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雕塑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活跃时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的直接产物,二十几年间,中国雕塑家相继为数十个国家创作的批高水准的雕塑作品,已分别矗立在异国大地。并有大批雕塑家的作品应邀或入选多项国际艺术大展,屡获大奖。几代中国雕塑家努力的丰硕业绩和彪炳时代的卓越贡献,不仅标识着“国门”的打开,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将中国雕塑推进、融入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之中,从而赢得世界的瞩目和广泛的选誉。经历了启蒙——转型——发展的中国当代雕塑,从“观念更新”、“走出国门”、“辉煌呈现”的进程,充分展现出历史悠久的中国雕塑自身的历史性进步。其意义和影响不仅显示在中国雕塑发展的进程中,而且直指未来中国雕塑发展的走向。
观念更新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历史界标。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见证之一,中国雕塑同时亦更是其发展进程的辉煌体现。中国雕塑经历了两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的“转型期”,90年代延续至今的“发展期”。发生在中国雕塑“转型”期的观念更新的前导性人物,首推以刘开渠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雕塑家,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及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他们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城市雕塑”的概念及发展主张。历经20余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中国雕塑的“开放”态势和“多元”发展无不与其相关,或找到对应的阐释,而成为事实上的启蒙。
特定历史机缘形成的朝代征候,显然是其“启蒙”时期逻辑关照片的结果和体现。综观新时期中国雕塑艺术领域最具价值成果显示的,当属成就斐然和取得广泛社会影响的“城市雕塑”。需要指出的是,“城市雕塑”早于“85美术新潮”而成为“转型期”中国雕塑家解放思想的最早启其鲜明而深刻的时代性特征的,其中亦不乏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贯之如一的“社会责任”及“使命情愫”的自觉意识。“城市雕塑”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既是一个学术的命题,更是一种认识理念和行为方式,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精神。在相当程度上主导着中国雕塑的实践与发展。 “城市雕塑”概念提出后,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982年全国城市雕塑管理机构的成立,使得群体优势的整合赋予理论、实践和操作方式上的巨大推进,一方面深刻地影响雕塑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雕塑直接介入社会生活、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使雕塑衍化为社会性的文化标识。社会各界和普通民众对“雕塑”的热情和关注也迅速度高涨起来。与中国传统雕塑一直处于非主体文化状态中和难登大雅之堂历史窘境相比较,昭然展示出中国当代雕塑的历史性飞跃和对中国当代文化、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城市雕塑”的概念从社会意义的公共意识、开放空间的环境意识上拓展了雕塑的认知视域,突破了中国雕塑教学长期依循的西方艺术的较为“单一”、“封闭”的范式,扩充了新的教学内容,使学院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认识理念、感知方式、学术视野及综合能力方面,有了更贴切社会发展的积极对应。这对中国雕塑家的成长及未来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城市雕塑”的概念逐渐衍生、转化,成为一种雕塑家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之一,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环境品质、不同的文脉属性以及不同观众群体的审美取向,一并纳入雕塑家的视野。进而,关照环境,尊重公共话语权,培养和谐共生的关怀意识,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确立起新的价值评判的基准之一。
