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中国文字 传承中华文明
——写在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
山东展区落幕之后
王世农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山东展区已落幕,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展览来说并不算短,然而与观众热烈的呼声相比,一个月的展期显然有些短暂。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曾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正是对文明的敬意,造就了山东展区的盛况。
//
彰显齐鲁文化底蕴 演绎书法艺术之美
//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的篆书篆刻刻字展区在山东举行,这是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三个展区首展。本次展览展出的所有作品充分彰显了当下全国篆书、篆刻、刻字的整体魅力与创作水平,无论是气势磅礴的鸿篇巨制,还是方寸之间的精美小品,都映射出作者在创作中丰富深厚的情感,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老子曾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书法之妙,就在于这含蓄无垠、引人于冥漠恍惚的境界。观者与作品的对话也让刻字作品更加完整,在传统的书法艺术中种下了当代艺术的种子。
展览期间,山东美术馆还举办了市民专享的书法公益笔会,十余位知名书法家为前来参观的观众写送“福”“寿”等书法作品;举行了篆刻传拓技艺展示体验活动,特邀多位传拓技艺专家现场展示篆刻传拓技艺,并将拓片赠送给前来观展的市民。这些公益活动充分满足了群众对书法艺术的精神需求。
//
观众观展流连忘返 艺术熏陶难能可贵
//
此次展览自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观众,这些参观者不仅来自山东各市,还有不少人从江苏、浙江、北京、山西、辽宁、河北等地赶来。从开展到闭幕,馆中各展区一直人头攒动,为了能拍到一幅喜爱的作品,不少作品前观众排起了队伍,绝不放过任何一方精致的印章、一幅精湛的篆书。
齐鲁大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脉与深厚的书法文化,而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则是凝聚广大书法家,推出精品、推出人才,集中展现当代书法艺术水平的高端权威平台。观众能够几乎零距离地观看作品,能够仔细观看作者创作作品的气息,把握取法脉络,这让全国广大书法爱好者受益匪浅,同时对书法篆刻艺术的传播也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不少参观者表示,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陆续在山东举办,山东的文化氛围愈加浓厚,作为孔孟之乡,省内应该多举办具有文化积淀的大展,传播传统文化艺术,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众多观众前来观展,影响到的不仅是他们自身,他们所受到的文化冲击和艺术洗礼,他们所接受的艺术熏陶和美的教育,也将对他们的家庭乃至周边产生重要影响。这种无声的文化滋养,是平时再多的教育、再多的资金投入也难以达到的。
//
理论支撑艺术创作 展览传承中华文明
//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特别设置了“十二届国展济南论坛”。期间,中国书协副主席、篆刻专业委员会主任王丹作了《硕果呈高原 凭栏望远峰——从十二届国展的评审看当代篆刻创作》专题演讲;中国书协副主席、篆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包俊宜作了《篆书创作正迈开步伐大步前行》专题演讲;中国书协副主席、刻字硬笔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华平作了《铺展新时代刻字艺术壮丽画卷——从十二届国展评审看刻字艺术发展》专题演讲;翟万益、张铜彦、叶培贵、朱培尔、徐正濂、许雄志、戴文、王志安、李胜洪等来自中国书协主席团和专业委员会的多位专家,就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相关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此外,展览期间,中国书协副主席、山东省书协主席顾亚龙,《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报》社长兼主编朱培尔做客“山东文艺大讲堂”举办专题讲座,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领略中国书法艺术之美,同时在这种美的体验中学习背后的文化理论。如果没有千百年来创造的书法理论,书法艺术便没有灵魂,另一方面,书法艺术创作有了书法理论的支撑,才能更加坚定地迈开步伐向前走。在理论的支撑下,书法这一传统艺术才能延续数千年,承载着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光芒照射下,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展览现场
齐鲁书风,源远流长;书展落幕,墨香袅袅。全国书展向我们宣告:当代书法已向正大气象的传统正脉回归,一个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系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
篆书篆刻刻字展区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篆书李愿基
篆书冯曰昆
篆刻张红欣
篆刻王炜
篆刻王培博
篆刻彭福庆
篆刻潘立文
篆刻陈浩
篆刻郭振坤
篆刻张国
相关链接
不能重技重艺重法度、轻艺轻文轻性情
从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说开去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楷书隶书展
展新局 寻破局
一个评审委员的监审视角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评审感言
因为写错字与国展失之交臂?
“第十二届国展”审读专家叶培贵这样说!
“王羲之”的“羲”都能写错,如何入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