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中国艺术名家”可直接关注
作者简介
虞允文(1110-1174),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人,字彬父,一作彬甫。绍兴进士。绍兴三十年(1160)使金,见其大举运粮造船,归请加强防御。次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今安徽当涂境内),适主将罢职,三军无主,而金完颜亮正拟渡江,遂毅然督战,大破金军。三十二年,任川陕宣谕使,与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乾道五年(1169),为相,任用胡铨、王十朋。八年,再任四川宣抚使,在蜀年余病死。
虞允文身材雄伟,身高六尺四寸(近两米),史称其“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早年以文学入仕,到了中晚年,抓住机会,在宋金风云中,大展才华,终成一代名相,千古流芳。
父虞祺,北宋末政和年间进士,仕至潼川府路转运判官。虞允文幼时聪明,七岁即能提笔作文。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历任通判、知州等四川地方官。绍兴二十八年,改任秘书丞,开始到朝廷任职。不久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历吏部员外郎、兼右司员外郎。绍兴三十年(1160),以守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借工部尚书衔任贺金正旦使,回朝后任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绍兴三十一年(1161),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金海陵王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越过淮河,进迫长江,两淮前线宋军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虞允文被派往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犒师,正值金海陵王大军谋由采石渡江。虞允文见形势危急,毅然把散处沿江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组织起来,挫败金军渡江南侵的计划,赢得了采石大捷。金海陵王移兵扬州,虞允文又赶赴镇江府(今江苏镇江)阻截。金军北撤,虞允文在南宋朝野上下获得极高声誉。“采石之战”是南宋唯一的一次击败金军渡江的战役,在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次年,虞允文任川陕宣谕使,与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州郡数处。
乾道三年(1167),召为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四川名将吴璘死,虞允文接替他出任四川宣抚使兼知枢密院事,积极整顿正规军和**,减缩军费开支。五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八年秋,再度赴四川综理军政事务,后因病于淳熙元年(1174)二月辞世,享年65岁。其墓在四川仁寿县于丞乡。
淳熙四年(1177),宋孝宗诏赠虞允文太傅,谥“忠肃”。而宋孝宗在虞允文死去后便失去了收复中原的斗心,从此不再打算收复中原。但虞允文的报国事迹仍广为人传颂,名留青史。
毛泽东亦曾在《续通鉴纪事本末》批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虞公即虞允文。
虞允文《适造帖》作品欣赏
虞允文《适造帖》,行书,纸本,纵36厘米,横60.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虞氏此幅行书,凡十五行,每行字数不等,共一百一十八字。款署“允文剳子”此札曾收入《宋人法书册》。签题“宋虞忠肃公允文书”八字。幅后虞堪跋记。幅上有安岐藏印、“贞元”平印等印记。虞氏此幅行书,结体多取横势,笔致含量蓄,似于无意间着墨,然情趣天成。
此幅于《墨缘汇观》中记为“适造帖”,《石渠宝笈续编》等均有著录。
释文:
允文适造见寻辱访别乐处既久数千里分携可量此心怆恻也蜀墨二种久所秘爱春秋篡例武侯将菀二书文与可石竹大图轴皆蜀善本连二麦光牖鹿角胶霜饼子 以为寿星夜仓卒微甚有丑幸收其意也来旦发舟不甚蚤(早)否为修名自 不胜再三之恳右谨具呈九月二十八日允文剳子
虞允文《适造帖》作品欣赏
虞允文《适造帖》作品欣赏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 可关注
如果您欣赏“中国艺术名家”公众平台,合作共赢的朋友和老师请加私人微信:w58285131,推广投稿信箱:58285131@qq.com
网址:http://网址未加载网址未加载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