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不要再往下滑屏幕了,
醒醒,该写作业了
——网易云《Vacation》热评
年中围绕推进美育教学工作,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的改革方向。
怎么着?年轻人卷起来还不够,还想让孩子们培养两门特长?姑且想法不错,怎么实现?这要将很多本来该是特长的变成不是特长,而且还是两个特长,这很难实现。
▍兴趣班在营销机制下错误引导
培训班、兴趣班的引导作用,为了招生,不断给家长和学生灌输“你很有天赋”的思想,传达给家长和学生错误的信息。不涉及考试,没有硬性考核标准,像美术的创意绘画,怎么画都对,更多的是一种玩得高兴的目的。
在营销机制里培养学生,并未触及艺术本质,说培养特长有些牵强。
▍很多家长希望把自己的爱好加在自己孩子身上
家长以为,“我家孩子既会拉丁舞又会弹琴”,但其实哪个都不精,过两天不学绝对会忘,只剩下模糊的印象。等到哪天拿出来,“来,跳一段”,刚学的时候能表演个一二三,过十天之后再跳一段?你只能说说,“我原来学过”。
而真正的特长是什么?我现在不画画了,但是你要哪天兴起让我帮你画一个,我可以随手帮你画出来且画得还可以,还有搞音乐的随口来一段,码农随便码一节,这些是由于学习的深入而建立深刻的认知,说来就来是一个长期的伴随终身的“属性”,这才叫特长。它是一种最终评判的能力,而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
“我家孩子会什么”,这是一种贴标签式的强硬植入,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
▍心智未完全健全的孩子并不能清晰分辨“玩”与“兴趣”
一个人只有成熟了以后才能慢慢发现并认识兴趣的好处。
小孩天生爱玩,会偏爱一些无聊的、简单的、幼稚的,带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与能够融合玩乐性质的基础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可能会降低玩乐性,所以很多孩子宁可忽视兴趣来换取“玩所带来的快乐”,从而间接放弃了特长、耽误了天赋。
▍“考级考满了就学下一个?”
我之前觉得我的国画考到了十级,已经很牛了,但其实,十级的我,就只会画个牡丹,花鸟可以凑活画,山水也不会画,要学的东西多的是。
这种想法不可取,考级是一种量化的方式,有时级别是一种变相收费的工具,打一个标签,满足你的虚荣心。要问真正学会了吗?学精了吗?远着呢!这么讲吧,绘画十级素描,联考都可能不过。
等级这个东西不代表某一特长的登峰造极,不懂特长只看所谓的级别是很肤浅的想法。
▍特长也需要好的老师引导
我本来是学国画的,升高一的假期被逼着去学素描,是为了捧场去素描班充人数。起初是一个看孩子的老头教学,他让我们对着一个质量不是很高的临本临摹,我们不知道怎么去画,为什么这样画,就像一个机器一样做枯燥的工作,喜欢但是受伤,兴趣渐渐下降。
当时让我画一口锅,我越画越黑,越画越恶心,极其枯燥。
后来请了央美的老师来上课,一天的工资一千块钱,一个月下来三万(很多年前的小县城),一开始由于素描的枯燥程度劝退,我打算学两天就学书法了,至少我在书法那里还没受过伤。我刚画的时候,与周围学过素描的人相比水平其实不相上下,画到第七天的时候,在这位老师的点拨之下,突然悟了一些,我画国画很写实,画得很紧,但是在素描这里加以利用,反而成为了优势,我的特长随天赋不断发掘并形成,从那个暑假开始我决定艺考。
艺术发展不健全,老师的水平很关键,但是在这个过程很容易夭折,因为我见过很多原本喜欢的孩子,完全是因为老师误人子弟,才导致放弃学习。
建议: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小学发现初中坚持高中转专业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特长这个东西,与天赋是有很大的相关性的,一个人一生能有一种已经很难得了,执着与坚持才能真正塑造成功,且一心不可二用,同时进行两种特长的培养,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很难进行合适的分配与安排。
我当时学美术的时候,就这样一个事儿,一招认死,为了上课每个周末都排满了,为的就是花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充分培养并发掘这个特长。
给大家一些建议,趁年龄小的时候多尝试,目的不是多学习,而是打开视野,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真正的天赋,中学就可以留一个两个,作为兴趣爱好培养,最后高中阶段发现自己真的可以当作专业发展,这样的话,再深入地学习。
承蒙厚爱
我是你们的画痨学长
不再穿优衣库的艺术家
美术生监视器
副业唠家常
End
「往期文章 」
“有没有出自央美或某些顶尖美院的人,回答我几个问题?”
艺考迎来重大改革?!这篇文章不看要吃亏!
14岁画成这样,好还是不好?
扫码添加学长微信
获取更多艺考信息
你的学长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