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安科(7.22~7.28)

安徽科技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一周安科(7.22~7.28)

安徽科技学院

一周安科

安徽科技学院

滁州市领导来校洽谈对接校地合作事宜

7月23日上午,滁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陆峰在滁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及凤阳县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我校洽谈对接校地合作事宜。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震出席洽谈对接会,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负责同志与市县有关部门进行了洽谈交流。

安徽科技学院

李震代表学校对陆峰一行冒着酷暑来校洽谈对接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李震简要介绍了目前学校发展的总体态势以及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希望市政府在办学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多更大支持,助推学校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工作。李震表示,学校也将用好校地合作平台,为滁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用更好的办学成果回报滁州人民长期以来对我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安徽科技学院

陆峰指出,本次来校洽谈交流校地合作,是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化与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的具体行动。针对下一步校地合作事项,他作三点表态发言。一是市政府将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校地合作机制,以机制的落地落实来推进校地合作共建共赢;二是加强项目合作、课题承担,突出校地合作成果;三是高位推进、努力保障,切实发挥地方政府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支持与推动作用。陆峰表示,市政府将在学校事业发展特别是在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上给予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促进校地融合发展。

安徽科技学院

陆峰一行还在李震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家禽疫病防控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生物有机肥创制协同创新中心。

安徽科技学院

我校与凤阳县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26日上午,我校与凤阳县委县政府在凤阳博物馆举行进一步加强校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县委书记徐广友,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圣权,县政协主席杨登峰,县委副书记周成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连侠,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田海松,副县长缪传凤,我校党委书记蒋德勤,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震,党委委员、副校长郭亮,党委委员、副校长黄远友出席会议。周成东主持会议。

安徽科技学院

蒋德勤指出,近年来学校取得长足发展并跻身安徽省“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尤其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学校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稳定、产学研合作及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他强调,坚持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思路,也是我校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更是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次签约,在原有良好合作基础上,校地双方再续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策划,目的在于进一步构筑共谋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他指出,深化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安徽科技学院与凤阳县的长期合作结出了新的成果,宣示校地良好合作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预示校地合作将开启新的篇章。下一步,我校将认真履行协议,优化资源配置,聚焦凤阳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科技攻关和智力服务,为“创新淮滨、大美凤阳”建设做出安科应有的贡献。以此次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为新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以更好的办学成绩回报凤阳人民长期以来对我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安徽科技学院

徐广友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凤阳在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指出,凤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高举“大包干”改革创新旗帜,舞动“凤阳是个好地方”这个文化龙头,围绕“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主攻“创新滨淮,大美凤阳”,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经济发展长足进步,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他表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包括安徽科技学院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安徽科技学院长期植根于凤阳,已经成为凤阳的一张鲜亮名片。本次双方再续战略合作协议,势必再次加深校地合作双方的友谊,在深度合作中收获更为丰硕的果实。

安徽科技学院

会上,李震、罗圣权分别代表安徽科技学院、凤阳县人民政府签订《凤阳县人民政府安徽科技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凤阳几个班子领导及有关县直单位、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见证签约。

安徽科技学院

我校主办第三届皖台食品科学技术研讨会暨安徽省高校食品学院院长交流会

7月26日上午,由我校主办的第三届皖台食品科学技术研讨会暨安徽省高校食品学院院长交流会在凤阳校区新图书馆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开幕。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主任杜先锋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保健营养系主任施明智教授,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钱坤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万刚教授,滁州学院党委常委、校办主任陈桂林教授,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震教授,党委委员、副校长郭亮教授,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李先保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来自海峡两岸50多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齐聚美丽的中都古城凤阳,共襄食品科学技术盛事。

安徽科技学院

李震致开幕辞,代表学校向本次会议的如期召开表示祝贺,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向给予会议支持的各相关单位和海峡两岸全体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概况以及对台合作与交流取得的丰硕成果。

