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四世的宠姬埃特雷和妹妹维拉尔公爵夫人》
1594年 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在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一书中,
有这样一个论述:
同性恋并不是一种病态,在同性恋者身上,
看不到任何功能衰减的迹象,
甚至他们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超高的智商。
这一观点,在同性恋艺术家身上似乎有着很好的论证。
米开朗基罗 壁画《创造亚当》
翻开艺术史,你会惊奇地发现,
很多享誉世界的中外艺术大师,
或多或少都有着同性恋情结。
1
米开朗基罗
终身未娶,给男模写情诗?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
米开朗基罗终身未娶,不少人据此推断他喜欢男人。这些推测并非空穴来风,他确实不怎么爱女人,甚至无法在有女人的屋里多停留。他与多个男模特有过情感纠葛,为他们写下了众多诗篇。
米开朗基罗作品
比如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时间在漂亮却早夭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诗句:
“我卑微的尘躯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脸庞与美丽的双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拥时,两个灵魂相融所迸发的火焰。”
而最得他倾慕的无疑是罗马贵族托马索·卡瓦切里。
托马索·卡瓦切里
1532年秋天,23岁的卡瓦切里与米开朗基罗初次见面。他风度翩翩、高贵优雅,立即引起了米开朗基罗对男人身体的敏感与近乎痴狂的热爱,这也令我们有幸看到《大卫》、《摩西》、《奴隶》组像、《创世纪》等一系列惊人之作。
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作品《大卫》
能够雕塑出如此健硕、完美的男人体,
很难不让人们对
米开朗基罗的性取向提出疑问。
《大卫》局部
他的雕绘中也有女性内容,却从未涉足过娇媚的少女题材,绘制的都是丰腴、成熟的女体,呈现出接近男性的力度,即便在绘画女体时,用的也是男性模特。
《圣家庭与圣约翰》,1503-1505年
见到卡瓦切里的几个月内,米开朗基罗画出了他最好的几幅素描,其内容全部来自希腊神话,有驾驶金马车的法厄同;有被秃鹫不断啄食肝脏的提图斯;也有为宙斯斟酒的美少年噶尼墨得斯。为美第奇礼拜堂制作朱理亚诺公爵雕像时,米氏所雕的面部是卡瓦切里的脸孔,他对他的眷恋,由此可见一斑。
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
诗歌中,米开朗基罗更将对方的名字比做他赖以生存的食物,接着又写道:“不……食物只营养我的身体,你的名字却滋润我的身体和灵魂,使它们充满快乐,只要有你在我心中,我不再感到悲哀,也不惧怕死亡。”
英俊的卡瓦切里也没有背叛艺术大师深切的情感付出,他始终是米开朗基罗忠诚的赞赏者,直到他弥留之际,卡瓦切里仍守在他床前。
2
卡拉瓦乔
把女人画丑,把“基友”画美?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
现代为卡拉瓦乔写传记的人在他“性倾向”上面还是意见分歧,有些作者努力想证明卡拉瓦乔没有同性恋的倾向,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双性”恋者。这些推测主要还是从卡拉瓦乔的作品中凸显出来的。
卡拉瓦乔作品
世上美人何其多,卡拉瓦乔却一点不好这口。他最爱画三种题材:一个是神话题材,一个是现实主义风俗题材,一个就是美少年题材。
他的画中基本很少出现女性,最出名的女性,应该就是圣母了。
拉斐尔 《烛台圣母》
圣母在大多数人心中应该是拉斐尔画中的“不食人间烟火,高贵圣洁、气质神秘”的形象。但是,卡拉瓦乔却把圣母这么光辉的形象画成了一个超级难看的样子。
卡拉瓦乔 《圣母之死》局部图
你没有看错,图中这个穿红衣的女性就是圣母!圣母头发蓬乱、身体浮肿、肚子鼓胀、皮肤紫黄、脸色死灰,就像一个经受了巨大的病痛折磨最后死掉的平凡妇人尸体一样。
《圣母之死》中的圣母
但是,你以为他就是喜欢把所有人物都丑化吗?当他画年轻男人的时候,却画风一转。
《酒神巴库斯》
这幅作品的模特是卡拉瓦乔众多“同性密友”中的一位——明尼蒂。图中明尼蒂扮演的酒神,半裸斜靠在椅子上,肌肤饱满圆润,红扑扑的面颊,手上还拿着一杯红酒,一副微醉的样子,带着暧昧、挑逗的神态。
更夸张的是,据说左下角那个盛酒的器皿,后人用X光照射后,发现上面有卡拉瓦乔的自画像,只不过他完成这幅画后用颜料把自己的形象盖住了。难道说,卡拉瓦乔愿意自己像酒一样被美少年含在嘴里吗?这么诗意而暧昧啊!
