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百花丨居杨:以有价值的瞬间记录中国故事

艺术看点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艺苑百花丨居杨:以有价值的瞬间记录中国故事

中国艺术报

居杨

感恩时代,执着追求

——专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著名摄影家居杨

中国艺术报记者 范雪娇

中国艺术报

居杨接受《中国艺术报》专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倡导德艺双馨,着力培育正风正气,弘扬艺术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进一步营造文艺界见贤思齐、崇德尚艺、奋发有为的良好态势,不断发现、培育和推出当代优秀文艺工作者与文艺界先进典型,中国文联近期启动“艺苑百花”项目。《中国艺术报》特别开设“艺苑百花”专栏,深入挖掘优秀文艺工作者的动人故事,充分展现他们爱党爱国的崇高理想、追求卓越的艺术创造、扎根生活的精彩实践、感人至深的善行义举。“艺苑百花”第十八期,我们推出的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摄影家居杨,敬请关注。

视频│居杨:感恩时代,执着追求

采访摄影家居杨,会被她不平凡的拍摄经历所震撼,会被她对一个个普通生命的尊重与奉献所感动,会为她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遇到困难时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折服,也会为她冷静、理性、平和的摄影创作理念所感染。

因毒品受伤的孩子、汶川地震中的生死凝望、金三角地区的危机考验、消除重重障碍与重刑犯的心灵沟通、为脱贫攻坚记录存照……每一次忘我的摄影创作中,居杨都有新的感悟。她感恩于这个最好的时代,让她有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她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情感,努力用镜头为人民画像,为时代留影;她积极从事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希望奉献更多的时间为人民送艺术、在基层种艺术。

中国艺术报

居杨为《中国艺术报》题词:深入生活 用影像记录中国故事

中国艺术报

2017年,居杨在党的十九大会场采访

1

百炼成钢,坚守职业使命

从职业摄影记者出发,居杨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手中的相机坚守职业的职责与使命,让影像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中国艺术报:您刚参加工作时,并不是做摄影工作的,后来是怎样成为摄影记者的?

◎居杨:1991年,我大学摄影专业毕业之后,到《法制日报》实习。实习结束后我向报社提出想当一名摄影记者的请求。但报社领导考虑到,从事法治新闻采访,多是对案件的追踪、对社会问题的调查,比较艰苦,也有一定危险性。大家对一名女性是否能从事这样的工作存有疑惑,所以我就辗转到了广告部。两年后,摄影部需要人了,我又第一时间毛遂自荐,报社同意我到摄影部试用一年。后来我通过试用,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中国艺术报:成为摄影记者后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居杨:那时候还没有数码相机,摄影记者都使用胶片拍摄。由于我是新手,废片比较多,自己就偷偷花钱买胶卷。经常是白天四处去拍摄,下午大家发完稿,暗房空下来后,我就进去练手。那时暗房没有空调,夏天温度能达到三十七八度以上,有时放大机的灯泡会因为温度过高,一晚上爆一两个。暗房里的显影液、定影液的酸碱味道也非常强。但每次看到相纸上呈现出自己白天拍摄的影像时,我就特别开心,经常冲洗照片到深夜。就这样,开始了我的摄影记者职业之路,到现在已经24年。

●中国艺术报:您的成名作是至今看起来仍让人十分感动的《丢丢的故事》,为什么会拍摄这个专题?

◎居杨:1997年夏天,报社接到一个线索说有个孩子被北京警方解救了,受伤很重。我去时本打算用1小时左右拍摄一些警方和医护人员救护孩子的照片,但到了医院特护病房,我就被这个孩子的伤震住了,我从来没见过受伤那么重的小孩,他全身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后来通过采访了解到,他的悲惨状况是由他的亲生母亲造成的。他母亲因吸毒欠债,就把自己3岁的儿子丢丢抵押给了毒贩。那些毒贩心情不好时就用打火机烧、用烟头烫丢丢,丢丢遭受虐待时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哭声,惊到了周围邻居,之后报警才把孩子解救出来。

刚开始我的想法很简单,觉得自己如果能拍得好一点,或许能够帮丢丢解决一些孩子医药费问题。所以那个夏天,除了完成报社交付的采访任务外所有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我基本就泡在医院里拍摄。警方很快就找到了丢丢的母亲,母子之间有一个相认过程。但他的母亲看到全身是伤的儿子,是那么的冷漠,丢丢也是冷冷地看着母亲。我当时就抓拍下了这个令人心酸的细节。

1999年,丢丢的母亲从劳教所里戒毒后出来,代养丢丢的民政部门和劳教所专门为他们母子重聚举行了一次丢丢5岁生日聚会。这时候,他母亲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丢丢一边吃着自己的生日蛋糕,一边用偷窥地眼神望着母亲。生日聚会之后,我随民政部门把他们母子送回河南信阳大山里的家中。

●中国艺术报:当时就中止拍摄了吗?

