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图书行业复工复产,路在何方?

艺术看点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两会聚焦|图书行业复工复产,路在何方?

图书行业复工复产,路在何方?

——访全国人大代表别必亮,

全国政协委员于殿利、林阳

中国艺术报记者何瑞涓

春暖花开,时移初夏,全国各行各业有条不紊地展开复工复产,其中图书行业包括出版社及书店等全产业链也迎来了复苏,积极探索新路径,共克时艰,有欣欣向荣之势。书籍是人类灵魂之所依,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为促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纷纷建言献策。本报记者连线采访代表委员们,深度探讨促进出版业良性发展之方。

出版业复工复产,难在“产”

有这样两组数字,据北京开卷对全国10000余家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采样观测分析,2020年1月至3月,整体图书零售市场同比下降15.93%,网店渠道同比上升3.02%,实体店渠道同比下降54.79%;截至4月30日,23家出版业上市公司的2020年一季度报告出炉,其中19家公司一季度营收均呈负增长,最大降幅高达44.58%,5家公司净利润为负值。从书店到出版企业的经营形式均不容乐观,由此可见,图书行业复工复产,道路不可谓不艰难。3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支持出版物发行企业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经营的通知》,从降低租金、人工、税费等运营成本等多方面支持和推动出版物发行企业有序恢复经营。

中国艺术报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

“出版行业复工复产难在‘产’上,编辑早已复‘工’,在家就可以审稿改稿,但投入生产需要集体劳作,生产是瓶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殿利告诉记者,销售同样也是瓶颈,物流尚未完全恢复,书店未正常营业,人们担心恐惧的心理能否消除尚待时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指出,图书生产和销售受影响较大,物流、印刷、书店等尚未完全恢复开业,“我们对重庆出版集团的损失做了初步统计,和往年相比,损失比例数值较大,任重道远。”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院长、人民美术出版社原总编辑林阳也表示,图书行业尤其是实体书店是疫情冲击的重灾区,各个出版社更是因为疫情期间物流、仓储、印刷等环节缺失,几乎断供,对此甚为忧心。

中国艺术报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院长、人民美术出版社原总编辑林阳

政策引导,培养全民阅读习惯

促进出版业复工复产与良性发展,政策引导与支持是重要保障。对此,林阳提出,建议国家发放图书优惠券,助力全民阅读。“最初提出‘图书消费券’的时候,觉得别人可能也会想到,没料到这可能是唯一一个建议发放图书优惠券的提案。”林阳告诉记者,政府以发放补贴的形式促进经济发展,如旅游消费券、购物消费券、餐饮券等,图书有所不同,它是特殊的精神文化消费品,更应加大补贴力度,积极引导有效对接,小小的消费券可以撬动行业的回稳,快速、显著、稳健地拉动文化消费,同时也加强对实体书店、出版等行业的扶持,有助于有序推动实体书店、出版业的复工复产,形成供需良性互动,还可以精准助力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消费券不是折扣券,比如一百元消费券就可以当作一百元人民币使用。我的五个提案中,收到的对图书消费券提案的反馈是最多的,有人说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提升老百姓阅读兴趣和综合素质。我们人均读书量低,跟国民没有养成读书习惯有关,读书是一种习惯,要把这种习惯培养起来。我跟孩子们讲,什么是小康?不是有飞机大炮吃得好穿得好就是小康,有书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读书习惯离不开书,有消费券就会买书读书,慢慢养成读书习惯。这个提案不仅今年提,明年还会提。”同时,林阳也提出,今年是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的最后一年,这项已经实施了近7年的免税优惠政策,犹如雪中送炭,为图书发行业尤其是实体书店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

中国艺术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殿利

“现在已经有很多政策上的支持,比如房租减免、税收优惠等,税收优惠政策即将到期,出版界也在呼吁将一些政策长久地固化下来。”于殿利也强调了加强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大家要共同在阅读推广方面下工夫”,他指出,各种调查数据显示,受众在疫情期间做了什么,大都是刷手机、做美食、种花种草等,读书几乎排不上号,阅读率并没有因有了有闲时间而提高多少,可见阅读还远远没有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习惯,要动员大家多读书,尤其是家长带孩子多读书。

提升内力,将服务意识放在心头

“政策引导很重要,但单靠政策支持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提高出版业自身的内生动力。”别必亮强调,出版企业要勇于创新创造,向市场打拼,复工以来重庆出版集团也在不断进行摸底、评估,研究复工复产对策。集团领导班子分头奔赴基层调研,将重庆下属38个区县走了个遍,和当地教委、文联作协、宣传部、文旅局及文化名人等深入座谈,了解基层需要,收获颇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特色文化产品的打造、如何挖掘整理地域文化等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文化资源是一个宝库,有很大空间,需要好好开发。作为企业管理者要真正沉下去,将服务意识放在心头,更好地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服好务,尽到出版企业的职责,才能有源头活水蓬勃生机。”