事实上,明尼蒂还出现在卡拉瓦乔许多其它画里,那时候没有“同性恋”这个名词,但是明尼蒂显然是他最亲密的“同伴”。
据说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而且当时一起住在主教的宫中,后来在卡拉瓦乔流亡的时候,还曾经在异地相逢。
其实也曾经有人说过,那位收留他们的主教大人也和卡拉瓦乔一样是同性恋,但是和卡拉瓦乔有没有关系就不知道了。
《鲁特琴演奏者》
这幅画中的美少年特质就更明显了。模特还是明尼蒂,眼神、手指、嘴唇,完全都是超级小鲜肉呀。
而且他桌面上的琴谱,竟然是一首完整的曲子名叫《牧歌》,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你知道,我爱你而且崇拜你……我是属于你的。”这是卡拉瓦乔在向画中男孩进行告白吗?这么直白和露骨,小编都脸红了!
卡拉瓦乔画中的美少年们,要么微低着头、轻启朱唇、小露香肩,露出优雅而又带着羞怯的美感;要么完全裸露身体,有着孩童般的天真与纯洁。有人说,画中的男孩们男子气全无,而是显示出一种较弱无力的女孩气,十足的性暗示。
《大卫手提戈利亚的头》
卡拉瓦乔甚至画了这样一幅画:把自己的形象画成被斩首的戈利亚的头,让小鲜肉化作大卫提着自己的头颅。难道说,卡拉瓦乔对小鲜肉的爱,已经到了可以献出生命的地步吗?
2007年电影《卡拉瓦乔》剧照
这些猜测虽狗血,但是也不无根据,史料指出,在1603年的时候,卡拉瓦乔被指控和朋友共享一名bardassa(指当时在社会和性行为中扮演女性角色的男性),在我们今人看来,这就是雌雄同体的异装人。
因此,卡拉瓦乔是同性恋或者双性恋的说法,也就被广泛传开了。
虽然坊间诸多猜测,但是后来又很多学者提出了异议。在卡拉瓦乔生活的15、16世纪,异教题材增多,更多时候是一种对严酷宗教题材的反抗而已,所以同性之爱的表现也就慢慢普及起来。当时的社会对于同性恋的容忍程度,要比19世纪更加的宽松和包容。
3
达芬奇
恋上大弟子,“宠幸”男模特?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
《蒙娜丽莎》
自16世纪开始,不断有人提过达芬奇的同性倾向,关于代表作《蒙娜丽莎》中的人物原型究竟是谁曾引发过无数人的猜测和想像。意大利文化遗产专家曾提出雷人观点,认为该画的原型人物可能是达·芬奇的同性恋人兼首席大弟子卡普罗蒂!
《施洗者圣约翰》中的模特形象雌雄莫辨
1490年,年仅10岁左右的卡普罗蒂便进入达·芬奇的家,在那之后的25年里一直是达·芬奇的学徒和模特,后来还将“卡普罗蒂”的名字改成了萨莱(Salai),即“小魔怪”。达·芬奇的几幅带有情色意味的画作即是以他为模特,在这些画作中,以他为原型的人物都是身材苗条、一头卷发、模样柔弱的小帅哥。
《施洗者圣约翰》、《天使化身》等达·芬奇其他画作中也能发现萨莱的面部特征,而这些画作中的人物又与蒙娜丽莎的口鼻“惊人相似”。
但《天使的化身》后来经考证是出自萨莱之手,不过他的艺术水平并不高,裸体版的蒙娜丽莎也出自他手,在《亚特兰蒂斯抄本》书背也有出现有他的色情作品。
这使得师徒之间的关系更加模糊,到底是徒弟对师父一厢情愿的追逐,还是两人之间真有暧昧?
