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艺界“崇德尚艺、潜心耕耘,
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发言摘登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 10月15日,全国文艺界“崇德尚艺、潜心耕耘,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召开。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并主持会议。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中国文联副主席赵实、左中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影协名誉主席李雪健,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胡占凡,中国文联副主席董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摄协名誉主席王瑶,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摄协主席李舸,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以及各艺术门类知名艺术家,参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艺术家和新文艺群体代表,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文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相关省级文联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高满堂、吴为山、何沐阳、佟丽娅、水家跃、夏义生、徐里、冀彦伟等8位文艺工作者及团体会员协会负责人代表从各自艺术创作领域和工作实践出发先后发言,发言摘登如下。
以人民为中心,
是艺术家最大的创作自信
高满堂
中国视协副主席
大连广播电视台艺术总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一名作家,必然要有自信。这种自信可以来自所拥有的阅历和知识、所掌握的技术和技巧、所怀抱的创作好恶。但是,所有这些还都要建筑在一种更为基础、更为博大、更为高远的信念之上,那就是为什么而艺术。文艺历史和文艺现实反复证实着一个道理:为人民而艺术才是最终有出息的艺术。抱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是艺术创作走向广阔辉煌的艺术空间的原动力。有了这种原动力,艺术家便获得了最大的创作自信。
在我从事电视剧艺术创作的经历中,就是抱定了抒写人民这个宗旨,走过了36年的坚守之路,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创作成果。我切实体会到,艺术作品要具备生活的厚度、精神的高度和艺术的精度,就必须找到、找准“人民”这一坐标。
艺术创作必须奠定巨大的生活厚度。这种厚度从哪里来?只能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来。抒写人民,抒写人民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生活状态、生命状态和价值状态,是我始终不渝的创作原发点。我一直遵循一个创作原则:我的作品要写那些历史不能忘记的人,共和国不能忘记的人,那些勇于做中国脊梁、给我们勇敢智慧的人,带领我们走出困惑的人,一句话,那些大写的中国人。《家有九凤》写了一家人追逐新生活的艰难历程。《大工匠》《钢铁年代》写了钢铁工人在改革初期如何坚守主人翁地位跟上时代步伐。《闯关东》写了我们的先辈“闯”字当头,历经千难万险寻找精神家园的故事。《温州一家人》写了一家人改革开放走出国门,勇立时代潮头,展现“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这一主题。《老农民》写了中国农民六十年的梦想成真。而《老中医》和刚刚播出的《老酒馆》,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和颂扬。
艺术创作必须占据超越的精神高度。追求精神超越,是许多艺术家的信念,但也是一些创作无视社会历史和生活现实、远离人民的托词和掩饰。我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不应把作品当做充灌个人小情小味、小志小趣的营生。一部作品,没有思想化就是一堆皮肉,没有价值化就是一个亡灵,没有历史化就是一个精神乞丐,没有中国化就是西化,没有主流化就必然盲从化。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有强大的民族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衰亡必然先从民族文化的衰亡开始。文艺作品担负着为民族输送血液和营养、强筋壮骨的任务,要完成丰富内心世界、构筑精神高地的使命。任何精神高度都不是虚妄和臆造的,精神高度植根于对历史和现实发展规律和趋势把握的精准程度,对人民大众生活意愿和信念提炼的精粹程度。
在我的创作实践中,在确立创作指向、创作构思和完成整个创作任务时,必修课就是从我所建立的那些足以透视人民群体的人物群像中,发掘、升华和壮大精神含量,去寻找和表达标识时代和民族的精神元素。我的作品塑造了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其中有闯关东的难民,有为共和国建立流血牺牲的斗士,有辛勤劳作的农民,有共和国建设者劳动者,有商人、员工、医生、艺人、平民……无论怎样的创作对象,我都没有将其当做“猎奇”的对象,而是当做发掘精神蕴含的矿藏。在他们身上,我努力完成的工作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境遇、不同性情之中,去升华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家国情怀、生命意识和生活智慧,去透视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特质,去激扬这个民族满怀希望走向未来的理想精神。我以为,如果将人民的、时代的、民族的精神高度开掘出来、表达出来,就会超越一般,就是艺术作品精神高度的最高站位。
艺术创作必须追求更高的艺术精度。艺术有多种可能性,艺术精品的标准也因种种因素而存有差异。由于文化市场发育程度的原因,现在形成一种误解,认为抒写人民的“政治标准”、抒写精神的“文化标准”、抒写性情的“艺术标准”,与大众娱乐、市场需求是相互矛盾的。我也时常遇到这样的问询:你的这些作品有市场吗?当我的剧本面对投资方和电视台购片方的时候,同样的问题也往往被首先提出:“没有收视率吧?不符合我们的调性吧?”放弃很简单,坚守很困惑。主流化和市场是不是就是矛盾对立?两个效益就是水火不容吗?我们的文化市场就只能由一些混淆历史视听、宫廷阴谋恶斗,漂染历史罪人,抹黑英雄人物,或是灌输西方价值观念、极尽物欲享受、智商情感低幼化的电视剧大行其道称霸荧屏?我想,无论市场千变万化,多么炫目,但我们不能眩惑,一个艺术工作者要守得住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担当。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不能向金钱屈膝,不能失去风骨,更不能随波逐流。
同时,我们还应该相信,伴随着民族、大众精神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不断走向成熟的文化市场必将呈现出真正的艺术精品,不断赢得更为广大的文化消费空间的趋势,最终赢得市场的,必将是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标准的艺术精品。
