主页-艺考号-编导艺考-【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可与《黑暗之心》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