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发表了题为《难说永别!2017年这些远去的教育人,教我们读懂真正的“师者”》的文章。其中有黄大年、钟扬等专家教授,也有“港大三嫂”、辅导员等普通工作者,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择一事,终一身,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我们要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紧紧围绕学院建设“百年名校”的愿景和“特色一流”的目标,立德树人,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岗位建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争做“四有”好老师,为我院发展作贡献。
学院党建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
2017年12月29日
下面,阿信将文章分享给大家。
都说“教育是慢的艺术”,于是有的人,择一事,终一生。
都说“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于是有的人,怀着颗赤子之心使灵魂不灭。
都说“教育就是用心的陪伴”,
可是有的人,却只能陪我们到这里了。
黄大年
让某国航母后退100海里!
“现在多用点心,他们中就可能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1月8日,黄大年58岁的生命画上句点
1992年,
黄大年被公派英国攻读博士。
2009年,
他舍下海外优渥的生活毅然回国,
成为东北第一个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作为一个中国人,
国外的事业再成功,
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
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
才是最大的满足。”
有外国媒体报道说:
“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
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身为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
他最在意的身份,
依旧是母校吉林大学的老师。
三伏天里,
他请学中医的妻子给学生们熬绿豆汤;
雾霾来了,他给学生们准备口罩;
甚至有学生没找到对象,
他都要帮着牵红线。
别人认为这是照顾太细,
婆婆妈妈。
而黄大年看来,
国家太需要人才,
现在多用点心,
他们中就有可能出大师、
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有学生喜欢数学和编程,
他帮忙搜集资料;
有学生对无人机感兴趣,
他出钱给买航模、
还资助考取驾照。
他快乐的源泉之一,
就是见证学生的成长。
他的电脑里,
有团队每个学生的读书报告和学习笔记,
甚至为他们“私人订制”的人生规划。
他舍得在学生身上花时间,
最后清醒的日子,
他倚在床上、打着点滴,
为学生答疑。
记挂团队成员参评副教授,
他用颤抖的手,
写下一段歪歪扭扭的推荐语。
他对自己却很吝啬,
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
多次放弃院士申报机会。
他总说,
精力有限,名头的事不重要。
他说,
有学生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他去世以后,
他的学生、包括团队成员一个都没有走。
钟扬
为国家的命运播撒种子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
9月25日,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53岁生命戛然而止
他是著名的植物学家,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本可以安逸地生活,
却为寻访植物标本,
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
他叫钟扬,
从教30余年,援藏16年。
他带领团队收集了4000万颗种子,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地球的“第三极”,
他不仅是一位生物学家,
更是一位教育工作者。
他指导了藏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
哈萨克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
他说,“我想带出一批博士生团队,
探索一种高端人才培养的支教模式,
帮助西藏形成人才培养的造血机制。
100年后我肯定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但我的学生们还在,
他们早晚有一天会发现那颗
改变我们国家命运的种子。”
因为对科学纯粹的追求,
他用了整整5年克服高原反应。
因为对孩子赤诚的师爱,
他得到了每一位学生的真心。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所有的学生都吃过他做的饭,
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他宿舍里住过。
多少个野外考察的清晨,
他都会忍着身体的不适,
赶早起来为大家生火做饭。
考察中出现高原反应,
他将氧气管让给学生,
靠意志力捱过长夜,
还不忘以幽默言语安慰学生。
作为研究生院院长,
他推动设立了研究生服务中心,
研究生论文指导中心等项目。
宁肯自己累点,
也要尽可能方便学生。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
但我毫不畏惧,
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
袁苏妹
港大第一位平民院士“三嫂”
"拎出个心来对人。"
11月25日,90岁的“三嫂”安详离世
袁苏妹,人称“三嫂”
为香港大学“大学堂”(U-Hall)男生宿舍
服务超过40年。
她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
她始终做着最平凡的工作,
但深受港大校友的爱戴与尊敬。
2009年9月22日,
香港大学破天荒将终身名誉院士的殊荣
颁给这位基层员工,
使她成为港大第一位平民院士。
"拎出个心来对人。"
这是三嫂与学生保持友谊的“秘诀”。
她常聆听学生倾诉心事,
谈谈家庭,说说女朋友;
看见他们闷闷不乐,
便主动上前询问。
多数时候,
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
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
“珍惜眼前人”,
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
“将不开心的事忘掉”等等。
三嫂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般看待,
除了充当辅导员,