◎居杨:山区条件很艰苦,当时我十分担心丢丢是否能适应大山里的生活,但我发现丢丢并未排斥这一切,而是高兴地帮着妈妈搬这拿那。这场面让我产生了想要中止拍摄的想法。我认为比拍摄更重要的是他们母子能够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但2004年春天,我正在参加全国“两会”报道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是丢丢的舅舅,他说丢丢的母亲复吸毒品,把孩子丢在了老家。“两会”结束后,我第一时间又回到那个大山里,找到了丢丢,发现他的处境非常不好。那段时间,我前后四次去信阳山区的丢丢家中,先后推出九篇报道,很快关心丢丢的人又回来了。后来他母亲因继续吸毒被北京警方抓到,我们到看守所里跟她谈,希望她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可以找一个更好的家庭来抚养丢丢,但他母亲拒绝了。那段时间里,我每天就在想如何能帮到丢丢。后来我找到了河南信阳市长,市长答应以政府名义跟他的母亲进行一次协商。协商首先强调的就是社会对孩子的捐款要专款专用,而且丢丢也表示不想跟妈妈在一起,怕她再把自己交给那些坏人。这时候丢丢的母亲才泄了气似地低下了头。不久后,信阳市民政局找到了适合代养丢丢的家庭。

2

感悟摄影,留下动人瞬间

每一次尽心尽力的拍摄后,居杨都会对摄影有新的感悟,她说:“我们不要只是去想诗和远方,而忽略了身边属于自己的好题材。”

●中国艺术报:当时想过《丢丢的故事》刊发后会引起那么大的社会反响吗?

◎居杨:当时还是年轻记者的我完全没想到。刊发当天我们部门的电话就被打爆了,3天之内社会捐款就有五、六万元,一下解决了孩子的医药费问题。后来《丢丢的故事》又在1998年全国禁毒展上展出,这个禁毒展在新中国禁毒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现在大家了解的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等口号都是在其中提出的。《丢丢的故事》在那次展览中又引起了轰动,很多人去观看,因为拥挤,展板三次被挤坏更换。大家通过《丢丢的故事》看到了毒品对下一代的危害。

《丢丢的故事》的采访拍摄给我一个很大的感悟——我们应该怎样选择题材?现在很多摄影人一方面会觉得重大事件可以出好专题,如果赶不上这些大事呢?就认为小事没有什么可拍的。还有人认为应该去远处拍照片,去新疆、西藏、非洲、南极…‥却对身边的人和事缺少关注。我认为我们不要只去想诗和远方,而忽略了身边属于自己的好题材。

中国艺术报

2008年,居杨在汶川地震救灾一线采访

●中国艺术报:“5·12”汶川地震,您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后来还写下一篇文章,题为《我告诉自己除了流泪还有许多事情必须去做》,这也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一句话,当时去前线的情形是怎样的?

◎居杨:2008年1月我刚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是特别幸福的母亲。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从电视上看到伤亡很大的时候,我就开始往手提箱里装我的照相器材和换洗衣服,并第一时间跟报社领导申请说想去采访。开始领导考虑到我还在哺乳期,而且一名女性在灾难现场有诸多不方便,就没有同意,但我反复坚持说要去。地震第一天,去成都的民用飞机航班全部取消,第二天终于有了一个航班,我就乘坐这架飞机于5月13日赶到救灾一线。因为我曾参加过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报道,我认为自己对灾难报道是有一定经验的,但是到了前线,发现困难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