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获批专利664项,其中发明专利195项;连续三年入围安徽省专利百强榜,稳居省内高校前十强。2017年学校成功获批安徽省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跻身安徽省“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先后与台湾实践大学共建“安徽职业教育中心”,联合举办首届皖台职业教育研讨会;承办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赴台高级研修班10期,158位中职校长赴台研修交流;今年7月成功举办教育部港澳台办对台教育交流项目——首届明文化(凤阳花鼓)研习营,对台合作交流成果丰硕。

李震表示,作为会议主办单位之一,安徽科技学院将竭尽所能为会议的顺利召开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希望通过会议进一步加深来宾们对安徽科技学院的全面了解,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全面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安徽科技学院

郭亮主持开幕式,他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陈桂林教授、施明智教授、杜先锋教授等分别致辞,介绍研讨会的发起背景及往届情况,共同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两岸互补性,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推动研讨会及院长交流会在皖台两地食品领域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本次会议由我校与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体系、滁州学院共同主办,安徽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协会、安徽省小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协办。皖台食品科学技术研讨会旨在展示我省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最新成果和进展,深化皖台高校食品科学技术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和服务皖台食品产业发展与升级,架设学术桥梁和合作纽带。安徽省高校食品学院院长交流会旨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大会和安徽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和交流振兴我省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推进我省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安徽科技学院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与会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还将围绕“打造皖台食品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皖台食品产业合作与发展”,举办专场报告会,就皖台两地食品专业总体情况、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食品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进行深入探讨,并前往凤阳县小岗村食品企业、凤阳九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参观交流。

安徽科技学院

我校与泗县农科所对接鲜食玉米新组合品质品尝鉴定会

7月23日,由安徽科技学院与泗县农科所联合主办的“鲜食玉米新组合品质品尝鉴定会”在泗县农科所举行,本次鉴定会由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创新团队主持,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沈树周、泗县农业农村局、泗县农科所、泗县农技推广中心、泗县四大农场、泗县种子经销商、泗县鲜食玉米流通商等相关领导及专业人员80人参加了鉴定会。

安徽科技学院

鉴定会现场展示了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创新团队2500个鲜食玉米新组合,初步筛选120个新组合、通过测产、外官考察、精选50个新组合;专家分别对50个鲜食玉米新组合通过感官品质、蒸煮品质(气味、色泽、风味、糯性或甜性、柔嫩度、皮厚薄)7个项目进行评分鉴定,通过分数统计评选出12个优秀鲜食玉米新组合,进入来年生态鉴定。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

本次鉴定会得到泗县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沈树周向与会各位领导、友人介绍安徽科技学院办学历程、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就业前景、得到与会人员一致好评。

安徽科技学院

我校教师应邀参加2019中国矿物加工大会并做学术报告

7月20日-21日,由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物加工大会理事会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矿物加工大会(CMPC)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融合学科交叉与发展,共享矿物加工技术”。大会盛况空前,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9个矿业大国的13名著名专家、学者,与我国孙传尧、余永富、邱冠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墨西哥院士宋少先5位院士,和来自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60多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及200多家相关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共1500余人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矿物加工领域产学研用技术交流,助推我国矿物产业面向全球化发展。

安徽科技学院

应大会组委会邀请,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汪徐春教授带领叶祥桔博士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在第六分会场做了题为“绿色高纯硅基材料的制备及产业化”的邀请报告,汪徐春结合自己科研团队十多年的研究经验,从石英砂的绿色纯化技术与产业化、高纯硅和多孔硅的制备、硅基材料的快速环保检测技术与推广、微纳米二氧化硅的应用等方面向与会者展示了团队相关研究的最新技术与研究成果,特别是其部分专利技术和成果应用于当地硅产业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安徽科技学院

会议期间,我校专家围绕硅基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积极与与会专家交流科研经验,此次会议开拓了团队研究视野,提高了团队的服务于安徽“千亿元硅产业”的水平和激情,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安徽科技学院

《中国青年报》:特色团支部让青年爱上团学工作

最近,安徽科技学院社团联合会主席卫圣十分忙碌。他要组织各个社团的团支部规划团建活动,筹备新型团支部评审会,还要总结各社团的团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开展情况。