出版社也要提升内力。林阳也指出,出版社要更加贴近今天的读者阅读需求,包括内容的选择、用纸用料、装帧设计等等。“编辑的含金量要提高,书是要经过磨砺的,提升空间还很大。”以做公版书为例,作者逝世50年后不用再给稿费,谁都可以出版,看上去很美好,但竞争非常激烈,大家就拼价格,价格越来越低,书的品质也越来越低。“现在有的出版人反其道而行之,致力于做高端书,比如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过去是冷门书,出版人把书的所有环节都做得很精美,身价倍增,这其中其实就体现了编辑的含金量问题。一本书做得更好而不是价格更低,才更吸引读者。”林阳表示。

转型升级,开发线上产品与渠道

困境催生新的机遇。近几个月来,各出版社纷纷转型,走到线上,线上发布会、直播带货、小视频宣传、推出电子书等等,可谓另辟蹊径,别有洞天。于殿利强调,从传统出版而言,要抓重点图书,如果按部就班,很难挽回过去几个月造成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出版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多做线上媒体融合产品,出版社要投入更多物力人力财力到线上,促进产品创新。“线上销售已经成为图书的重要销售方式,短平快的产品也见效更快。”他分析道,各出版社都在结合自身优势做深做宽资源,比如把一本书做成一个简短的小视频,有助于非专业领域读者快速了解该书,对文化普及与传播有促进作用。过去做科学著作的推广普及,将纸质书摘录或缩短,收效并不是很成功,依然很难懂,但是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就易懂很多。“对直播、视频等线上方式要善于利用,别一说短视频就往娱乐方向走了,违背了文化普及和科学普及的初衷。”

林阳也表示,图书发行要线上线下齐头并进,“过去习惯线下推广方式,线上推广是如今必须做好的新课题。今天看了《三毛流浪记(彩图注音读物)》走进薇娅直播间慈善义卖,4分钟就卖出了5万册,最后销量达到8万册。出版社应该勇于创新,促进营销方式多样化”。别必亮谈道,重庆出版集团对主题出版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同时线上宣传也加大力度,有声书、电子书等销量有所增加,“很多产品免费供应电子版,让读者宅在家里得到精神愉悦,在书海遨游,也尽到了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集团还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以重点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1221”战略,即一圈(打造“内容出版-出版数字-数字经济-经济服务-服务内容”闭环的融合出版生态圈)、两线(文化、教育两条业务主线)、两端(聚集内容大数据的“安全阅读云端”、服务用户的“功能型应用端”)、一网(出版工业互联网),“学习强国”数字农家书屋运行平稳,重庆智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RCS智能传播云平台、区县阅读(矩阵)平台即将上线。

规范市场秩序,制止价格战

规范图书行业市场秩序,制止价格战,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促进图书行业良性发展的要点之一。别必亮指出,打折本来是为了给消费者实惠,促进消费,是正常现象,但很多时候变成了行业内部的自我戕害。图书价格战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损害的是整个产业链的信誉和生态,是行业后端销售对前端生产的打压,“两者应该共生共荣,互相理解和包容,比如世界读书日等重要活动可以适当、有限度地打折,否则出版社为了生存、适应电商打折的需要,只能提高定价,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受损害的还是消费者,对行业整体发展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

林阳也指出,有些出版社新书打折扣就非常低,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流量,吸引更多人来,恶性竞争使得图书行业受影响。“政府很难对市场行为进行限制。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国外行业协会具有权威性,我们的行业协会应该发挥更大作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全国政协委员谭跃、潘凯雄、于殿利在联合提出的关于立法规范图书零售价格竞争的提案中也提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在广泛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以立法方式制定图书交易规则:一是明确规定新书出版一年内不得以低于其定价的八五折销售,有效解决线上线下折扣不一、恶性竞争的问题;二是强化执法检查,对违法者严厉制裁,以维护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及书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提交了关于制定图书交易价格法、规范图书市场秩序的提案,建议国家对图书交易价格进行立法,遏制恶性竞争,重振健康市场。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交了关于规范图书销售体系、促进书业健康发展的提案,指出“出版的各环节都不再陷入价格战,就会考虑从更多的角度满足读者需求,更好地服务读者大众”。

中国艺术报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艺术资源号-艺术号-艺术看点-两会聚焦|图书行业复工复产,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