因此,我坚守对艺术精度的追求。我的追求除了电视剧艺术一般的艺术精神和技巧技术,更为重视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人民大众审美意识中,挖掘创作取向,锻打艺术精度与大众欣赏的连接点,在情节与细节的创造性、性格与情绪的个性、表现手法的创新性、语言的锐利性等方面,不断提升电视剧这种大众艺术的精度,做到既有意思还有意义。我的这些电视剧都做到了两个效益双丰收,观众和市场双欢迎。今年播出的《老中医》和《老酒馆》,截至目前,在央视和卫视的收视率都是最高的。我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我没有感到失落,反而感到了叙述的快乐。因为,主旋律照样能打胜仗。
为历史、为时代、为人民
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协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和指导作用。五年来,我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为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和工作准则,学习、领会、学深、吃透,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落实。在中国美术馆工作中落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藏大家精品,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打造美术‘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思路;在艺术创作中加强红色文化、当代文化、民族文化的创造,从再塑经典中展现文化自信,通过立像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也应中宣部、文旅部、全国政协、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邀请到乌兰牧骑,到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20多个省市写生、宣讲,分享我学习的实践与经验。在学习和宣讲的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全国的文艺家在讲话精神的感召下形成了一股凝聚力,从青年艺术家眼中感受到他们对祖国至诚的爱,也常有八九十岁的老美术家坐在下面认真倾听,做笔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才能在脉管中涌动爱国主义的血液,进而激荡艺术创作,创造出有灵魂的不朽之作。我从红色文化、当代文化中汲取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作了以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为代表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雕像作品;以焦裕禄、雷锋、孔繁森、南仁东等为代表的英雄劳模、时代楷模的雕像作品;以《孔子问道于老子》《达·芬奇与齐白石》《在一条船上》《舍甫琴科与杜甫》等为代表的以“对话”来艺术地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题材的雕像作品,并将“对话”延伸到现实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以《大草原》《春风》为代表的现实题材、民族题材、写生题材;还有《延安窑洞对》《百年丰碑》等红色题材。新建成的香山革命纪念馆也陈列着我最新创作的大型主题雕塑,有《毛泽东同志在香山》,有表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商国是》,有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百万雄师渡大江》《胜利的消息》等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文化在哪里?在大师的经典作品里。我们通过典藏活化展览,将馆藏大师、大家的作品通过研究进行学术梳理,举办系列展览。使躺在库房里的经典作品活化,让其价值得到最大发挥。中国美术馆不断通过“典藏活化”,形成一场场有口皆碑的展览——“人民的形象”“美在新时代”“美在河山”“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走向西部”……从数九寒冬到炎热夏天,美术馆的队伍都排很长,这既是“典藏活化”“大众美育”的成果,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真理性。习近平总书记说,“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中国美术馆组织雕塑家创作表现56个民族的作品和组织国家主题美术创作班,并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展,这都是激励广大艺术工作者,在当代中国人民追梦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吸收营养,在人民生活源头活水中获得灵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2018年,中国美术馆先后牵头成立了“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丝绸之路国家美术馆联盟”,我当选为两个联盟的秘书长。同时我馆组织代表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大师作品赴韩国、法国、墨西哥、希腊、德国等国家展出,所到之处,掀起一阵“中国热”。每个展览都围绕“中国写意”的美学特征进行研讨,阐释了在世界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下,中国美学精神的价值。我的《孔子》《老子》《齐白石》等雕塑也应邀落成于巴西、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新加坡、英国等多个国家,以雕塑这一无声的语言,传播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以美为纽带,获得心与心的相通。
犹记得,2019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勉励我们不忘初心,创作出不负时代的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我现场聆听,深受启发。非常荣幸的是,我作了题为《以文化经典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言。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我们要用心创作,推出更多的优秀展览品牌,展出中国精神、民族气派、时代风格,为历史、为时代、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用心用情用功唱响时代赞歌
何沐阳
中国音协新兴音乐群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唱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作为一名新文艺群体的音乐人,我真诚感谢中国文联这些年来给予我很多学习交流和参与主题创作的机会,使我受益匪浅。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进行音乐创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在深入生活中谱写时代新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新的时代有新的语境,音乐人应当响应时代召唤,顺应时代语境,用心用情捕捉新时代的脉动与形象,将歌曲的重音与时代的情感牢牢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道出了文艺创作的真正秘诀。许多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大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活体验。许多能够传世的音乐作品,往往携带着时代的生活信息,经过自然的选择、人们的选择,这些作品慢慢成为经典。