●中国艺术报:这其中一定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居杨:当时一天有上百次余震,映秀、北川都在大山深处,因为山体滑坡,所有道路都是阻塞的,只能靠双脚走进去,还缺少食物和水。在映秀时,晚上我挤到武警战士的帐篷里面休息,战士们从废墟堆里给我抬了一扇门板,支了几块砖头,没有被子、褥子。地震之后连天下雨,大山深处冷的让人发抖,到半夜只能找一些塑料袋裹在身上御寒。在我们帐篷外面不远处就是遇难者的遗体。而更大的困难是没有电,没有通讯信号,我们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没有电就意味着没有办法按快门,没有通讯信号就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把照片传输出去。所以当我徒步走到映秀后,只有24个小时或36个小时拍摄,之后要再走出来,走到有电、有通讯信号的地方,往回发稿。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利用有限的时间、体能、器材等进行准确拍摄,拍摄到那些有价值的瞬间?这个是我时刻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艺术报:能举个例子吗?

◎居杨:在映秀镇,我们到达之后第二天,直升机来抢运伤员,现场我注意到一个孩子,他受伤很重,被战士背着往机舱跑,他妈妈紧跟在后面。我以为他妈妈要跟着一起上飞机。但在机舱口,这位母亲犹豫了一下,很快就退下去了。她的这个犹豫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就跟着她绕到飞机另一侧,在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候,她隔着玻璃跟儿子告别,我拍摄下这个瞬间。后来我问她怎么没有跟儿子一起离开?她说:“我是映秀镇的一名护士,我相信我儿子到外面会得到很好的照顾,但是我留在这里可以救护更多的人。”

中国艺术报

2008年5月16日,映秀镇,吴泽会的儿子因重伤将由直升飞机转移至成都救治,作为护士的吴泽会决定留下来救护更多伤员。图为飞机起飞前,母子告别

●中国艺术报:这就是有价值的瞬间。

◎居杨:这张照片的拍摄给我很大启示。让我明白了,要将镜头对准灾难中有代表性的普通人,拍摄感人故事,人与人之间的大爱真情,这是地震中的重要瞬间。拍摄决定性瞬间是摄影人的追求。我们怎样在生活中抓取到那些瞬间呢?拍摄决定性瞬间,一定要有决定瞬间的思想情怀做指引。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保持人民情怀”,我理解只有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才能够被身边的那些看似平常的人和事所感动,才会拿起相机准确抓取。

●中国艺术报:从您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您对身边的人和事饱有的深厚情感,还能感受到您的坚持和超乎寻常的勇气,比如,您曾为了拍摄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只身深入“虎穴”。

◎居杨:位于缅甸、泰国、老挝交界的金三角地区种植罂粟的历史有100多年。因为这里和中国山水相连,我们国家的毒品主要来自于金三角地区。2002年到2006年期间,当地军事首领因为国际社会压力开始禁种罂粟。2002年我有一个偶然的机会,跟随中国缉毒警察到金三角地区开展联合扫毒行动,发现那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社会状态。由于它跟中国的禁毒有很大关联,所以我当时就想拍摄、展现那里的情况。之后我就一直做准备,从2002年到2006年,我看了将近100万字的资料,并对一些缉毒英雄、禁毒专家进行采访,做了比较多的知识积累和思想准备。2006年我终于又争取到了去金三角地区的机会。我和一名司机、一名翻译带着一部车,在原始森林里采访和拍摄。

●中国艺术报:听说您当时还遇到了很大的安全危机?

◎居杨:有一次我到了一个叫“老街”的地方,这里曾是金三角地区主要毒品集散地。那儿有很多赌场,小旅馆里人很复杂,有吸毒的、贩毒的、赌徒、嫖客、妓女等等。住的房间很小,因为连年打仗,窗户玻璃是不全的,灯光昏黄,门也锁不上,我就拿一把木椅子顶在门上,姑且当个安全屏障吧。这种条件下我根本不敢睡觉,只能在床上靠一会儿。到了五六点天蒙蒙亮,我们就开车出去打算继续到下一站采访。我当时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车走了一会儿就停下了。我迷迷糊糊往窗外看,一下子就醒了。一个士兵拿着一支长枪顶在我这边的车窗玻璃上。当时我很紧张,因为不知会被带到什么地方去。我看到他军服上的袖标,判断出是哪支部队,我恰好在几天前采访过那支部队的军事首领。因为语言不通,我就比划着表示希望打开电脑,他允许了。打开电脑给士兵看了我跟军事首领的合影,才使气氛缓和下来,他把枪放下了。趁这个时机,我赶紧跟向导说快打电话找熟人,带我们离开这里,才得以脱身。能躲过一些危险并展开采访,跟之前做了准备工作,对他们比较了解有很大关系。

中国艺术报

2016年,居杨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3500米的甘孜监狱边吸氧边坚持采访

●中国艺术报:您的作品时常给人一种社会研究的气质,比如您拍摄的重刑犯等专题,思辨、矛盾、探讨等都存在于您的作品中,这是您有意为之吗?