还会给他们煲汤、煎药、做甜品。
三嫂记性更是一流,
直到退休10年后,
她仍能记得绝大部分住宿生的名字,
甚至他们的个性。
她说,
我最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
有一天叫不出孩子们的名字。
退休后,
她仍然经常返回U-Hall,
为学生们制作甜品,
也关心着他们的学业,
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这是港大几十届学生共同的心声。
袁瑢
“共和国语文大师”
“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成长”
袁瑢因病于8月23日13时14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4岁
她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
却被誉为“共和国语文大师”。
她的离世,几乎震动整个语文教学界。
她叫袁瑢,
是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上海市实验小学名誉校长。
她强调识字教育,
但不让孩子死记硬背,
而是启发想象,
比如,她说,
休,是一个人靠在一个木头上,休息。
为了上好每一课,
不把含糊的东西教给孩子
她付出很多时间,
一遍又一遍地抄写教案。
面对课堂,
她坚持“细、实、活、深、严”,
带学生深入领会,
把一两点讲实讲透,绝不“满堂灌”。
她关爱学生,言传身教。
有学生告状,她耐心沟通,
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给予引导。
有学生犯错主动改正,
她看在心里,及时表扬,
成为学生铭记一生的小事。
她提携后辈,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
直到几年前,她都会坐在教室里,
亲自指导教学。
听青年教师的课,为他们出谋划策。
直到去世前,只要身体允许,
她总会坐着轮椅出现在学校。
跟孩子们在一起,看他们开学,
一起进行升旗仪式。
“学校是可爱的,老师是可亲的,
学习是快乐的,同学是友爱的。”
这是袁瑢一直奉行的教育格言,
也是她对于学校的深厚感情。
她用自己的风范告诉大家,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
只要将生命与智慧投入其中,
专业成长与人生价值同样可以在三尺讲台上
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申泮文
师者典范
“如果从科学家和教育家两个身份中选择,我宁愿做一名教育家。”
7月4日,申泮文教授因病逝世,享年101岁
投身化学教育事业70余年,
90多岁时仍给本科生讲课,
不少学生听过他的课后,
真正爱上了化学。
他是当代无机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在化学教育研究领域
创下多项“第一”。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堪称我国最高产的化学家。
他就是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
在南开园里,
申老骑着自行车去上课,
是最动人的一景。
77岁那年,他被诊断得了胃癌,
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
出院后,本该颐养天年的他,
仍然执意回到讲堂,
93岁高龄的申先生
还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2007年夏季一天,
恰巧在申先生给本科生上课的时间,
突然白昼如夜,暴雨瓢泼,
同学没能赶到课堂,
老先生竟依然准时出现在教室里。
手里握把雨伞,半个身子湿透,
额头的雨水顺着皱纹不停地滴落下来,
那一刻,掌声如雷。
申泮文1940年
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
目睹了侵华日军
炮轰南开大学的野蛮行径,
他深深感到
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之本。
他被誉为
“爱国主义教育的先行者”。
每年新生开学,
很多院系邀请他讲授南开爱国精神,
就算住院,申老也从不拒绝。
他说,“每个人都应该当先行者。”
他倡导团队精神,
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他组建的教学创新团队,
成为化学教学领域的“国家队”。
他学无止境,
80岁开始学电脑,
90岁在网上开博客,
是我国年龄最大的网络写手之一。
“如果从科学家和教育家两个身份中选择,
我宁愿做一名教育家。”
于永正
小学语文教坛的传奇
“教了半辈子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12月8日,于永正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7岁
他说,
自己教的不是语文,而是孩子;
自己刚悟明白怎么当老师却已经老了;
自己至今还像孩子般好奇、贪玩。
他还说,“教了半辈子的书,
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很多人说,
他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是“跨世纪工程”
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是……
但最重要的,
他还是那位孩子们都喜欢的
“大朋友”于永正。
刚刚教书时,他也曾
面对着“狼烟四起”的教室,
束手无策。
但工作23年后,
他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
从初学者到专家,
背后是他践行了五十多年的追求——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他向同事学习管理班级,
到别的班去听课、看课,
别人的经验他吸收着,运用着;
自己的经验也一点点地创造着。
这一站上讲台,
他就没再离开过。
即便后来被调进了区教研室,
他仍坚持在学校带班兼课。
他拥有一颗童心,
用童真走进学生的心。
他不以长者自居,
他要求自己走下讲坛,
和学生打成一片。
“不倒背手”
“主动和学生打招呼”
“课间尽可能和学生一起玩”
这是于永正对自己的“约法三章”。
“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一旦进入课堂,
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
精气神十足”
“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
找机会讲给学生听”
“讲到重点部分,
给没认真听的学生提个醒”
“切不可让学生看出老师的偏爱”
……
——这些细细的,碎碎的,
零零散散的建议,
或许有些人不以为意,
但于老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为
“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真的不要太像老师,
不要太像上课。
太像那么回事,
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如果时光倒退十几年,
让我再教一届小学生,该多好哇!”