《天使化身》
1910年,弗洛伊德在他的文章《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用精神分析的方法阐释了达芬奇的“秃鹰之梦”,并认为秃鹰用尾巴打他的嘴巴的行为是被动的同性恋童年幻想,而这个幻想是基于吮吸母亲乳头的记忆。
《圣母子与圣安妮》,请注意看达芬奇在灰色衣服部分隐藏的鸟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期失去父亲监护的孩子,受到母亲温情的过分呵护,可以肆无忌惮地「恋母」,而免于获得「阉割焦虑」。大意是害怕父亲与儿子对母亲的性感觉的竞争产生敌意,进而实施阉割报复,这使其感染了一部分女性气质。
而形成同性恋的关键则因为他跟他父亲在一起生活时,压抑了他对继母的性冲动,致使达芬奇模仿父亲的方式(达芬奇父亲多混,抛弃妻子)来对待自己的艺术品,所以才留下那么多未完成的杰作,以此躲避性压抑。
达芬奇的素描
但迄今为止,达芬奇的童年都迷雾重重,鲜有资料记载(或有纰漏)。比如弗洛伊德称达芬奇幼年受母亲「过度呵护」就不知从何考证?弗氏的推理能自圆其说,但也有其致命伤。
安格尔《达芬奇之死》,或名《达芬奇死在了基友弗朗索瓦一世怀里》
最能证明达芬奇是一位同性恋者,是发生在1476年的“萨尔塔雷利事件”。1476年4月初,有人将一封匿名举报信投进专门用来检举坏人的容器中。信的全文如下:
《弗朗索瓦一世肖像》让·克鲁埃
“我特此作证,有个叫雅科博·萨尔塔雷利的人,与哥哥乔瓦尼·萨尔塔雷利一起住在瓦凯雷奇亚大街的金匠店。雅科博17岁上下,参与了多起猥亵的勾当,只要有人要对他进行邪恶的事情,他都答应并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件事他干过多次。换句话说,他为很多人都提供过这种服务,那些人的底细我心里很清楚,现在我列出部分人的名字,,我向天发誓句句属实。”
告密者随后列出的四位所谓的雅科博的同伴的名字中就有达·芬奇。
《酒神巴克斯》
这封信的一份被公证过的副本保存下来,1896年第一次被公开。虽然之前很多人知道达·芬奇被控告过,但却不知道罪名是什么。通过这封文件,很显然,达·芬奇处在这个行列之中。
尽管他曾辩称那位男子只是他的模特,最后也被无罪释放,不过那多半是因为同时被控告的一名嫌疑犯的家庭背景十分强大。所以,可以说是权势拯救了达·芬奇。
但也有人认为,就算达·芬奇是一位同性恋者,他与那位男子的关系,也许真的只是画家与模特的关系。
《最后的晚餐》
关于达芬奇的性取向,在其名画《最后的晚餐》中也有隐射。猜测者主要是针对耶稣左边与其穿相同服装人的身份抱有较大争议,一说为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之一;一说为耶稣的妻子;另一种说法,认为从左边人物的神情、穿着来看,两人似乎还存有某种特殊的“隐秘关系”。
4
弗朗西斯培根
“潜规则”男小偷,留下当模特?
