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 | 心有所往,致敬理想

芜湖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记者节 | 心有所往,致敬理想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提起十一月

大家想起的恐怕都是剁手的双十一

但是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双十一到来之前

还有一个节日——记者节

何为记者?《京报》的创办者邵飘萍曾说:“铁肩辣手,快笔如刀。”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在皖江,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牢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信条,他们就是学生记者。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今天,我想说说我与校媒的故事。我手机里面有一个相册,被命名为“记者团”,里面保留着我在记者团参加各种活动、各种有意义的照片,偶尔翻来看看还是很有感慨的。

其实我并不喜欢新闻,我一直都觉得记者是一个很枯燥的职业,我本身是一个枯燥的人,虽然我觉得我确实是很适合这样枯燥的工作,但是我就是不喜欢。当初加入校媒的原因是看到招新海报上有一个可以学习摄影的部门,便毅然决然的填写报名表去参加面试了。刚进大学的人其实都喜欢抱团参加学生组织或者社团,但我当时就一个人,在那之后的很久很久我都是独来独往的,后来才结识了很多的小伙伴。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初次见面 多多关照

这是大一的时候我在笔记本上写下的两句话。“2016年10月10日正式加入记者团”,那天是我们新生开的第一次会议——新老生交流会,作为一个大一的萌新,在台下认真听完一个前辈接一个前辈的发言。

“2016年12月12日正式留在记者团”,大学生记者团有一个成文的规定,每个新人需要写五十篇新闻稿才能正式进入记者团,12月12日就是最后的截稿日期,记得当时我还是写的最快的(傲娇脸),反正就是每天至少一篇稿件,从来不熬夜的人也会熬到十一二点。现在想想,不知道那个时候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反正大一的时候总是激情满满。

总之正式加入真的是很艰难,首先是首轮报名表的筛选,然后是笔试,之后学姐学长的面试,还有最后一轮老师的面试,最后的最后还有一个五十篇稿的门槛,总之,我很幸运。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第一次拍照

第一次拿到相机,还是有点害怕的,印象里相机是很贵重的东西,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毁在我手里了。记得我第一次拿相机的时候连快门都找不到(捂脸),第一次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我就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让我和记者团,和校媒有了缘分。那个时候的我对相机充满了好奇,所以就经常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乱跑乱拍,想用相机记录下一切美好的事物。

到现在还记得自己拍的图片第一次被放上学校官网,被放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欣喜。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第一次做报纸

只有参加过报纸的制作过程才会知道一张报纸的产生有多么的复杂,刚进学校还纳闷为什么报纸发的那么滞后。

每次开选题会想选题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总是想不到合适的选题。前两天参加一次选题会,发现不到自己想选题的时候总是灵感迸发,可一到自己,就困难重重。选题会每次都要开至少三四个小时,大一的时候晚上开会完回寝室,室友都睡了。不过在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写在报纸上的时候,还是很自豪的。顺便说一句,因为它的来之不易,所以每次看到有人不珍惜的时候内心还是波澜起伏的。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第一次招新

那年正是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热播的时候,我们的迎新主题便是“春风十里不如你来皖里”。如果当时有人问我当学姐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肯定会回答:“忙”。本以为大一已经够忙了,但是不到大二,永远不知道学姐们在背负着什么。频繁地在两个校区之间来回,总是坐晚班公交回来,然后赶在宿舍楼关门之前跑回寝室,再加上上有“老学姐”,下有“小学妹”,两个字,难熬。

当了学姐之后真的无所适从,感觉自己还没有成长,又来了一批需要你去带领她们成长的人。但磕磕绊绊一年也过来了,有不足、有烦恼,也有欢笑。见证了一届皖江潮人的成长,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这真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第一次当导演