近年来,我一直参加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创作实践,这使我有机会更深入地扎根现实生活,更多地与音乐界的前辈和同仁们交流创作。2016年8月赴西藏采风创作是行程和周期最长的一次活动。西藏既是创作的富矿,同时也是严峻的考验——高原缺氧、水土不服。但是大家在经历考验后,却发出这样的感慨:“心不远,路就不远”“缺氧,不缺精神”,经历了从平原走上高原的生命体验,获得了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文化自信。
正是这份与火热生活相遇、与**相亲带来的灵感,激励我创作了三首西藏题材歌曲:《高原的梦》《万年吉祥》《我和西藏有个约定》。我写《高原的梦》用了很接地气的民谣风格,以一个西藏牧民家庭的视角,通过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变化,反映普通牧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以这样一种鲜活生动的语言和曲调,描绘新时代中华大地上生活着、奋斗着的人们自信乐观的形象,也给我带来创作的愉悦,留下美好的时代记忆。
在家国情怀中抒写人民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生命总是与祖国休戚相关。回望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的是几代音乐家坚定的信仰和赤诚的家国情怀。从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的聂耳、冼星海、郑律成,到100名“改革先锋”中的施光南、李谷一,再到刚刚获得“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的郭兰英,以及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的王昆、贠恩凤、郭兰英、阎肃,共和国的英雄丰碑上,镌刻着一个个用歌声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音乐家的名字,他们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的期望的最好诠释。这些闪光形象对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我总是希望在创作中有一种大的情怀,能够更多地表达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我经常问自己,这个作品是为谁而写,什么是我创作的格局?因为这些思考,我有了想写一首给中华民族的歌曲的想法,在这样的时代,中华民族更需要找到共同的情感和表达,于是我写下:天耀中华,天耀中华,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天耀中华,天耀中华,愿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以每个个体对整个民族的情感为触发,超越时间和空间概念,把五千年来凝聚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情怀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表达,以作品彰显不忘初心,坚守正道。
在砥砺创新中提升艺术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这些年我参与了很多重大主题创作,感受也非常深。我觉得越是重大主题创作,越是要反复打磨锤炼,精益求精,确保艺术质量上的高水准。真正优秀的音乐作品应该是思想性、艺术性和群众性的统一。立意高,并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艺术化地表达和呈现,不断尝试新的诠释方法和表现手法,做到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我在创作歌曲《万年吉祥》时,就把西藏特有的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并且运用国际化和时尚潮流的电子时尚元素,为歌曲增加了强烈的时代感。把我们的民族音乐做得更加现代、更加好听、流传得更广,让中国时代精神在世界文化环境中产生影响,这是我做音乐的初心,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我帮助很大,可以说是打开了一扇门,每学一遍都有新的收获,思想境界都有新的提升。参与中国文联及相关协会组织的主题实践活动,大家交流切磋,不仅提高创作质量,也得以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对此,我深怀感激。唯有继续钻研、努力创作,以优秀的作品回馈时代和人民。
为文艺繁荣奉献力量
做崇德尚艺文艺人
佟丽娅
中国视协理事
佟丽娅(上海)影视文化工作室演员
记得2016年在参加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分组讨论时,我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过的“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进行了发言。如今再次回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又有了新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在由我塑造的影视角色中,有几个角色令我至今难忘: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正直勇敢、坚定爱国的战地护士小白鸽,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温厚执拗的陕西女孩田润叶,电视剧《产科医生》里为理想、为信念不断前行的医生何晶。这几个角色映射了不同年代下中国人奋斗、拼搏的精神,以及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让观众能够在与角色共鸣中被其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染。
今年我主演的电视剧《高大霞的火红年代》,有幸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的“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的名单。这部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英勇的共产党人齐心协力粉碎敌人阴谋、为新中国成立无私奉献一生的故事。我通过对高大霞这一角色的塑造重温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感受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创作过程中我也不断思考:为什么多年来当代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能够常演常新,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喜之爱之?随后发现,这些影视剧中都饱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精神力量,是得到观众认可的好作品,让没有经历过动荡年代的现代青年深切地感悟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当下。