开放意识和观念更新的泛化,从深层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中国雕塑家普遍具有一中包容的胸襟、平和心态及从容的心境,乐于并积极“参与”、“接受”不同观念和新生事物。几代雕塑家艺术探索的不同诉求正是因开放意识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新生事物。几代雕塑家艺术探索的不同诉求,正是因开放意识和开放的社会环境而得以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走入民众生活、融合于公共环境的城市雕塑,在丰富社会文化、提升环境品质、引领人们审美境界不断嬗变的同时,亦承载着雕塑家对雕塑本体的不断认识、深化与创新。当然,对于雕塑概念本体内涵及外延所涉及的非定性的艺术实验,许多艺术家往往从雕塑的“前沿”状态出发,对长期所信奉的“绝对”、“惟一”、“不变”的雕塑概念提出质疑、打破、否定、颠覆等等,有时不乏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开放性的动态化过程中大大推动了对雕塑本体的认识由封闭转向开放,给中国雕塑家们带来了多元化思考和实验性的探索。一些具有学术性、原创性和文化意义上的实验性作品受到认同,并成为雕塑自身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有力促进了新时期中国雕塑不断推陈出新、快乐律的发展,使之一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多样化的发展期。
走出国门
“转型期”的中国雕塑首先在自身展示方式上有了多样化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以前,仅有少数雕塑家应有关方而后邀请,为斯里兰卡、几内亚、叙利亚创作了《班达拉奈克总统像》、《阿萨德像》等为数不多的几件作品,随着国门进一步打开,中国雕塑家的创作理念、表现手法及艺术风格有了“对外”展示的新天地。
1980年,以刘开渠先生为团长的中国雕塑家组团赴欧洲诸国,专题考察城市雕塑和雕塑发展的现状,构建中国雕塑发展的新框架,这也为两年后倡导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和发展的主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年,中央美院雕塑创作室的多位雕塑家的作品依次在多个国家展出。自此,几乎年年皆有中国雕塑家的作品以应邀参展的方式“走出国门”,为中国雕塑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认肯;一年后李守仁、曹春生、盛阳、陈桂伦、刘琳等雕塑家则以项目的方式,展现了中国艺术家参与国际合作的突出贡献,为中国雕塑向海外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此后不久,田金铎、朱成的作品永久地陈列于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公园和奥林匹克博物馆,钱绍武、王克庆、张照旭、吴介琴也为国际组织、友人制作了高水准的作品,向世界展现出中国雕塑的艺术风范和魅力。中国雕塑家的艺术造诣获得了高度褒奖,为中国雕塑带来了国际声誉。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雕塑家表现出来的卓越才华和非凡的影响力得到中国政府的充分首肯。1985年11月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日本,将潘鹤、王克庆、郭其祥、程允贤共同创作的《和平少女》雕像,作为国礼赠送,使《和平少女》已成为中日友好精神的物化载体,其意义远远超越了雕塑的本身。中国雕塑成功地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发挥了高度艺术化的作用,并以一种新的方式谱写了中国当代雕塑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应当说,这一阶段中国雕塑向外拓展的速度明显加快。中国雕塑家随着观念意识的更新、沟通方式的拓展,为对外交流架起了途径不同的桥梁。在以现代艺术为主流的国际雕塑艺坛,显露出中国雕塑以具像风格为主,严谨、细腻、惟美而富有内涵和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在世界了解中国雕塑的同时,中国雕塑家则以更快、更广、更深的方式把握世界雕塑发展的脉搏,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吐帮纳新,推动中国雕塑实现“融入世界”的历史进程。
融入世界
历史发展的逻辑常有一些偶发的因素,暗合了后来的既定事实,使偶然关联必然,甚至具有某种象征的意味。1990年,上海女雕塑家吴慧明创作的雕塑《升》被置于联合国的草坪上,其造型富有装饰性的意趣表现,注意精神的追求,与以往的雕塑风格有所不同。把这一艺术风格的变化及以“联合国”作为国际化的背景相关联,似乎预示着中国雕塑进入90年代之后,艺术风格更加多样化,并在更大规模、更广泛层面上与国际接轨,日臻成为“多元”的国际话语互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元”。90年代以来的中国雕塑从国内雕塑家切入国际“主流阵营”,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频繁参与国际雕塑活动,域外华裔雕塑家异军突起,共同标志着中国雕塑进入新的“发展期”。