◎居杨:拍摄《重刑犯》,还有这十几年来拍摄反映监狱题材的《大墙内的影像故事》,对我都有很大挑战。比如《重刑犯》,被拍摄者都是犯过重罪的人,他们抵触心强,没人愿意被拍摄。我就去跟他们聊天说话,慢慢接近,直到他们接受我。后来很多人表示不愿意拍到他们的面部。虽然拍人物,表情很重要,但他们不愿意,我就只用身体局部和姿态来表现。另外因为他们非常敏感,所以我从不使用闪光灯,就利用窗户透过来那一缕自然光拍摄。正是因为这种艰难的拍摄条件,反而让我拍出了一种独特影像,用他们的身体姿态和周围环境的光影效果来反映他们内心世界的波动和对生命的渴望。拍摄之初,我是用镜头来剖析这些特殊的灵魂,最终却感觉变成灵魂和灵魂的对话,那种影像自然就产生了。从事摄影之初,我会担心自己的影像表现是否不够好,我要表现的东西别人能否感受得到。拍完了《重刑犯》之后,我明白了,你拍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你进入采访对象的生活、进入到他们内心世界的程度。我们应该深入到被拍摄者的内心,让影像由心而来。

3

扎根人民,执着追求艺术

居杨有着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她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居杨也有着百折不挠的精神,用她的坚持让作品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感。

中国艺术报

2017年,居杨在漠河大兴安岭森林深处采访瞭望塔上的瞭望员

●中国艺术报: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做摄影工作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优势?

◎居杨:在很多采访中,我会忘记自己是一名女性。因为在那些大灾大难或国家重大事件的采访现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们只有一个共同身份——摄影记者,我们的任务和使命是相同的,要最高效率地拍摄到有价值的影像。女性在体能上确实弱一些,但是也有优势。女性更感性、更细腻,更能够发现那些藏在生活深处的充满情感的瞬间。女性有韧性,比如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比较慢节拍的人,但是我会一直坚持,遇到困难总想着怎么去克服。我很多的题材都跟拍了许多年,比如《丢丢的故事》是8年,《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拍了4年,《大墙内的影像故事》已经坚持了10多年。

中国艺术报

2008年,居杨在北京奥运会上采访

●中国艺术报:这正是您对摄影执着的体现。

◎居杨:我非常感恩,感恩这么多年来能从事摄影这件一生最爱的事,更感恩遇到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拍摄题材,党和国家又对文艺事业这么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在前不久又给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发来贺信。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创作,在生活中抓取好题材,拍摄出记录时代的好作品。

●中国艺术报:最近两年,您参加了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协、中国民协共同主办的“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请介绍一下您在这个项目中的工作内容和目前的进展情况。

◎居杨:我们有10多个项目组,深入到全国各地贫困地区拍摄记录脱贫攻坚工程。我负责湖南湘西花垣县的十八洞村,十八洞村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村庄。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村子里,并且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

中国艺术报

2019年,居杨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蹲点拍摄

●中国艺术报:十八洞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村子,各大媒体也都对其进行了深入报道,这是不是加大了您的工作难度?

◎居杨: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村庄,被社会高度关注,媒体采访报道非常多,而且它已经被拍成了电影、写成了歌,我们应该去拍摄、记录些什么呢?去之前我们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大量案头工作并形成共识,要保持安静、平和、真实、质朴的风格,力争为这个有着重要意义的村庄留下一些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和文字。我们去了4次,每次一周到10天时间,收获非常大。村子里的扶贫工作都是按时间段有序进行的,比如2018年夏天我们拍摄了旧村改造工程,到2018年年底已经结束,现在拍不到了,这些影像非常宝贵。我们拍摄了正在进行的扶贫项目,也关注到村庄脱贫之后给村民带来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同时,我们选择性地跟踪拍摄了一些村民,通过这些村民经历来讲述脱贫攻坚的故事。

●中国艺术报:能举个例子吗?