“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为了能积累更多的创作和表演素材、真正为人民而创作,我要求自己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走进大众才能切身体会大家的情感诉求和真实想法。前段时间我跟主持人董卿、歌手云飞等文艺志愿者一起去当年红军会师地会宁进行慰问演出。乌云落雨驱不散乡亲们的热情,我在人群中央伴随着云飞热情演唱的新疆歌曲《阿依古丽》尽情地舞动,看着周围朴实温暖的笑脸我心中暖意融融,跳得越发起劲。还有去年、前年前往三沙慰问驻边将士,几次前往地震灾区、贫困地区慰问群众,一次次的志愿行动看似是文艺志愿者的付出,实则是我们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为我在表演创作中迸发出新灵感、新力量奠定基础,让我有更多的能量去发光发热,用更好的作品去回报大家。
作为一名来自新疆的演员,我无比深刻地感受到了近年来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多民族团结奋进的磅礴精神力量,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文艺创作、文化创新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灵感。身为文艺工作者,我也真切体会到文艺给人们带来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和审美启迪。去年我有机会跟随中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团一起访问朝鲜,在异国舞台上表演了中国特色的新疆舞,获得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掌声,这让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就是文艺工作者不断前行的意义。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不管是作为文艺志愿者还是文艺工作者,我都希望自己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贡献一份力量。一个月后,我精心筹备了三年的舞蹈剧场作品《在远方,在这里》即将迎来首批观众,我会带着母校新疆艺术学院的学生一起向大家展示一个充满风情、美丽富饶的新疆。新疆的歌舞艺术是我国文艺的瑰宝,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文艺成果,我和新疆的艺术家们一起创作了这台演出,这也是我们集体给新中国70华诞的献礼。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于我又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我第一次来北京就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跟随老师来参加阅兵式的彩车表演。20年过去了,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不断提升提高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文艺工作者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灵魂工程师”,我要将在人民和生活中汲取的养分精心打磨,通过不断精进的演技将其转化成正能量的作品回馈给大家,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我要继续向前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品行、文化品德,创造更多正向鲜活、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角色,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心、用情、用功去抒写这个伟大的时代,与广大文艺工作者一起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着力打造新时代“文艺苏军”
水家跃
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书记处第一书记
五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文艺界受到极大鼓舞和激励。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工作,我有幸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他提出江苏要“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五年来,江苏省文艺界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引领,推动全省文艺工作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
文艺家是文艺创作的主体,也是文艺工作的主要对象。近几年,我们重点围绕“人”这个关键因素,努力打造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苏军”。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有针对性开展培训,每年重点举办一期文艺家读书班、一期市县文联干部培训班,今年共举办10个专题培训班,培训人员1000人,重点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学习、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利用全委会、代表大会、理事会等重要时机,推动各级文联组织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肩负起文艺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
大力实施“名师带徒”计划
牵头起草了《关于实施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工作方案》,推选100位文艺名家与青年才俊结对,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促进文艺人才加快成长。在名师推选上,主要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全国性大奖获得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委省政府“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或担任过全国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的艺术家。在徒弟推荐上,把自主权交给名师,由江苏省文联、省作协、省委宣传部最终审核。该项计划,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省里每年拿出1000万元,每年每对师徒10万元,师徒各半,自行支配。我省还制订了文化人才高质量“行动计划”,每两年授予5名左右艺术家“紫金文化奖章”称号,重点培养100名左右文化英才,建立300名左右文化优秀青年人才库。
推动建设“文艺精品创作高地”