弗朗西斯·培根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他的同性恋取向,他曾在一次化妆舞会上为自己穿上珠片裙子,浓妆艳抹地拿着长柄女式香烟易装出席。
培根袒露出的女性化的倾向时常激怒父亲,甚至为此鞭挞体罚培根。最终,弗朗西斯·培根因穿着母亲内衣对镜自睹的行为被父亲发现,从此被赶出了家门。
弗朗西斯·培根的爱人乔治·戴尔(左)与弗朗西斯·培根
对于培根的爱情,既是一场有点浪漫的偶遇同时也是一场虐恋。1963年,乔治·戴尔闯进了培根的马厩画室行窃,当场被培根抓住。
当时,培根只对样貌俊美的乔治说了一句话,“要么留下来陪我,要么我就报警。”由此两人开始了为期9年的恋情。
▲《乔治·戴尔肖像》以4.26亿人民币的价格在佳士得拍出。
画中所绘之人是乔治·戴尔,它被认为是卢西安众多恋人画像中最出色的一幅。该画曾登上1971年在巴黎举行的弗朗西斯·培根展览。
但荒诞的开始,似乎预示着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1971年10月24日,在培根举行一个作品内容大部分关于乔治·戴尔的画展的前一天,乔治·戴尔被发现自杀于厕所的马桶上。
乔治·戴尔为何会选择自杀呢?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乔治·戴尔 与弗朗西斯·培根
或许我们可以从培根的画中探寻一二。
培根和乔治在一起后,培根要求乔治不再行窃,并强势地控制着他的生活。对于培根的这种控制欲,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画面中扭曲的、撕裂的肖像或身体,可能也折射出培根内心的狂执。
培根总是让他画中的人穿着正装,这是一种概括,展示了上班族的男人形象。上面这幅画中的戴尔身穿洁白的衬衫,系着领带,穿着西服和皮鞋。但因为过紧而撕裂,从而引人注目。
培根说:“我们总是生活在面具下,我有时候在想,当人们说我的作品有些暴力时,也许我能够不时地揭开它们的一两层面纱。”
这幅画从整体看上去就像打翻了的颜料,一个男人的轮廓模糊可见,简直就是车祸现场。虽然是车祸现场,但他明显还活着,坐着办公室的旋转椅,拿着一面镜子,检查自己的仪容仪表。
转椅很不稳,戴尔摇摇晃晃,随时都可能摔在地上,但他仍然扭着脖子,看着镜子中脸剩下的部分。
戴尔的头颅已经稀碎,面部鼻青脸肿,像面具一样脱离,鲜红脸还有调色刀划过的痕迹,皮肤向外翻出。
他把头埋进肩膀里,一手捏着一根烟,他失去了一只手,转椅的黑色不断溢出,渗进了他的正装。
地面上形成了一个圆,规则的形状就像精心布置的,虽然戴尔已经被撕成了碎片,但天空却依旧蓝的冷漠淡定。
戴尔出现在培根的很多画作中,温顺的戴尔像培根希望的一样,为了让他持续充满灵感的作画,便不断让培根折磨。长此以往,乔治日渐将自己沉溺于酒精与药物中。长期的压抑和扭曲,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戴尔死后,培根和没事人一样照常参与活动、出行,更换身边的男伴。但可以肯定的是,戴尔这个来自社会底层,走投无路的小人物,对于培根这位锋芒四射的大画家来说,是无可取代的。
戴尔死后的很多年,培根经常回到他们一起住过的酒店,一直待在同一个房间里。还创作了《乔治·戴尔》三联画,描绘的是乔治在马桶上死亡的过程,以此祭奠和缅怀他一生挚爱的男人。
除以上所讲,西方近代艺术家里还有一长串同性恋名单,譬如舒伯特、勃拉姆斯、肖邦、贝多芬,甚至托尔斯泰,均有同性恋倾向。
古代秘戏图中的男同性恋者
讲完国外,咱们再来讲讲国内。早在中国先秦时代,就诞生了“龙阳之好”、“分桃之爱”等同性恋故事。古代的风流名士敢于公然炫耀自己的龙阳之癖,这其中就有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美食家袁枚,清朝才子毕秋帆等。你可以说他们率性坦荡,也可以说他们生活糜乱。
5
郑板桥
养多个男宠,花光润笔费?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书画都堪称一流。但此公像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也有郑妯之癖、余桃之好。不仅狎童纳宠,而且为之作文赋诗。
《行书七绝诗》首都博物馆藏-尺寸: 110.7×58cm
故宫博物院里有一本《板桥自叙》,其中郑板桥就提到了自己有“断袖之癖”,说自己“酷嗜山水,又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指的就是同性恋。《墨林今话》的作者蒋宝龄也说他“不废声色,所得润笔钱随手辄尽”。
郑板桥一生养过多个男宠,其做官的俸禄与卖画所得的钱,有许多是花在此事上了。郑板桥也曾不无伤感地坦陈“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而来耳”。就是说那些男宠全是为钱而来。
《行书自书贺新郎词轴》 纸本 纵128.4厘米,横31.3厘米
据说在郑板桥的眼中,男人的臀部与女子的双乳同样吸引人,他说:“女人之两乳,男人之两臂,同为物之最可爱者。”
《行书节录怀素《自叙帖》》扬州博物馆藏,尺寸:190.5×104.9cm
郑板桥71岁那年,曾经在清明日红桥诗会与时年48岁的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有过一次会晤,两人言谈投机,郑板桥提到自己对“金臀”之爱惜:“今日之衙门,动辄板子伺候,那板子偏又打在桃臀之上。
若是姣好少年,岂不将美色全糟蹋了?要能参与朝廷立法,一定将律例中的笞臀改为笞背,这才不辜负了上天生就的龙阳好色。”袁枚一听,立即产生“与之心有戚戚焉”的认同感。
6
袁枚
与男弟子双宿双飞,同床共寝?