“去年10月,我被选为社联主席,同时兼任社联团支部书记。当时,我对社联工作规律不了解,心情紧张且忐忑。”卫圣回忆,自己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现在做团学工作已经得心应手,获得感十足。

近年来,该校所有社团均实现团支部建设。学生可以在班级过团组织生活,也可以在社联参加团学活动。该校还集中进行新生班级团支部培训,为基层团建注入活力。

“八一社里都是服役回来的学生,他们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学生步行前往小岗村拉练。清明期间,青年志愿者协会团支部动员各社团开展文明祭扫活动,1000多人参加呢。今年7月,行舟汉服社、英语学习协会、绿风文学社等社团组成了彩虹支教团开展支教,社团联合会的志愿者还奔赴小岗村开展志愿服务。”卫圣介绍,学校还在社团活动设计中融入新思想,面向全体社团会长和干事开展系统培训,作为思政课的延伸和补充。

“我们发现班上同学们对就业感兴趣,就琢磨开展创业、就业方面的活动。了解集体需要什么,自身融入进去,才能影响、引领同学。”去年9月,该校药物制剂专业的凌佛健服兵役回来,他觉得环境转变很难适应,但忙碌的团学工作让自己沉浸其中,也找到了和同学沟通交流的渠道。

课下,他和团支书一起动员同学参与团学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展示专业整体形象,创新思路方法,促进团支部创新发展。

“之前,老师说什么我们做什么,是执行者的角色。现在自己办活动,要从组织者的角度思考,包括前期准备、会发生什么、如何应对等。”凌佛健介绍,去年10月,他负责青马班前期文件草拟、人员安排、课程协调等工作,不仅锻炼自身,也和更多同学打成一片。

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将激发团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作为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源泉,做到团员创意团员提,团员活动团员办,团员服务团员评,提升团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该校团委宣传部的孙怀迎同学觉得,团委工作节奏比较紧密,自己在团学宣传工作中锻炼了文字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自身也变得有条理、有想法。

“我是凤阳人,学过花鼓,大一时看了学校迎新晚会,觉得学姐们演绎的花鼓和小时候看到的不一样。”该校药物制剂专业的张静是校花鼓艺术团团长,同时也是艺术团团支部书记。她经常组织花鼓社团观看花鼓艺术纪录片等活动,让同学撰写观后感。她觉得,大家写得富有真情实感,只有真正热爱这门艺术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这也是主题团日活动的意义所在。

“学习花鼓艺术,和团学工作一样,都是关于教育和传承。每次演出,我家人都来观看,过年家庭聚会,大家都会让我表演一段。我发现很多人真心喜欢花鼓,花鼓应该被更多人知道。”张静觉得,大学生非常有活力,思维也很活跃,应该多学习、传承传统文化。

“学校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但很多同学都能站在舞台上自信地展示自己。这是社团磨练出来的自信,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滋养的结果。青年学生不仅跳花鼓,更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该校花鼓艺术团指导老师、团委副书记张聪介绍,青年学生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对文化有了感情,愿意主动接近传统文化,传承文化。

大一学生裴影影之前对凤阳花鼓并不了解。大一开学,她主动加入花鼓艺术团。“我没学过舞蹈,但我很向往。有人知道我参加了花鼓社团,很诧异,觉得这是五六十岁人跳的舞,作为00后,我要改变别人对花鼓的印象。”裴影影介绍。

刚入学时,裴影影比较内向,通过参加社团组织的花鼓快闪等活动,她变得开朗起来。眼下,她觉得“自己还没跳出学姐们那样的神韵,要在舞蹈中表达出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近年来,校团委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开展教育传习活动,积极推进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凤画在青年群体中播撒传承,引导和激励青年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有理想的先进文化践行者。”该校团委书记黄立义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7月23日 07 版

安徽科技学院

策划 | 安徽科技学院新媒体中心

来源 | 安徽科技学院官网

编辑 | 金琦

责编 | 王明蕾

审核 | 汤帅

安徽科技学院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获取更多信息~

安徽科技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安徽本科院校-安徽科技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安徽科技学院-一周安科(7.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