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中传考初试文史哲,下周四上戏校考,你以为校考还离得很远,其实早已开始!省考还没考的同学必须统考和院校校考同时准备。还没决定好报考什么学校,真要抓紧了。
今天小手把手教你提前如何选择校考院校,为大家总结了5个报考策略以及关于校考的误解,希望大家能够重视。
策略一
好院校要敢报,普通学院要报上
热门艺术院校可以报。如果自己有信心想冲一冲试一试,注意控制好数量,保持在3至4所院校左右。如果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文化课成绩不错,可以考虑报考音乐院校的偏理论的,或其他综合类专业,比如音乐学、音乐教育、艺术管理、音乐制作专业等。
如果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是非常突出,一些热门音乐院校的关注度较高,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建议大家尽量避免报考,例如各大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
精挑同类院校中,相对冷门的院校。有时同一类院校间综合实力和各项指标相差不多,但却因地域、气候、口碑、历年招生情况的因素,导致每年报考的人数千差万别,艺考中报考冷门院校把握性更大。
平等看待各类院校,依据自身现状划定报考院校范围。衡量自己真实的专业水平,划定你所报考院校的范围,哪几所为主攻院校,那几所为保本院校。不管是好学校还是一般院校,都要认真对待,认真备考。
策略二
涵盖不同难度档次,巧用录取批次
报考院校的录取批次是很多考生忽略的一点,只根据该院校简章的基本考试内容,来选择报考院校,最后发现同一批次、同一类院校报考院校扎堆,为后期的志愿填报埋下隐患。
挑选出意向院校,在本省的报考指南上或往年的录取信息中逐个查询院校在本省录取批次,依据批次适当取舍,并控制好各批次院校数量。让报考院校涵盖不同难度档次,热门艺术院校、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地方院校等。
总得想想万一自己专业考得很差,起码也要有个本科上。
策略三
额外关注在本省有招生名额的院校
面对院校多则上百人,少则几人的招生名额,一味的只报那些招生名额多的院校,名额少的不敢去尝试。每年征集志愿有很多学校仍有剩余名额,
和录取批次一样,所挑选院校的招生名额也应该涵盖多、中、少,三个层次,不可只报考一类。
策略四
别忽视院校文化要求
各大院校招生简章发布后,部分考生不仔细阅读,很难坚持看完,容易忽略关于文化课分数的要求。如果考生文化分数不达标,即使专业合格,也会影响最后的录取结果。
查看简章时,不要漏过每所院校录取规则,看该校采用哪种录取模式,有无单科分数限制和文化课要求,如果与自身差距较大,可以适当放弃,查看下一个院校。
今年教育部艺考政策对艺术生录取分数线提出新要求,因此大家也要重视文化课的复习。文化基础薄弱的同学校考时前期可以适当规避对文化要求较高的院校,或者后期再努力弥补文化课,补齐短板,提高自身整体实力。
策略五
尽量报1.2所偏远地区院校保底
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大多数都是热门院校,像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重庆、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区好学校不少,考生的咨询量也最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而那些较为偏远地区的院校,往往关注度很低,报考的考生也不多,在考生计划里的院校也很少。控制好各地区院校的报考数量,报考计划中尽量涉及1、2所偏远地区院校。
关于校考的一些误解
校考容易过,临时突击一两周就好了
校考不是买彩票,不针对性训练,参加考试再多,和考一所也没区别。还是要根据自己专业实力定位择校,不能盲目报考。
校考不用考,按照统考录取二本算了
虽然统考越来越受重视,但不是你过了合格线就一定可以录上院校。很多院校的录取是根据专业分数或综合分录取,省考专业名次+文化高手遍地都是,这种统考大圈相比校考小圈竞争更为激烈。
校考就是花钱找关系买证
今年教育部对试、大学招生管理越来越严格,从命题、考试、评卷、录取最后进入大学的复查等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基本没有人能够通过所谓的“关系”和金钱买到合格证。
总之,大家仔细留意招生简章,避开校考选择误区,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选择学校。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些院校,想在校考中取得好成绩,为你的艺考录取率加码,赶快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专业老师为你量身定制备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