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自治区教育厅现推出“一流学科”专栏,以展示各入选学科在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建设成效,引领带动全区高校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特色发展,提速发展。
历史沿革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0年开始培养全国首批蒙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培养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2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开始招收蒙医学专业留学生,2005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民族医学(蒙医学)博士研究生,2018年获批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历史图片)
2006年,蒙医学专业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特色专业。2009年,蒙医学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0年,蒙医诊断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2年,伤寒学立项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3年,蒙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第一批地方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年,被列入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017年,针灸推拿学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领先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治未病学、中医医史文献学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重点学科。2023年,中医学入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
学科定位
该学科致力于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内蒙古”战略需求,挖掘整理中蒙医药古籍经典文献,传承中蒙医药经典理论,弘扬中蒙医药优秀文化,打造国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中蒙医教学科研团队,培养中蒙医高层次拔尖人才。同时,立足区域优势,紧紧围绕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定位,服务“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师资队伍
该学科拥有一支在年龄、职称、学历、学位等方面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国医大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岐黄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全国百名名中医1人,全国第四批、第六批、第七批名老中医传承指导教师2名,自治区第一、二、三、四批名老中医指导教师15名,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5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外向型优秀骨干人才1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2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3人,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青年创新人才奖获得者1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物”1人、“草原英才”8人,入选“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专家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4个。引进外籍院士2名、教授2名。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329篇,已为区内外培养出7000余名中医药卫生高级人才,3700余名蒙医药卫生高级人才,很多已成为各级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岗位的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平台
该学科建有中蒙医临床模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蒙医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2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建有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医器械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蒙医传统疗法器械研发及操作技术规范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实验室蒙药炮制实验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重点实验室——方剂学实验室等5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
科学研究成果
2017年以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6项,科研总经费2280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3篇。其中,SCI收录23篇,中文核心92篇。出版专著103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103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发布行业和地方标准1项。获批自治区一流课程2门,自治区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项。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标志性科研成果
脑血管病的治疗以及康复研究。乌兰教授团队的《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对脑卒中后遗症额叶脑源性生长因子实验与临床研究》项目经过20多年的临床观察、动物实验,科学验证、广泛推广,对成千上万的脑血管病的治疗以及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采取“知识元”为基础的数字化研究整理古籍。对100种蒙医药古籍基于“知识元”的知识表示方法进行标注,实现了以“知识元”为基础的古籍数字化研究。包哈申教授团队完成的《蒙医药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科研成果,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建成《蒙医国医大师著作数据库》《蒙医医案知识库》《蒙古文<大藏经>医学数据库》及《蒙医名人系统》等数据库系统,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
蒙医药学院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奖。全国教材建设奖是教材领域的最高奖,是检阅、展示教材建设服务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成果,增强教材工作者荣誉感、责任感,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教材体系的一项重大制度。2021年,学科建设单位——蒙医药学院被评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
社会服务
2017年以来,该学科承担了第四批全国蒙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全国少数民族医药(蒙医)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培训项目的培养任务和2届中医和蒙医全科医学转岗培训以及2届自治区西医学习中(蒙)医理论培训工作,为中蒙医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医疗队伍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该学科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通辽市扎鲁特旗、赤峰市翁牛特旗和阿鲁科尔沁旗及兴安盟扎赉特旗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4300余名农牧民提供了义诊服务,并送去了价值300余万元的药品。
合作交流
该学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从1993年开始招收蒙古国留学生。2017年以来,学校已承办4次国际学术会议。2019年,2部专著以基里尔蒙古文出版。其中,《蒙医传统疗法大成》被蒙古国4所高等院校应用于教学中。持续发挥蒙医药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作用,2017年引进舍·宝力道院士等4名蒙古国外籍教授,在研究生培养、学位点评估等方面开展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积极与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蒙医秘诀方海”藏文、回鹘蒙古文、斯拉夫蒙古文对比研究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产生良好效应。学校先后派出医疗专家50余人次赴蒙古国开展“健康丝路”大型义诊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需求,有效提升了该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下一步,中医学学科建设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提质增效,实现学科整体水平跨越式发展,在落实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c0ODY1NA==&mid=2652163402&idx=1&sn=c473352db70443da8c2f1279be8adb8c&chksm=84c8b00bb3bf391dc862031e514a09f0b0722f9ab65de7e2f6e09611a2087d379f6e5643cc63#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