为了迎接记者团七周年,我们需要拍摄一部微电影。而我,很荣幸的被学姐派来担任这部剧的总导演。

有时候想想真的跟闹着玩似的,三个人完成的这部剧(在这里高调感谢我们的女主角从心和摄像李昏昏),我担任着从导演到编剧到摄像到后期剪辑的角色,就差出演了。前前后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放映的前一天才勉勉强强算修改完成。放映前一直被批评,是从头到尾的那种批评,放映的时候惴惴不安,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那也是很紧张很难熬的。幸好,之后也有被学姐夸,当时真的很感动,感觉那两个月的频繁经历奔溃都是值得的,因为只要有哪怕一个人觉得还不错,我也会很开心。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因为刚好遇见你。

作为一个校媒人,拿着自己的“武器”(纸笔和相机)去传播校园的新闻动态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去坚持做这件有意义的事。

自从变成大三老学姐之后,慢慢的我也在逃避这些工作了,我想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开一些,不过其实放下这些工作之后,倒也觉得自己变得无所事事,所以啊,大学还是需要找点事情做做,忙碌起来,也充实起来。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在进入校媒时老师送给我们的话,两年多来慢慢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现在也把这句话送给那些在校媒路上一直前行的人。

——鱼木叶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他们有话说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记者节

一遇倾心,再见衷心。我很庆幸能够为广大的皖江学子服务,感谢遇见了你们,让我学会了更多的新闻知识;感谢没有放弃的自己,体味了更多的幕后的故事。抬头有风,身后有你,脚下有泥,心中有光。那些美好,我都将永远珍藏在记忆里。

——@狂奔的蜗牛

抱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加入了记者团,在记者团一路跌跌撞撞地成长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现在的我作为一个学生记者还不足以用铁肩担道义,只能努力地向妙手著文章靠拢。在学校我们记录学院的新闻动态,让同学们能与我们一道见证学院的发展与成长,同时从这些校园新闻中发掘出正能量传递给大家。

成为校园记者后比以前更加爱观察,也有了更多观察的机会,例如迎新、运动会,我们都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去采访报道,虽然可能会很累,但是那些不被别人留心的细节往往能够被我们捕捉到,然后用我们的笔或者是我们的镜头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成为校园记者以后出去变得爱听故事,更愿意将这些故事传递,听到送女儿来上大学的父亲诉说着对女儿的爱,想要写下来;看到傍晚携手散步的老夫妻想要了解他们当初的爱情故事和这一路的风雨同舟,有想要采访他们的冲动,却不忍心打扰。

成为校园记者以后,比以前更懂珍惜也更努力,看过了太多别人的故事,看到了那么多优秀的人,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要更努力才行。

在记者团也有很多坚持不下去的时刻,是身边的伙伴给我温暖和力量,因为他们,在记者团的每一天都是闪闪发光的好日子。

我爱校园记者这个身份,更爱皖江学院大学生记者团这个集体。以后的日子,惟愿初心未改,步履不停。

——@曾经未蓝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脚下有泥,心中有光。”作为一名大学生记者,这是自己人生中记者节的第二年,中国的第十九个记者节。如果不接触这一行,永远不能体会到新闻幕后的工作辛苦,每一张照片的采集,每一段话的修改措辞。有生之年,很荣幸成了一名校园记者,我在路上,我在现场,我是记者!祝大家记者节快乐!

——@耳朵

11·08,记者节。记者,记着。作为学生记者,记得自己第一次采访时的手足无措,第一篇新闻稿被登上院网的激动,第一次学排版时的茫然……太多太多让我不能一一列举。记者团的时光有着太多华彩,酸甜苦辣样样皆有。每当写不出稿子的时候,一次一次修改的时候,很沮丧;采访校园大咖时,听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时,很崇拜;遇见很多小伙伴,很幸运。所谓幸运,就是成为校媒人,就是遇见你们。

——@西柚

有这样一群人,不论酷暑寒冬,仍风雨兼程。不回避凉意,更拥抱温暖。她们纸上波澜,记录校园精彩,笔底春秋,助推校园文化繁荣。很荣幸成为大学生记者团的一员,回首这一年,有欢笑有泪水,当然更多的是收获。曾抱怨过辛苦,但难忘“铁肩道义,妙笔文章”的心条;曾质疑过选择,但仍想传递真实,坚守情怀。皖江校园里小小的我,惟愿,爱你所爱,行你所行,不忘初心,无问西东。