江苏省委明确提出把“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涵,并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省里每年重点打造一部原创歌剧,五年来先后推出《运之河》《郑和》《鉴真东渡》《拉贝日记》等,今年推出《周恩来》,近期将在延安首演。13个设区市每年创作一部地方戏,在每年的“紫金文化艺术节”上展演,如滑稽戏《顾家姆妈》、梆子戏《母亲》、昆剧《顾炎武》、锡剧《大风歌》等,广受好评。在重大主题性创作上,突出红色文化、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和“一带一路”原创文化,规划体现江苏风格的重点项目,话剧《雨花台》、淮剧《小镇》、苏剧《国鼎魂》等均捧回全国性大奖。这五年,各个艺术门类都有长足发展,一人获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三人获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入选作品106件,位居全国第一,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281件,排在全国第一方阵。
在全省文艺界广泛开展“明德行动”
积极推动引导文艺家追求德艺双修。一方面,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孝慈,从艺60年,全身心做好京剧艺术的传承和普及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省文联作出《向黄孝慈学习的决定》,并组织编写《大青衣——黄孝慈传》。今年,在全省开展“明德行动”,进一步推举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继青、历经6次手术的“淮坛铁汉”陈德林、11年坚持培养农民工子弟小学少儿民族管乐团的雷建功等5位艺术家为“明德模范”,并发出《自觉用明德引领风尚倡议书》。另一方面,发挥文艺的熏陶作用。组织拍摄电影《两个人的海岛》《桂香街》,创作淮剧《守岛英雄——王继才》等文艺作品,生动地展示英雄模范的精神力量。
着力培育江苏“文艺森林”
如果说文艺作品是果实,文艺家是果树,那么文艺生态就是森林。中国曲协副主席、江苏省曲协主席盛小云说:“演员必须要在舞台上滚”,舞台平台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致力于优化良好文艺生态。一是提升重大文艺品牌,着力办好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中国音乐小金钟等文艺活动,着力打造紫金文化艺术节、紫金合唱节等品牌,激发文艺家的创作热情。二是举办江苏“文艺名家名作晋京展”,资助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到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展演,每人资助经费100万元左右。三是共建“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推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各文艺家协会互学互鉴。
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座谈会精神,大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江苏文艺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积极贡献。
引领我们奔向
新时代文艺之海的思想灯塔
夏义生
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文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党对新时代文艺规律的新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我们奔向新时代文艺之海的思想灯塔。
坚持在“真学”上下功夫,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往深里走”
“往深里走”,就是要吃透核心要义,领会精神实质,防止浅尝辄止。我们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文联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党组领导和主席团成员先学一步、深学一层,认真及时组织好党组会议学习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今年省文联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学术研讨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组织省各文艺家协会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专题培训班。五年来,我们共举办专题培训班30期,培训会员6995人。
坚持在“真信”上下功夫,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往心里走”
“往心里走”,就是要内化于心,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用心、用情、用功做好文联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努力增强“三力”:
一是聚焦“增强组织向心力”,在深化改革上求实效。我省文联和各市州文联都按时出台了深化改革方案,全省有二分之一的县市区文联出台了深化改革方案。省文联所属12个文艺家协会明确为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理顺了协会组织体制,并明确提出“健全基层文联组织”,有力推动基层文联解决机构、编制、经费、场地等方面的困难。
二是聚焦“增强组织吸引力”,在团结新文艺群体上出实招。明确省文联权益保护与行业建设处联络服务新文艺群体的职责;新设立了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省文联网络文艺发展中心;省文联所属各文艺家协会都分别成立了新文艺群体联络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
三是聚焦“增强行业影响力”,在当好文艺界的服务员上做实事。省文联新成立了权益保护与行业建设处,专责做好行业建设工作。出台省文联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建立了文艺类社会组织联系点制度。组织实施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对300多名老中青文艺人才进行长期跟踪、重点扶持;发挥湖南省文艺创作扶助基金会的作用,资助有困难的文艺家出版图书、举办展览演出、进修培训;加大对文艺人才的宣传推介力度,与新湖南手机客户端、红网时刻新闻等主流新媒体合作,持续推介了100多位艺术家的专题;重视对文艺工作者权益的保护,举办了两期权益保护培训班。大力宣传我省优秀曲艺家黄士元不忘文艺初心、献身文艺事业的感人事迹,树立崇德尚艺典范。
坚持在“真用”上下功夫,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往实里走”
“往实里走”,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一是着眼于“为人民谋幸福”,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特别奖、《乡村国是》的作者纪红建说:“我深深感悟到,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才能创作出既有时代精神、又有思想深度和生活温度的作品。”获得第23届曹禺剧本奖的《桃花烟雨》就是作者曹宪成深入十八洞村采风和长期生活积累的结果。二是着眼于“为民族谋复兴”,推出“中国梦”主题创作精品。省摄协主席谢子龙近三年分别推出了以“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是追梦人”为主题的摄影三部曲。省音协金沙、孟勇创作的《奔驰在祖国的大地上》入选中宣部第七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三是着眼于“为世界谋大同”,用文艺为人类提供“世界语言”。省杂协原创杂技剧《梦之旅》首次尝试用杂技表现相对完整的故事,在全球演出600多场。省美协主席团委员舒勇的作品《丝路金桥》,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家会议中心主会场唯一景观雕塑。
