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Rossini Gioacchino Antonio)
作品: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威廉·退尔
乔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简介:
乔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Rossini Gioacchino Antonio,1792—1868年),意大利杰出的作曲家。1792年2月29日出生在意大利中部的佩萨罗,他由此获得了“佩萨罗天鹅”的美称。他自幼爱好音乐,才华洋溢,钢琴、小提琴、中提琴无一不通。最初跟父亲学习小号,后又学习了哈普西科德和歌唱,不久即在唱诗班中担任独唱,还常在剧场演奏哈普西科德。1804年曾师从P.A.泰塞伊。1806年入博洛尼亚音乐学校学习声乐和大提琴,并师从S.马太学习和声学和对位法。但罗西尼对学校刻板繁琐的课程不感兴趣,却深为该校图书馆珍藏的总谱和手稿所吸引,潜心研究D.奇马罗萨、J.海顿、W.A.莫扎特的作品,得益非浅。对此,罗西尼在日后回忆说,我仅有的音乐知识“是从总谱里得来的”。学生时期他创作了一些器乐曲和宗教音乐。1807年写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德梅特里奥与波利比奥》。1810年毕业,上演了他的喜歌剧《婚约》。1810—1815年,经常以作曲家兼指挥或歌手的身份参加流动戏班的演出,奔波于意大利各城市。为了谋生,罗西尼必需不断地创作新歌剧供戏班上演。结果,他在短短的4年内,竟写了15部歌剧。1813年正歌剧《坦克雷迪》在威尼斯公演,受到欢迎;接着喜歌剧《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又获成功,从此名声大振。法国作家司汤达说,在意大利,谈论罗西尼的人比谈论拿破仑的人还要多。此时罗西尼仅21岁。1815年罗西尼接受那不勒斯著名剧院经理D.巴尔巴亚的聘请,任那不勒斯歌剧院、圣卡罗剧院和丰多剧院的艺术指导。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土耳其人在意大利》(1814)、《奥赛罗》(1816)以及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816),此后又创作了《灰姑娘》、《贼鹊》(1817)、《摩西在埃及》(1818,1827年修改为《摩西》)、《湖上美人》(1819)、《塞弥拉弥斯》(1823)等歌剧。他在不满32岁时,已写作了25部歌剧。1816年是罗西尼创作生涯里重要的年份。2月20日,《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罗马首演,但由于反对派的严重干扰,加上演出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失误,首演遭到惨败。但罗西尼并未灰心,他立即对首演中的不足之处作了修改。在第二天的演出中,这部杰作终于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在紧接着的几场演出后,Ji动的人群打着火把,簇拥着罗西尼回家。《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罗西尼生前就上演过500多场,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成为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1822年罗西尼随意大利歌剧团到欧洲各国演出,备受欢迎。狂热的赞誉,优厚的报酬接踵而至,他从此过着富裕豪华的生活。1824年,罗西尼受聘为巴黎意大利歌剧院的领导,后又被委任为皇家作曲家和歌唱监察。这期间他为宣传意大利歌剧,提携青年人做了许多工作。年轻的V.贝利尼、G.多尼采蒂、G.迈耶贝尔都曾得到他的关心和帮助。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巴黎的自由民主思想日益高涨,罗西尼也受到强烈的感染,于1829年写出了他最后的一部杰作《威廉·退尔》。至此,他共创作了38部歌剧和若干器乐曲及康塔塔等作品。此后的39年,他只写了两个宗教题材的作品和一些短曲。这位赫赫有名的多产作曲家在他创作成熟的盛年突然搁笔,其原因何在,至今仍是一个谜。1836年罗西尼回到博洛尼亚,1839年出任博洛尼亚音乐学校的校长。1848年移居佛罗伦萨,1855年重返巴黎定居。罗西尼的后半生,是依靠获得的声望而生活着。罗西尼喜好烹调,曾开过一家名为“走向美食家的天堂”的餐厅,以厨趣为乐。1868年11月13日,罗西尼在巴黎的寓所逝世。9年后,他的遗骸运回佛罗伦萨,他的故乡人为他的迁葬举行了极其隆重的仪式。
罗西尼的主要成就在喜歌剧。18世纪末,意大利歌剧面临衰落的危机,正歌剧变成了歌唱家们竞技的化妆音乐会,喜歌剧则蜕化为供王公贵族消遣的闹剧。在欧洲各国民族歌剧兴起的时刻,罗西尼以他鲜明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在正歌剧和喜歌剧两个领域里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从而挽救了意大利歌剧的颓势,被誉为意大利歌剧艺术的复兴者。这些喜歌剧的故事内容虽然大抵肤浅、轻率,带有即兴特点,然而由于它们的剧情生动,富有讽刺幽默意味,而作曲家又能在其中加入正歌剧的因素,这就相应地提高了它的品位和价值。罗西尼的喜歌剧代表作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这部歌剧中他讽刺和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无能,通过费加罗的机智和勇敢形象地表现了平民阶级的革命精神。罗西尼以爱情为借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自由的向往。在音乐创作上,这部作品继承了意大利喜歌剧的传统,又有所革新。
罗西尼的成就还在于他能以喜歌剧的因素丰富了正歌剧的内涵,例如《丹克雷蒂》、《湖上美人》和《奥赛罗》等,音乐诙谐流畅,开阔爽朗,又有很多轻快花哨的装饰,给听众耳目一新之感。《威廉·退尔》是罗西尼正歌剧中登峰造极的作品,上演时观众的反应近乎歇斯底里。它取材于席勒的同名剧,描写瑞士人民与奥国总督及士兵的冲突,热情歌颂了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音乐简洁、朴实,其中还用了阿尔卑斯山区牧歌的音调,音乐曲调也减少了装饰和华彩,合唱在音乐和剧情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群众场面十分壮观,有些地方接近法国式的大歌剧;管弦乐比较丰富突出,序曲很出色,至今仍是音乐会上时常演奏的一首名曲。这部歌剧为19世纪西欧歌剧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 艺术中国网 http://www.网址未加载/ )
罗西尼的成功还在于他具有无穷的曲调创作的才能,擅长以音乐刻画人物性格。早年的演出生活使他深知舞台艺术的奥秘,懂得如何抓住戏剧的舞台效果,使音乐和情节结合得巧妙自然。他的作品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整个音乐生气盎然。他不仅对美声学派的风格和技巧了如指掌,同时也熟悉人声的特点,因此他的音乐通过歌手的演唱获得极其良好的效果。他给朗诵调加上乐器伴奏,使人不感到枯燥,他重视管弦乐的作用,配器简洁而富于色彩,又不影响声乐的发挥。罗西尼不再迁就歌唱家们,一改任他们即兴发挥的惯例,而为演员规定装饰音和华彩段,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歌剧的完整性。他在喜歌剧中掺入了正歌剧的因素,又在正歌剧中加进喜歌剧的生活气息。这些改革在当时都使人耳目一新,对后世的歌剧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罗西尼毕竟生活在王政复辟的年代,后来又成为欧洲各国君主、贵族的上宾,有时也难免有迎合宫廷趣味的倾向,如过分追求音乐的华丽、精美和炫耀声乐技巧等,而且为了完成应接不暇的创作任务,有时在不同的作品中重复用同一曲调,这些都曾遭到各国进步艺术家的批评。尽管如此,罗西尼在歌剧发展史上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