袁枚,清代著名诗人、美食家,吃货们把袁枚的《随园食单》奉为饕餮经典。
令人惊讶的是,史载袁枚多有对龙阳之兴的关爱,他写的《子不语》中有大量的同性恋故事,《随园诗话》、《续子不语》中,一再谈及龙阳之美,心向往焉。
这与他翰林文人、风流俊雅的身世姿容无不有关系,以致投怀送抱者颇多。
茄子
袁枚曾讲述过一个故事,一对美少年心心相映,出入同行,为了维护贞洁不受某粗鲁的第三者的玷污,合力将之杀死并因此伏法被诛。袁枚写道:“二少年者,平时恂(xún)恂(恭谨温顺),文理通顺,邑人怜之,为立庙,每祀必供杏花一枝,号双花庙。”
黄鱼
这枝风姿绰约的杏花,几乎伴随了袁枚一生。直到年过花甲,他还收了年轻美好的刘霞裳为弟子,每次出游登山,师徒偕游,双宿双飞,一派名士风流。所谓“从游朝腊屐,共寝夜连床。寒暑三年共,文章一路商。”对于他人的质疑、腹诽,袁枚不以为意。
7
毕秋帆
将妻妾冷落一旁,让伶官朝夕侍奉?
毕沅yuán,清代官员、学者,字秋帆。毕秋帆是清代著名才子,也是个同性恋者,他一直把妻妾冷落一旁,而在他左右朝夕侍奉的则是他落魄时所结交的伶官李桂官。
姚仔绘《毕尚书荣归图》
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清朝官员流行狎伶,戏院粉墨登场的男旦尤擅长以眉目传情,很吸引男人。这些男旦,红极一时的被称为“红相公”,成为豪门权贵、文人雅士追捧的对象。
毕沅隶书书法
清代赵翼的《檐曝杂记》云:“宝和班有李桂官,娇俏可喜,毕秋帆舍人狎之,得修撰,故李有‘状元夫人’之目,余识之,故不俗,不徒以色艺称之。”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话》中也说,毕秋帆本好龙阳,他任陕西巡抚时,幕中宾客也大半是同性恋者。
晚清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品花宝鉴》
毕秋帆的同性恋在清代十分出名,以致清代描写男同性恋的著名小说《品花宝鉴》的主人公田春航以他为原型。
一家之言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所有的男孩都爱男孩,所有的女孩都爱女孩。并且永不改变。”
——德里克.加曼(蓝色电影诗人)
“这个世间有一种无法说出口的爱情,男人爱男人的感情,于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王尔德(Oscar Wilde,诗人,剧作家,散文家)
“同性恋是一种艺术,一种感受事物的方式。”
——苏姗桑塔格(导演,哲学家)
“我相信,最极端的爱便是秘恋。一旦被分享了,爱情就减灭了精神性。终其一生为爱消得人憔悴,为爱而死,但不将爱恋人的姓名挂念于嘴边,这才是爱恋的真正意义……同性爱恋与武士战之道相得益彰。”
——三岛由纪夫(作家)
“就象很多男人一样,我也有过同性恋经历,但我并不为此感到羞耻……我不否认自己有时也会受到男人的诱惑……也许很多人会把同性恋看做是一种时髦,但是我们为什么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爱异性呢?’……同性恋不仅历史悠远,而且也是人类生活方式崭新的开拓,可以丰富我们日益苍白的情爱资源。”
——马龙·白兰度(教父男主角)
对于以上
这些艺术家是否是同性恋,
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留下的作品
和一些野史来进行推断,
真实与否,我们也无从判断。
但我们相信,
上帝为某些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
必然会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