在今年中宣部公布的“五个一工程”奖中,我省四件作品入选,获奖数居全国前列;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我省入展作品数全国排第三;第二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我省入展作品数全国排第六;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我省入展作品数全国排第十一。
德修终生,艺无止境。我们将不懈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热情拥抱新时代
奋力谱写新篇章
徐里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美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着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促使美术界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气象。
以人民为中心、走进人民、表现人民成为越来越多美术家的追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俯下身、沉下心”越来越成为美术工作者的共识。展览机构、创作单位和广大美术家更加关注展览的学术品质,更加注重创作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精品力作不断推出,“浮躁之风”大为改观。五年来,美术界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思想理念、创作态度,还是行业风气、批评评论,都能看到一些积极、明显的可喜变化。
认真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状况,有两点特别需要强调:一是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导向,二是明确了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术“高峰”这个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就是要在组织工作中和创作引导上,坚决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反思一段时间以来美术界存在的注重抒发一己悲欢、缺乏生活体验、强调自我表现的倾向,纠正机械化生产、千篇一律等问题;坚决反对以市场为中心,反思一段时间以来美术界存在的过于注重市场导向,盲目追求艺术品商品价值,搏出位、搏眼球、搏新奇,纠正做市场的奴隶、抄袭模仿、快餐式消费等问题。而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术“高峰”的关键则是打造出作品、出人才的良性机制和有效平台。
五年来,中国美协紧紧围绕这个导向和这个目标展开工作。为推动广大美术工作者更加明确新时代美术事业的使命与任务,进一步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国美协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中国美协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30期,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规模有组织地带领广大美术工作者分批赴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采风写生,每年定期举办“‘向人民汇报’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美术作品展”。
“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是中国美协一个重要文化惠民品牌项目。我们以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为活动地区和服务对象,足迹遍布浙江丽水、福建龙岩、甘肃天水、二炮常规导弹第一旅等地。同时,我们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了7次文艺志愿服务美术培训班和多批次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高研班,让更广大的美术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共享当代美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正是由于广大美术家扎根人民,关注时代,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礼赞时代,才迎来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新高潮。
中国美协坚定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热情拥抱新时代,坚持与新时代同步伐,在多个重要时间节点推出多个重要美术展览活动,如“中华史诗美术大展”“时代领跑者美术作品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美术作品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
为有效解决美术创作中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我们在主题性创作组织化程度和原创性上不断增强,通过实施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和主题美术创作项目,集中推出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协于2017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最美中国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型美术作品展”。展览以中宣部宣传发布的“时代楷模”“重大典型”等为蓝本,展出了中国美协组织美术家最新创作的20余幅油画和中国画。2018年,“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美协组织全国美术名家参与了这个项目,创作了《在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大会上》等24件作品,皆为精品巨制。展览期间参观人数达300万人次。目前,“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正在稳步推进,规划创作绘画、雕塑等作品200件左右。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伟大的新时代呼唤伟大的美术家、伟大的美术作品。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美协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五年一届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将这项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美术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办出高品质、高品位,以异彩纷呈的精品力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文艺志愿服务立足新时代