他说有志于当老师的,
一定要记住这八个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读懂且做到的,
于老一定算一位。
90后教师陈莹丽
患癌坚持上完最后一课
“我想回去上课”
陈莹丽于7月13日离世
6月16日,
陈莹丽坚持上完学期最后一节课,
终于肯躺在床上休息,
却再也没有起来。
在此的三个月前,
没有一点迹象,
她被诊断为肝癌。
而癌细胞的扩散,
堵死了手术这条路。
家人向她隐瞒病情,
她也就装作不知情。
她拒绝卧床休养,恳求妈妈说,
“我会按时喝中药的,让我去吧。”
她要去的,是心心念念的学校。
她说自己带的是毕业班,
孩子们就要中考了,她实在放心不下。
患病后,莹丽日渐消瘦,
于是父亲每天接送她上课。
每次上课,
从家到学校来回要折腾120多公里,
一到家,她就累得不能动弹。
但只要一到学校,
她总是强忍疼痛上好每一堂课。
她隐忍的性格像极了父亲,
即使被病痛折磨,
也没向人透露过一丝。
学生不知道,
同事不知道,
校长不知道。
当老师是她从小的愿望,
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后,
她成为镇安学校九年级社政老师,
同时任七年级班主任。
虽家校路途遥远,
但她对工作甘之如饴。
“我能和他们说说话,就感觉很开心。”
她对学生非常关注,
自掏腰包买小物品奖励学生。
她对学生非常耐心,为指导小论文。
这些让她挂念的学生们,
都取得了不错的中考成绩,
可她没机会看到了。
但她的学生说,
“我们会继续好好学习的,
老师请您放心吧,
希望那个世界没有病痛。”
辅导老师丁湘
一班考出16名研究生
说好的“5月,请全班同学毕业聚餐”呢?
2017年考研成绩公布后,
扬州大学统计1301班创造了佳话。
全班25名学生,
16人考取了研究生,
5人被985高校录取。
学生给老师打电话报喜,
另一端始终没能接通。
成绩公布当日,
辅导老师丁湘
因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
丁湘老师原本是
该校中共党史专业退休教授。
2013年,已经80岁的他,
“忍不住”又回到了教室和课堂。
他和统计1301班结对,
成为他们的联系导师。
而这个校园里的“明星”班级,
四年前也曾纪律松散、学风不正。
脱胎换骨的背后,
有着丁老师的呕心沥血。
有学生沉迷游戏,
他天天跑宿舍谈心鼓励。
帮学生戒除网瘾,
他拟订室外运动计划,
每天打电话督促。
有学生家庭困难,他帮垫学杂费,
鼓励学生坚持梦想,
他直接用自己的钱
交了考研辅导费。
大二时,
他在班上组建学习互助小组;
大三时,
他建立了若干考研小组;
去年元宵节,
他和全班同学一起包汤圆;
6个月前,
他为每个考研学生
准备了1000元资料费;
3个月前,
他还提着牛奶去慰问生病的同学。
可惜最终,
他没能亲耳听到学生的好消息。
他的工作日记,
永远停留在最后一页,
“2017年上半年工作备忘:
3月,分别进行毕业谈话;
4月,召开最后一次主题班会;
5月,请全班同学毕业聚餐……”。
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
我们正是以“告别”的方式才认识,
但“死亡不是终结,遗忘才是。”
每一个即将结束的一年,
就像是时间长河里一艘渐渐沉没的巨轮。
如果2017年,
有的人、有的事、有些精神
我们还不舍遗忘,
决定将之打捞,带上记忆的方舟,
跟随我们今后一个又一个新年,
那么,希望给这些
以“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为傲的教育人
以一席之地;
希望给所有
将育人这件事做到极致的师者
以一席之地。
在他们的故事里,
我们收获感动,也汲取力量。
2018,
让我们带着从他们身上读懂的师者精神,
继续向前!
人物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如果你相信教育的力量,或许便赞同这句话。
于国家,于民族,教育是最需延续而不可中断的事业。教育不能衰老,但做教育的人却会老去。一代一代的教育家、贤师、名师,就像一座座山峰,既是教育途中一座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一个个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更是一块块帮助教育行至高远的奠基石。
我们,铭记历史,要为每座里程碑镌刻名字,为每个山峰撰写史志,为每块基石梳理传记——记录所有属于过往但不该被遗忘的教育者。
我们,关注当下,要为每个坚守初心且锐意创新的人抒写年华——记录所有正在行进且不断反思的教育者,以及那些对教育有所启迪的各行各业探索者。
关心教育就是关心民族、人类的命运,而关注和教育有关的人,就是关注其中重中之重的一环。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文编辑 | 高静(实习) 齐晓君
责任编辑 | 齐晓君
参考文章:
澎湃新闻《新华社忆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他的回国让某国航母后退一百海里》
人民日报《黄大年:别后思念长不了家国情》
中国教育报《这位九旬教师的离世,几乎震动整个语文教学界,她留下的这些话一定会对你有启发!》《香港大学最出人意料的院士离世!做了40多年保洁员、识字不多,她一生的故事值得所有人铭记!》《这位九旬教师的离世,几乎震动整个语文教学界,她留下的这些话一定会对你有启发!》《温州90后女老师患癌离世!临终前一句话让人飙泪》《痛悼!一位教师出差途中因车祸逝世,无数学生和同行为他哭红眼睛!是什么让他感动了这么多人?》《哀悼!一位百岁教育家今天去世,他这一生给了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央广网《师者黄大年:有学生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中国新闻网《周有光:49岁半路出家研究语言学》
三联生活周刊《112岁周有光去世:笑看风云人未老》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微信号:ahpumec1935
应用研究型大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