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石经陈列馆位于北京房山区南尚乐乡。云居寺始建于隋唐时期,其后历代均有修葺。1976年成立了云居保管所,1987年更名为云居寺石经陈馆。 云居寺为五层院落,六进展宇。中路是佛殿,左右两路有行宫、僧舍,南北有两塔对峙,形制雄伟,寺内外古柏森然。石经山在云居寺东二公里外,俗称“小西天”,海拨 450米,山腰有九个藏经洞,第五洞为开启式,日雷音洞,其余八洞为封闭式,洞口以石门封固。据碑刻记载,静琬法师承师愿,自隋大业年间至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在石经山创刻石经,其后弟子继踵,刻经不辍,静琬最初所刻石经镶嵌于雷音洞 内四壁之上。在云居寺和石经山上存有唐、辽两代砖石塔十余座,造型各异,雕刻精细,显示了唐、辽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寺院在四十年代毁于日军炮火。1985年起北京市政府陆续拨款,在废墟上重建了云居寺。
云居寺珍藏着14278块从隋至明末(605-1644)刊刻的石经,其中有《大藏经》1122部,3572卷,1700余万字。其时代之久远,工程之浩大,刊刻之宏伟,均称世界之最。后又将明 代纸经2万多卷,清代木雕《龙藏经》板77000多块运藏于此,更使这一著名的佛教圣地增添了“瑞彩祥光”。
此外,在石经陈列馆1000平方米的展厅内还陈列着隋至明清的大量刻经碑记、题记及历代建筑构件、石经、拓片等,从多方面向观众展示云居寺的历史沿革和千年刻经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