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
冀彦伟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引,更为做好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指明了志愿服务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充分肯定了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新成效。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文艺志愿服务立足新时代,在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蔚然成风,呈现出了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清新靓丽的时代形象,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只有深入火热的社会实践,
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才能更好地
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服务人民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牢牢把握、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的根本思想,坚定不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文艺志愿服务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广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讴歌人民,讴歌祖国,讴歌新时代,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围绕大局、重大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团结组织老中青艺术家5000多人次,以老少边穷地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部队官兵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广泛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等文艺志愿服务300多场次,直接服务**200多万人。二是着眼乡村振兴战略,聚焦“脱贫攻坚”,深入开展文艺扶贫志愿服务。在全国范围确定27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文艺扶贫工作示范县,推动贫困县开展“一县一品”扶贫活动。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开展文艺扶贫歌曲创作,组织60余名知名词曲作家为40余个贫困县创作40余首形象歌曲,连续两年举办文艺扶贫歌曲音乐会,对贫困县进行形象宣传,收到良好效果。三是围绕做人的工作的中心任务,联合中国剧协、中国影协、中国音协等9家全国文艺家协会,招募近400余位文艺志愿者,深入中西部农村地区,举办戏剧、音乐、美术、曲艺、舞蹈等培训,累计授课620多天,培训基层文艺工作者近2.3万人次。大力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艺术教师培训计划”,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四川省马边县、云南省禄劝县等11个省35个贫困县,举办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手工艺等培训班,培训乡村学校少年宫专兼职艺术辅导员和农村学校艺术教师5000余人。文艺志愿服务瞄准**精神文化需求,在广泛的实际行动中,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只有坚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理想追求,
才能带领广大文艺志愿者
弘扬志愿精神,用明德引领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以来,广大文艺志愿者备受鼓舞,热情高涨,展现出新的精神风貌。他们积极弘扬志愿精神,无私奉献,以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理想追求,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虚心向人民学习,在学习中为人民服务,把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优秀作品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用“八千里路云和月”来形容下基层的感受,歌唱家殷秀梅在西陲第一哨演出时深情地说:“我跨越上万公里,就希望能面对面地为边防战士歌唱!”在广泛的实践活动中,文艺志愿服务汇聚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连续三年,中国文联推荐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先后有14位文艺家获得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授予的“最美志愿者”称号。光荣的称号,既是对广大文艺志愿者的最大褒奖,也展现出了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新风貌。
只有勇于聆听时代声音,
回答时代课题,
才能不断创作新时代优秀作品
广大文艺家在与人民的具体交流中,倾听声音,感受真情,在具体的文艺实践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歌曲《到人民中去》《长征礼赞》《光荣》等,著作《扶贫视觉——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最后的民俗》等,《有一个奇迹叫中国》等上百首诗歌,和一大批奉献给**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等。其中,歌曲《到人民中去》在全国广泛传唱,歌曲《光荣》登上央视春晚并压轴演唱,歌曲《最美中国人》入选中宣部第六批“中国梦歌曲”。尤其是,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国音协为国家贫困县创作的文艺扶贫歌曲,受到贫困县的热烈欢迎。
文艺志愿服务展现的新风貌、新特点,取得的新成效,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体现。下一步,我们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进一步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做好文艺志愿服务各项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文联发出通知
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崇德尚艺、潜心耕耘,
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主题实践活动
全国文艺界
“崇德尚艺、潜心耕耘,
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