——@两步

仁者性静而感通,志坚而情遂。

如果没有在人间反复地追求不可能的东西,那么,可能的东西也终将实现不了;如果没有人会看见草的生长,但每一片绿色背后,都有坚韧而恒久的抽丝拔节。

哪怕是自娱自乐,也好过“自愚”而自乐。

——@聆雨子

在记者团工作两年多了,我对于学生记者是这样理解的:传播校园动态,关注校园热点,为师生服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尤其对于我们新媒体小编来说,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

难忘的事情有很多,都是很珍贵的回忆。还记得大一参加笔试面试,还记得大一大二运动会的时候在主席台那里冷的瑟瑟发抖,一手敲键盘一手握着玻璃杯,还记得第一次做微信的喜悦和满足,还记得第一次带徒弟的慌张无措,还记得很多很多很多。

在大学里,我有很多身份,但是最让我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就是成为一名学生记者。两年来,所有的热爱都给了我的这份工作,而它回馈给我的是人生宝贵的成长,是珍贵的友谊,是毕生难忘的经历。

爱皖江,爱记者团,爱每一个携手并进的小伙伴。祝皖江的学生记者们节日快乐!

——@从心

案牍文墨,爱它的悠悠情韵;绘影成画,爱它的浅晕生活;录语皖江,爱它的笔下流年;温婉情怀,爱它的虔诚笃定。细数往昔乘风而逝的岁月才恍然发觉,从入校起我就不曾离开记者团。我总说,加入记者团是在皖江遇见的第一件事,也是最幸运的一件事,而在记者团深深结缘的文字也早已成为默然感念的不可或缺。与文字为友,是我对记者的认识,也是内心一直不愿舍弃的坚持。未来可期,爱你伊始,初心不忘。

——@解忧

在这里我参加了很多活动,开阔了我的眼界,也慢慢学会了如何用秀米做出另大家满意的推送,同时我也正在努力尝试去学习写真正的新闻稿,我要争取做一个全能的新媒体人才!大学生记者团,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磨砺的地方,祝愿皖江的我们和所有的学生记者们,记者节快乐,时刻心中有光!

——@小板橙

加入记者团,从一名实习记者到一名正式的记者团成员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一次次的跨校区、一次次的活动采访写稿、一次次的赶从皖江校区到赭山校区的晚班公交车,真的很疲惫。有过怨言,也有过退缩的念头,可能还是当初的加入记者团的那份初心和一名校园记者的责任让我坚持下来了吧。从学妹到学姐,真的心态完全改变,现在带着学妹写稿采访,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师傅学姐的心态,想把她们带好,自己也加油吧,一起加油,希望她们可以更好,也希望自己可以坚持。最难忘的就是自己在去年运动会的第一次采访和今年带着小徒弟为运动会的第一次采访,画面的重合,人物的交错,那份初心依旧未变,跟自己说声辛苦了,继续努力哦~~

——@王发财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白岩松说:“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要相信新闻依然有助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你会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在中国新闻的历史中,有千千万万名记者奔跑在这条没有终点的长路上。”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关于记者

人们通常只能记住

他们笔下留存的文字

和镜头中定格的美好瞬间

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用汗水凝聚的隐形的翅膀

今天,让我们衷心的祝福每一位校媒记者们

节日快乐!

—END—

策划 | 大学生记者团

素材来源 | 记者团的小可爱们

编辑 | 凌姗 孙梦云

责编 | 孟津津 张文杰 马梦成

官方微博 / 投稿邮箱 / QQ公众号

@皖江学院微博 / 302705574@qq.com / AHSFDXWJX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安徽本科院校-芜湖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芜湖学院-记者节 | 心有所往,致敬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