◎居杨:比如有一家人,全家原来只有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在家里,其他人全部在外地打工。脱贫攻坚开始之后,村里发展起旅游,这户人家的其他成员陆陆续续回到村里创业,当导游、办农家乐等。我从2018年开始,每次去都会给他们家拍一张合影,合影每次都有变化。2018年夏天,他们家里有4个人回来了。到今年4月,又回来两个女儿。5月份我参加在湖南的扶贫工作会,会后赶过去,那时他们全家八口人都回到了村里,我又给他们拍了全家福。

●中国艺术报:通过村里的普通人的生活变化,的确能够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

◎居杨:2018年冬天,这家的第四代出生了,是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他们家现在开始考虑以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的事,这就涉及到农村教育问题。他家里还有20多岁的姑娘没出嫁,姑娘考虑是否在村里寻找一份爱情,但原来这个村子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通过这些人物故事的拍摄记录,我就在想,中国农村在物质上脱贫之后,再如何发展,如何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如何实现从物质生活脱贫到精神层面富有的进一步追求。这些年轻人在村里不仅要寻找到能挣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根,找到精神故乡,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在调研期间,项目组的刘枫、宋刚明、王祎辰和我四个人每天早晨天刚亮就会跟着农民下地去拍摄农耕作业,晚上吃饭都是在9点钟以后。因为傍晚6点到8点多正好是拍摄夕阳和夜景最好的时间段,谁也舍不得去吃饭。大家都处在兴奋的创作状态中,能够有机会见证、记录脱贫攻坚伟大工程,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4

肩负使命,传播影像文化

除了摄影创作,居杨只要有时间便参与到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中,还将自己在从艺做人方面的经历、感悟与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分享。她说自己是党和国家培养的摄影工作者,她的题材来自于基层,来自于人民,所以应该到人民当中去,为人民服务。

中国艺术报

1999年,居杨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阅兵现场采访

●中国艺术报:您对纪实摄影有什么深刻体会?

◎居杨:我觉得纪实摄影作品首先应该是充满时代特点,记录社会发展变化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这40年,中国发生了巨变,摄影人拍摄记录下了这些变化,留下了很多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写满了时代印记。

第二个体会是作品要有人文关怀的精神,有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有些摄影人觉得照片当中有人是不是就叫人文了呢?我认为不是,人文关怀是要深入到被拍摄者的生活当中去,真正了解被拍摄者的生活状态、所思所想,从而抓取鲜活生动的瞬间,照片中的人应是“活着的人”。纪实摄影家应该有一双具有发现力的眼睛,有独特的影像表达方式,有对社会问题经常性的思考,还要有一颗安静的心。

中国艺术报

2018年,居杨参加“崇德尚艺 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

●中国艺术报:您参加了多场中国文联主办的“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在这期间,有怎样的感受和收获?

◎居杨:从2018年开始,我有幸参加了“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已经到北京、重庆、云南、宁夏、天津等地进行巡讲。通过巡讲,我收获很大,首先准备巡讲内容的过程也是对自己20多年来在一线采访拍摄实践的梳理。通过梳理,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是对我们的人生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更高要求。通过巡讲,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家,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从艺经历和艺术理念。每次宣讲之后,还会跟基层艺术家们进行座谈,大家就一些创作中遇到的困惑、难点进行交流。我认为,摄影和其他艺术门类有相通之处,照片拍到最后,用什么照相器材、技术技法,有什么拍摄条件都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就是你的思想和情怀,你有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就能找到生活当中的鲜活题材,也就能发现那些感人瞬间。有了坚定的信念和信仰,才会在创作当中百折不挠。

中国艺术报

2019年,居杨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中国艺术报:您还是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副主席,请您介绍一下您参加的文艺志愿服务工作。