据有关资料表明,90年代中国雕塑家应邀参加国际性的艺术展已占绝大比例。如:张德蒂的《历史航船》入选意大利拉维纳艺术双年展并获银奖(1991年),隋建国、李象群、刘威邀参加日本国际雕塑展(1991年),秦璞、张德峰、姜杰、展望、李秀勤等人的作品赴日、韩、新加坡及欧美20多个国家展出。法国巴黎香榭舍大道举办的“2000年雕塑大展”上,隋建国的《遗传的壁炉》与当今国际最具代表性的50余位多国雕塑家的作品并置展示等等。这无不表明,中国雕塑家对雕塑及艺术本体与外延的认识理解、表现能力和创新理念受到国际更高层面上的关注和认同,中国雕塑在原创性的实验意义上正在成为国际艺术发展中的一种“互动”的资源。已在国际“主流”艺术的平台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70年代末许多雕塑家跨入本世纪第三次的“留学”热潮中,并卓有成效。如彭小佳为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一百周年纪念创作的雕塑《不锈钢.石头》,在众多的竞标者中独夺头筹;谭方、武海鹰、郭选昌等雕塑家的作品先后在美国的西雅图、拉斯维加斯和洛杉矶等地落成;蔡国庆等人的作品曾多次入迁威尼斯双年年展等国际著名的艺术大展,并屡屡获奖。国际艺术阵营中华裔雕塑家的异军突起,无疑是他们已了解了“国际规则”,洞察了国际艺术的文化时态后的成功体验。虽然这些人置身国际环境,多以各种“前卫”的方式,标榜个体的“自我”意识,然而还是因为他们运用了“民族母语”,作品上凝聚着“民族”符号烙印而被接纳。正是民族文化的“活力”,成就了外籍华艺术家们的艺术生命,既是中国文化受惠者又是其传播者的二重性,构成了他们普遍拥有的特质。
艺术的“多元”发展,是社会的民主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征。“认同感”又是各种“存在”合理性的前提与保障。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雕塑正是因“多元”而进入“发展期”,形成了老、中、青并存共生的格局。程允贤、文慧中、张德蒂等人为多个国家制作的艺术作品,表现出造诣深厚的老一代雕塑家炉火纯青的娴熟技艺和旺盛的创作状态;更有一批中青年雕塑家以多种的风格、样式,展现在各种国际大展上。具像的、抽像的,民族的、国际的,传统的、现代的等等不同的文化属性,使今天的中国雕塑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气象。
打开国门走出去,积极参与和国际接轨,这是一种“开放”的体现;打开国门请进来,依循中国确立的“规则”进行选择,更是一种建立在主动和自信基础上的“开放”体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支持的国际雕塑大赛成为中国雕塑界一道“红火”的风景;威海国际雕刻大宗(二届),天津泰达国际雕刻大赛(二届),长春国际雕塑邀请展(五届),广西愚自乐园国际雕塑活动营(八届),北京延庆国际雕塑大赛(一届),石家庄国际石雕展(一届),北京国际城市雕塑展(首届)等,已邀请近百个国家、数百位国外雕塑家,在中国创作了几百件雕塑作品。如此多元文化并存、多样风格辉映、多种话语互动的繁荣景象,在当今世界尚无二例,中国已成中外雕塑家云集荟萃、施展才华的国际大平台。亦使在整个世界中国雕塑也是最为活跃的一大中心。
余论改革开放的精神主导着中国雕塑家以开创性的实践和成果,与新时期的发展一脉传承演绎着时代的主潮,并以其独特的话语方式为这段历史铸就了新的人文特征。艺术的“发生”以直面“当代性”的这一文化时态的重大置换,Ji活并遂成新时期中国雕塑形成“创新中发展”的又一主导语境。人才辈出、佳作涌现,无不证明中国当代雕塑始终处在一种日新月异的生机勃发的状态之中。雕塑本体概念内涵与外延认识的不断推进和自我完善,使以实践为主要特质的雕塑艺术处在明晰与理智的学术背景下发展而有所建树,实现了自身意义上的飞跃。如上世纪80年代公共艺术概念的导入,以“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方式,强调“人性化”的价值理念;进入新世纪中之后,城市雕塑从城市文化的范畴更突出其文化属性和人文价值,或许城市雕塑与城市文脉又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由此可见,基于学术思辨的精进支撑发展的中国雕塑,其“自律性”是前所未有的。历史可以证明,从借助、模仿,到原创性的主动创新,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趋于成熟的表现。几经历练的当代中国雕塑处在一个“由外及里“转为由内向外”的轮回中,由“借鉴”,导入“形式”的模仿;对“本体”思考转入“语方”的探索;从“原创性:的关注,进而做“实验”性的创新,这也是“西学渐进”百年进程中的“文化移植”,渐被“中国化”的必然结果。总之,国际化中国雕塑艺术自身进一步融入世界文化艺术进程中的必然趋势。面对这一进程使之转化为一个全球共享的“资源”,是中国雕塑真正走向圆熟之境所要解决的一个前提条件。当前,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与民族意识呈高迈之势,厚德载物的民族品德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贯通于博大精深的族文化之中,时逢盛世的中国当代雕塑家,将会在一个民族文化实现自我的圆熟历史境遇中,实现着自己也是民族的理想和追求。如此,中国雕塑又将迈进一个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