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家、搞创作、爱收藏,就来艺术家传播网
中国最大的美术人物平台 ·名家·茶道·文玩·家具·鉴藏天下
《锦瑟年华系列七·多雨季节》 300cm×190cm
锦瑟华年系列·hello北京
纸本设色
191cm*291cm
2009
《联通无限》 200cm×200cm 设色纸本
我和我的家人一直在乡下,每天绝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画画,偶尔闲时我就和我的父母一起在院子里种花、种菜、养鸟,六七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去年我才知道该怎样打开电脑,因为当时我妈妈病重,我想了解美国的专家在癌症方面的研究进展,用电脑查过几次资料,半年前妈妈去世了,我便没再碰过电脑。
前些天我的好朋友沈宁和我提过网站的事情,我弟弟告诉我说网上有许多关于我的消息,我求他帮我查一下,看到了大家的留言。我已经忘记了该怎样用电脑,又不会打字,所以只能综合以上各位朋友的留言(恕不一一回复,还请各位朋友谅解),在此谈一下关于我的作品中的一些问题,托我弟弟帮我打出来。算是与各位朋友交流、切磋吧。
《水木年华》 270cm×250cm 设色纸本
《水木年华》以工细写实
具有创作性的表现技法塑造人物形象,
作品注重挖掘现代青年特有的精神气质。
在写实的基础上传达出写意的自然情绪的流露,
作品意味隽永,令人深思。
特殊技法介绍
牛仔衣质感的表现
画牛仔时用类似山水画中的斧劈皴
用白云笔反复多遍顺向皴出
笔中水分不宜太多
皴时要由淡到浓深入
我没否定过传统中国绘画,因为画到现在我依然坚持以线造型、三矾九染,非常在意形式和意境,我的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祖先的、传统的血液,我只是觉得我们的艺术创作应该跟上时代,而不是对新生事物视而不见。
西画于我而言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多出一种选择,从而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而已。我从不反对传统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观。在多元发展的今天,把它做为一种选择当然没有问题,但它不见得就是唯一。
现代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中国绘画单一的意象造型观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多元化的审美需要。只是关于造型问题,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得清的,这个话题真的好大,以后有机会愿意和同行们一同探讨。
至于工笔画该怎样画,这么多年过去了,学术界也还在争论。我想其实只要搞清楚自己的选择就行了:若你只是想做个一心继承祖业的乖孩子,那你就好好地守护着并把它一代代传承下去。
若你把分得的家产作为创业资本,再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一下你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成功经验,这其实也并未违背创业之道;若你不屑继承祖产,有胆量、能力和机遇,自立门户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表面上看你是离经叛道,然而大家骨子里流的依然是同一个祖先的血液,所以只要你做得好,亲人们也都应该为你高兴而不是太过于拘泥于形式才对。
锦瑟年华:系列之四——流星划过
我想以上几点应该是无所谓对错的个人选择。在艺术创作上,没有人规定你必须怎样,绝不能怎样,也不应该这样去规定,因为美的形式是多样的,更何况我们的目的是美而不是形式。
艺术本身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思辨的对待这个问题,不要陷入东方民族主义或者西方中心主义。中国绘画需要一个真正百花齐放的多元艺术文化土壤,发展的时代必然会产生新的技法和新的样式,排斥恰恰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不断的吸收各种营养会更加壮大。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少年游系列一·归去来》140cm×90cm 设色纸本
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绘画也不例外。时代在发展、在进步,新生事物在不断涌现,我们既不能回避,亦不能对新鲜事物视而不见,更不该套用传统理论去审视当代,优胜而劣汰,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带来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辩证的继承、合理的吸收,兼收并蓄能够让你壮大、发展。
在考上美院之前,我尝试着探索我现在的一些方法,因为当时我发现用传统的工笔画技法去表现现代的服饰、建筑、包括许多日常用品真的很吃力,古人只创造了适合表现古人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技法,面对纷繁芜杂的现代生活和新生事物,用古人的技法去表现显然力不从心。
《少年游系列二·声声慢》 140cm×90cm
线条的表现力其实是有限的,比如在画衣服时我们很难用线条去准确的区分出皮衣、牛仔衣、水洗布和呢毛料的质感。
用颜色也同样无法区分,因为传统的分染和罩染只能让大家看到颜色的变化而不是质感的变化,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喜欢这个过程,在画画上我很任性,不愿意拗着自己,我们活得已经够辛苦。一笔笔的皴,一笔笔的点,那过程令我开心、陶醉,时至今日依然如故,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经典情怀系列三·一帘幽梦》 直径70cm
《经典情怀系列二·几度夕阳红》 直径70cm
前面提到线的局限,其实不只是质感,在造型上线也不是万能的,比如画人物的脸部,颧骨和颞骨怎样去表现?正面的鼻梁和半侧面的鼻梁内侧又如何用线去表现?仰视的下颌骨又如何用线去体现?在这方面古人到底给我们留下多少值得我们继承的成功经验?有过实践操作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不吸收一点西画中表现结构的办法,我们真的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你很难想象造型艺术不去解决造型问题还叫什么造型艺术。
我一直在想,在多元化艺术土壤中成长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宽容些?实践证明,形与神之间并无冲突也无矛盾,何以不能兼具?若既有形似又可传神,何乐而不为之呢?我们真的应该踏踏实实的沉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究竟为什么而画。
记得在我读书时,美院开构成课,我们开展了对抽象绘画的研究,每天尽情的研究米罗,分析康定斯基,探讨蒙德里安……我记得课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很高,但我发现那并不是我想要选择的方向,因为它背离了我的初衷——我只是因为喜欢才画画,我只是想画我自己和我的同龄人在那个时期的状态,我们的孤独、失落、苦闷、怅然、期盼、幻想、渴望……而这些只有用工笔的、写实的绘画语言才能够准确、充分的表达我的所思所想,从那时起,我就不再去在意我的选择是入时还是过时,我的那点探索到底有多大意义,是否合乎法度,也没有太多考虑过它会不会被先生们和观众们所接受,我只是任性的按自己的想法去画而已,这过程让我开心,让我明白了我生存的意义,我想于我而言这也就足够了。
《风花雪月系列二·望尽天涯路》 90.5cm×58.5cm
工笔画的创作过程的确是一个苦中有乐的过程,从最初的构思开始,你就先要经历无数次的肯定与否定:意境的传达,构图的经营,形体的塑造,线条的组织,笔墨的运用,色彩的设计,黑白的安排,虚实的处理等等在起稿时已经需要尽可能考虑到,因为落稿之后便开始在画面上协调这些复杂的关系,哪个环节出错都会前功尽弃,只能从头再来。
然而这世间有什么事情能好过它呢,过程中那份美好的感觉真的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亦无法用语言描述,你必须亲自去体验才行。
《风花雪月系列一·恋恋花间》 90.5cm×58.5cm 设色纸本
淡品相思局部
人物
纸本设色
85cm*140cm
2005
人物
纸本设色
85cm*135cm
2005
人物
纸本设色
87cm*135cm
2005
锦瑟年华:系列之四——卡通一代
锦瑟年华:系列之四——卡通一代 局部
王冠军
黑龙江人
200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画院画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 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 理事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理事
购买
就长按二维码
到
艺术家传播网官方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