◎居杨:我是党和国家培养的摄影工作者,我的拍摄题材都来自于基层,来自于人民,所以我应该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服务。这些年,每次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自己也深受教育。比如2014年春节前我曾经到贵州的解放村拍摄,村里没暖气,晚上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又冷又潮湿。我们在村里办摄影展览、给村民们拍全家福,拍摄后当时就打印出来送给村民,村民们都高兴得像提前过年了。2018年我到雄安新区举办摄影公益讲座。讲座前一天晚上,突然被通知预定的讲课会场要停电,就临时找了一个工厂厂房代替。讲座计划上午9点开始,我们7点多提前到厂房里做准备,当我们到那儿时,好多摄影爱好者都去了,大家就一起搬桌子,支幻灯。讲课过程中每个人听得都特别认真,课后还有好多人围着提问。今年我们到山东开展“到人民中去”中国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山东行活动,7天举办5场慰问演出,22场艺术培训。每次活动中,我都能深切感受到群众对艺术的渴望,大家的热情也激励我更多地到人民当中去送艺术、种艺术,为人民服务。

居杨摄影作品

十八洞村

中国艺术报

十八洞村在进行旧村改造,修旧如旧

中国艺术报

改造后的房屋保持了苗寨风貌

中国艺术报

摘黄桃的村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走在山路上

中国艺术报

村民在家中等候游客到来

中国艺术报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村做导游

中国艺术报

村民在村口卖特色小吃,收入颇丰

中国艺术报

很多村民家里都挂着几代人的照片

中国艺术报

白天,村民们要在地里劳作。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就在晚上进行入户调查

中国艺术报

回乡创业一家人

汶川地震

中国艺术报

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在北川县城废墟山上展开抢救

中国艺术报

2008年5月14日,在都江堰新建小学楼倒塌的废墟中,赵建忠发现了儿子的尸体。他抱起孩子,用尽全身力气大喊一声“儿子,爸爸最后再抱你这一回!”同时泪如雨下

中国艺术报

2008年5月16日,驻渝某集团军用直升飞机紧急运送被困在映秀镇的受伤群众

中国艺术报

2008年5月19日,全国哀悼日,武警某部队在夜以继日展开抢救的北川县城废墟山上向死难同胞们致哀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中国艺术报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中国艺术报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中国艺术报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中国艺术报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中国艺术报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中国艺术报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中国艺术报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大墙内的影像故事

中国艺术报

2015年12月,中国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上海提篮桥监狱中,服刑人员在为新年演出进行排练,窗玻璃上映出古老监舍楼的斑驳墙壁

中国艺术报

位于海拔3500米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四川省甘孜监狱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藏区创建的第一批监狱。2016年8月,服刑人员在操场上跳锅庄舞

中国艺术报

2014年1月,四川省阿坝监狱组织服刑人员家属入监观看服刑人员文艺演出。一名服刑人员在演出前寻找着家人身影

中国艺术报

2014年1月,四川省阿坝监狱组织服刑人员在大墙内与亲人团聚。一名服刑人员跪地为身患癌症的母亲揉脚

中国艺术报

2014年12月,在南京女子监狱会见大厅里,一名五十多岁的服刑人员通过玻璃缝隙紧紧抓住小孙子的手

中国艺术报

2016年8月,四川省甘孜监狱服刑人员在看电视

中国艺术报

2016年8月,四川省甘孜监狱服刑人员在学习玛尼石的雕刻技法

中国艺术报

2016年8月,雕刻玛尼石培训结束后,四川省甘孜监狱服刑人员进行洗漱

中国艺术报

2012年3月,四川省阿坝监狱的服刑人员在进行技能培训

中国艺术报

艺苑百花

本期记者

范雪娇

制作

中国艺术报新媒体中心

中国艺术报

往期回顾

赵季平:“一手”伸向民间 “一手”伸向世界

黄豆豆:一生太短,我愿把一生都献给舞蹈

艺苑百花|毛国典:人勤地不懒 守正成新格

何沐阳:现代民歌要接“天气”“地气”“人气”

岳红:做一个美好的人

93岁袁毅平:我现在最想拍老百姓的生活

刘兰芳:一人一桌一折扇,说书讲古劝人方解海龙:用影像记录历史,让相机具有生命

黄会林:劬力艺生,文化自信

李树建:从“戏比天大”到“业比天大”

查明哲:导演要打碎自己融入作品梁达明:靠作品生存、靠作品成长潘鲁生:无限风光在民间

艺苑百花丨“铺路者”靳尚谊

吴元新:靛蓝人间布上美

刘全和、刘全利:“小丑不丑”,滑稽演员要做“杂家”

麦丽丝:内蒙古民族电影有辉煌的过去,也有可期的未来

中国艺术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艺术看点-艺苑百花丨居杨:以有价值的瞬间记录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