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辽兹的故事

古典音乐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一、《幻想交响曲》背后的传奇故事1827至1828年间,英国的肯勃尔剧团来到巴黎,在奥德翁剧院演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奥赛罗》等剧。扮演奥

一、《幻想交响曲》背后的传奇故事

  1827至1828年间,英国的肯勃尔剧团来到巴黎,在奥德翁剧院演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奥赛罗》等剧。扮演奥菲丽雅、朱丽叶、科黛丽雅、黛丝德蒙娜等角色的,是27岁的爱尔兰女演员斯密森。当时24岁的柏辽兹看了这些戏的演出,有很深的感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莎士比亚对他“有如一阵雷击”,而美丽的斯密森对他也同样是一阵雷击。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斯密森没有接受他的爱,她爽快的告诉他:“没有比这更不可能的了。”

  1830年一月至四月,柏辽兹在爱情的痛苦和思念中写了一部自传性的作品——《幻想交响曲》,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一个艺术家,实际上就是他自己。那时,英国作家德昆西(1785—1859)的《一个吸鸦片者的自白》的法译本正在法国出版。柏辽兹受了这部作品的影响,把交响曲中的主人公,幻想成一个因失恋而企图自杀的青年,他吞服了鸦片,但因剂不足,没有致死,只使他陷入昏迷状态中,看到了光怪陆离的景象。他自信谋杀了自己的爱人,因而被处死刑。最后,他梦见在地府里遇到了自己的爱人,并参加了女巫的安息日夜会,一幕幻景,在群魔乱舞中结束。

  这部交响曲中有一个代表爱人的热情洋溢的主题,贯穿于全曲之中,柏辽兹称它为“固定观念”,是从1828年为了考罗马奖而作的康塔塔《埃尔米尼》(取材于塔索的《耶路撒冷的得救》)中借用来的。第四乐章的进行曲主题,则取自1827年的未完成歌剧《秘密法庭的审判官》。末乐章的轮舞,是从动笔后决定废弃的《浮士德芭蕾舞》中移用过来的。

  1830年柏辽兹写给朋友的信中,详细叙述了《幻想交响曲》的标题内容。其中关于第五乐章,原来有一段意气用事的话:“她也居然现身于女巫们的夜会,来参加为她而死的人葬礼,简直连一个淫贱的娼妓也不如。”这一年12月,《幻想交响曲》在巴黎初次演出,李斯特出席聆听,节目单上上述的几句话赫然在目。

  1832年冬,斯密森的剧团又到了巴黎演出。柏辽兹向她热烈的求爱,终于获得了成功。同年12月,经过修订的《幻想交响曲》第一次在巴黎演出,斯密森到场聆听,这时柏辽兹已经和她订了婚,“娼妓不如”的话,自然非从节目单上取消不可了。

  1833年10月,柏辽兹和斯密森在巴黎英国大使馆里举行了婚礼。

二、匈牙利独立运动的赞歌

  匈牙利的《拉科奇进行曲》,是在近代音乐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一首军队进行曲。这首进行曲相传是十八世纪初叶匈牙利民族独立运动领袖拉科西(1676—1735)的士兵创作的,作者已经佚名;也有人认为它是匈牙利的吉普赛小提琴家比哈里(1764—1827)在1809年前后,为出发抗击拿破仑的佩斯军团写的。其实比哈里只是予以加工、使它定型的一人,它的产生要比这早得多。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拉科西进行曲》是匈牙利独立运动的战歌。这是一首生气蓬勃、热情洋溢,而又有鲜明民族色彩的进行曲,它为世人所熟知的匈牙利士兵舞曲奠定了音乐的基础。匈牙利歌剧创始人艾克尔(1810—1893)曾把它改编为钢琴曲。我们在匈牙利电影《艾克尔传》中,可以看到他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奏这个曲子,受到李斯特赞赏的情景。但现在流传得最广的,则是李斯特和柏辽兹的改编曲。李斯特根据《拉科西进行曲》写了第十五首《匈牙利狂想曲》,把这首进行曲改编为管弦乐曲和钢琴二重奏。柏辽兹于1846年访问布达佩斯时,从艾克尔那里知道了《拉科西进行曲》,并就地写出了管弦乐谱,他在回忆录中谈到在匈牙利初次演出他改编的《拉科西进行曲》的情况说:

  “在以旋律开头几小节的节奏为基础的小号乐句之后,主题出现了,你会记得,是在弦乐器的拨弦伴奏下,由长笛和单簧管轻轻奏出的。听众屏息倾听着这个料想不到的呈示部。但在一段长大的‘渐强’以后,……乐队掀起了惊涛骇浪,并发出了延宕已久的ff(强音)时,前所未闻的喊叫和跺脚声震动了全场。全体听众如醉如狂,火热的情绪凝集成一片爆炸声,这使我恐惧得浑身发抖。我感到自己的头发在竖立起来。”那时正是匈牙利民族运动高涨的年代,匈牙利人是作为一首革命的战歌来接受它的。

  这次演出使柏辽兹受到极大的鼓舞,他决定把这首匈牙利进行曲放进他的剧曲《浮士德的劫罚》中,并不惜改变情节,让浮士德来到匈牙利。这部剧曲第一部分的场景,改成了匈牙利平原。第二场开始时,军队在行进,浮士德唱道:

  但是,田野里闪耀着战斗的光芒,

  啊,多瑙河的儿子们准备奔赴疆场。

  显得何等自豪和快乐,

  他们把铠甲穿上;

  眼睛里爆发出火花,

  胜利的歌声在他们的心里震动。

  只有我还是这么冷静,

  对光荣事业无动于衷。

  于是乐队奏起了今天音乐会听众听熟知的《拉科西进行曲》。

  柏辽兹为了迁就这首进行曲,而把主人公带到匈牙利,受到一个德国著名批评家和其他许多人的严厉责难,他为此在总谱的序言中作了辩解:“许多人责问作者为什么要把主人公带到匈牙利。回答很简单,他只是为了要引用一首匈牙利主题乐曲。这是他可以毫不迟疑地公开承认的;如果有别的音乐主题促使他这样做的话,他也可以把他带到别的任何地方去。歌德自己在《浮士德》的第二部中,不是也把他的主人公带到斯巴达的墨涅拉斯宫吗?”

三、与钢琴无缘的配器大师

  在众多的作曲家中,很少有不会弹钢琴的,其中还有不少人本来就是钢琴家。但柏辽兹与众不同,他学过长笛和吉它,而且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可就是不通钢琴。他认为,只有二流作曲家才依赖钢琴作曲。

  柏辽兹一生的作品不少,但的确找不到一首与钢琴有关的曲子,如钢琴独奏曲、协奏曲或重奏曲等等。有趣的是,不通钢琴不但没有影响他作曲,而且柏辽兹本人竟是举世公认的“配器大师”。有一本名垂乐史的著作——配器法,正是柏辽兹的手笔。

  很多前人的钢琴曲,一经他手就变为气势宏大、各声部和谐的管弦乐曲,往往为原曲增色不少。其中以柏辽兹改编的《邀舞》(韦伯原作)为这一类音乐的代表。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影音戏剧-古典音乐-柏辽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