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推荐之红色故事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每周推荐之红色故事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石西民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石西民(1912-1987)原名士耕,曾用名东夫、栖明、史明操、怀南、何引流、明石等。石宅村人。生于1912年11月4日(民国元年九月二十六日)。1922年入浙江省立第七师范附小读书。192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九中学初中部。1928年入上海群治大学高中部,在校期间,加入上海反帝大同盟和互济会。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 年任中共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党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特约通讯员。1931年考入上海江南学院政治经济系。暑期回乡,配合宣侠父策动浦江与诸暨交界地区的武装暴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两次组织并参加上海学生赴南京抗日请愿团,遭国民党浙江省政府通缉。1932年7月转移至北平,就读北平大学。1933年5月在张家口抗日同盟军吉鸿昌部任政治宜传干事,参加收复多伦、宝昌战役。1934年1月在上海加入钱俊瑞、薛暮桥等组织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和中国经济情报社,编辑《中国经济情报》,潜心研究中国经济问题。1935年8月参与创办“新知书店”,加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组织,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和进步文化工作。1936年1月,聘为《申报周刊》编辑。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以《申报周刊》战地记者身份赴前线采访,发表《北行途次》、《国防线上的石家庄》等系列有影响的战地新闻,控诉日军侵略罪行,11月与范长江等人发起组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2月赴武汉,筹建党报《新华日报》,任要闻版编辑。作为《新华日报》特约战地记者,赴赣南前线采访。1939年9月抵重庆,先后担任《新华日报》编辑部主任、采访部主任、编委和社委,撰写了大量的国内外政治评论、专论、通讯和新闻。亲历了“校场口”血案以及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等重大事件。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解放战争初期,在延安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副总编辑。1949年4月随军南下,在南京筹建《新华日报》,为首任社长。同时担任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等职。1954年2月调北京,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55年5月调至上海,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书记兼中共华东局委员、宣传部长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56年7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主管《辞海》修订,并创办上海舞蹈学校、电影专科学校等艺术院校,支持上海戏曲学校的发展。1965年2月调北京,任文化部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兼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非法关押9年,虽身陷囹圈,仍坚持正义,拒绝诬陷其他同志。1975年5月始获自由,任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局长。1980年3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主管社会科学院科研规划和组织工作。1983年退居二线,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名誉所长、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副会长。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1980年5月石西民与夫人吴伟在重庆红岩纪念馆

著述结集的有《时代鸿爪》、新闻文集《报人生活杂忆》。1987年4月,将藏书2847册捐赠浦江图书馆。同年10月17日在北京逝世。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宋平、习仲勋、陈丕显等参加追悼会。1995年被列为浦江十大历史文化名人。2002年5月4日,骨灰安葬在上海福寿园内漱流园。2010年6月,其故居公布为浦江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浦江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传。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1982年4月石西民参观郑氏义门祠堂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1983年夏石西民在罗马尼亚

石西民是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文化工作方面杰出的组织者和著名报刊活动家。在沪期间,破格重用一批专家,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保护一大批知名人士免受左倾错误迫害。同时,关心家乡文化建设,支持婺剧艺术提高和发展,动员上海虹口区数名越剧新苗下调浦江,增强地方剧团活力。并倡议、支持家乡纂修新志,去世前又将个人藏书捐赠县图书馆。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石西民著述及纪念文集书影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石西民晚年诗信

编辑:黄珊珊

审核:桂梦玲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安徽本科院校-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每周推荐之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