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始祖——徽剧

民族文化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徽剧--京剧的发源剧种之一。婺源徽剧属“石牌”流派,以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为主,剧目、表演、唱腔、道白都独具特色。徽剧,旧名“徽调”,是我国大型古老剧种。流行于婺源徽剧是皖南徽剧

     徽剧--京剧的发源剧种之一。婺源徽剧属“石牌”流派,以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为主,剧目、表演、唱腔、道白都独具特色。徽剧

  徽剧,旧名“徽调”,是我国大型古老剧种。流行于婺源徽剧是皖南徽剧的支流派。 元朝末期,南戏风靡一时,与北方杂剧分庭抗礼。当时南戏有四大声腔;弋阳腔、昆山腔、海盐腔与余姚腔。其中弋阳腔流传到安徽衍化成徽州腔和青阳腔。并以此为主体,形成了徽的前身——徽池雅调。 明末清初,微池雅调又接受了昆腔、民间歌曲和南下的西北乱弹,互相交融而成“徽调”,从中产生了吹腔,拔子和二黄等主调。

  徽剧形成后,即在皖、赣、苏、浙等省广为流行,对南方的许多剧种,如汉、湘、桂、赣剧等都有深远的影响。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先后进京,对北方诸腔各调兼收并蓄,声誉日盛。后,徽剧在北京同汉调等剧种合流。名艺人俞三胜“融合‘徽’、‘汉’之音加以‘昆渝’之调,抑扬转折,推陈出新;程长庚,乃溶‘昆’‘弋’声于‘皮黄’中,匠心独运,逐成大观”。

  从此徽剧逐浙朝京班演变,徽班日渐衰落。嘉庆三年,钦赐武英殿大学士婺源人曹振镛办起了徽州第一个徽班“老庆升”。婺源徽班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其戏班子弟除本地人外,许多人来自皖南,因此,婺源徽班保留了皖南剧的特色。主要唱腔有吹腔、拔子、皮黄、还有昆腔和其它一些小调。主要剧目有整本戏《翠花缘》、《雌雄剑》、《上天山》以及折子戏《水淹七军》、《扈家庄》、《百花赠剑》等数百本。

民族文化

  建国后,徽剧获得新生。全国两个徽剧专业剧团之一的婺源徽剧团,挖掘、收集、整理了传统剧目400余本,整理曲牌800多首,脸谱52个。 曾于1959年派出六名演员携带《汾河湾》参加省古老剧种汇报团赴京演出。该团还多次参加省、地汇演。1982年,该团创作的《长城砺剑》荣获了省政府颁发的创作奖。

  到婺源旅游,如果刚好能够看一场徽剧,那将是非常惬意的事情,尤其是在婺源远近闻名的阳春古戏台上!!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化艺术-民族文化-京剧始祖——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