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四大书家:张瑞图简介

中国书画名家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张瑞图简介:张瑞图生于明万历元年(1573—1644),字长公,又字无画,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人(今青阳镇莲屿下行)人。其传

张瑞图简介

      张瑞图生于明万历元年(1573—1644),字长公,又字无画,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人(今青阳镇莲屿下行)人。其传世作品有《松泉图》轴、《山水图》卷、《郭田流水图》轴、《书画合璧图册》等。 

      张瑞图幼负奇气,聪颖过人。万历三十一年,瑞图乡试中举;三十五年,胪唱第三人进士及第,处授翰林院编修,积官少詹事,天启六年(1626)迁礼部侍郎。是年秋,与平湖施凤来同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三年(1630),罢官遣归。

      张瑞图落职后隐居故里,悠游林壑,忘情山水,诗书并发,留下大量书法及诗歌作品。所作《村居》、《庵居》六言诗300首为世人传诵,崇祯十七年,卒于家。隆武二年(1646),唐王朱键为其易名“文隐”,并赐葬。墓在青阳霞行村东北,俗称“探花墓”。1956年迁青阳西南塔仔山顶。

      张瑞图其书法以揩书为主,带入行草,既见汉隶书意,北魏笔法,又呈颜王风骨,峻逸劲力,遒丽疏爽,笔势飞劲,顾盼生姿;其草书更趋炉火纯青,雄劲峻快;整幅作品,法度严谨,点画不悖,章法茂密,错落有致。为明代著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刑侗,米万钟齐名,时人称“刑张米董”,又有“南张北董”之号。

      张瑞图又擅山水画。其画师承效法元黄公望,并参立吴派,颇有声望。作品传世极稀,于今罕见。

      明代的张瑞图工书善画,书法奇逸,得张旭、怀素、孙过庭流韵,与邢侗、董其昌、米万钟并称“明末四大书家”;山水画学黄公望,用笔与王孟津相近,具有骨格苍劲,点染清逸的特点,他还善画佛像。 著作有《白毫庵内篇》、《白毫庵外篇》。
  
张瑞图作品选

中国书画名家

《看山图》

中国书画名家
 
行草五律诗



张瑞图《晴雪长松图》 作品欣赏

中国书画名家

张瑞图 《晴雪长松图》 

画为纸本,墨笔,纵136.3厘米,横43.3厘米

现藏故宫博物院。


      张瑞图的《晴雪长松图》是一幅典型的雪景山水。图中的雪后空山,一派沉静。前景倾斜的巨石上,两株苍松虬曲而立,残存的松枝上覆盖着白雪。山脚下,蜿蜒而至的泉流,尽管因寒而冻却似流淌般地生动。远处的高山,那奇崛劲拔的身躯披上了银装。峡谷间,高高低低、错落分布的树木若隐若现。在画的左上端作者自题“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的诗句,准确地揭示出该画所要表达的意境。细细观察,在这静谧的银色世界中,尽管寒气逼人,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顽强活力。看那扎根于硬石之中的根须,结实有力。那斜挺多姿的青松是如此的苍劲,枝干的生长之势犹如蛟龙升空,直冲云天;一曲一折都流露着倔强与刚烈,无声地昭示着任凭风雪侵袭、我自依然傲立的精神。它浑身披挂着白雪,更显出高洁的不屈气质。在这万籁寂静、荒寒沉凝的山谷里,透过山泉的冻层,仿佛听到溪水流淌着声音由远及近,那是“天籁之音”,宛如一支生命交响曲。山上的植被几乎被大雪埋没了,只露出少有的枝杈,山谷间光秃秃的树木黯然失色,这与那斗志昂扬的松树形成强烈的对比。望着这一切使人不禁感慨:真是一场生命力的考验呀! 

      此图左上角落款为“庚午春仲果厅图写”,并钤有“瑞图”、“张长松”等印。 

      这幅作品取竖式构图,层次分明、虚实相应,有高远、深远之感。技法上,用笔流畅润泽,干净利落,墨色浓淡相宜,透明而凝重。如在树木、山峦的勾画上,用笔时断时续,用墨有浓有淡,灵活多变;表现手法上或皴、或擦、或勾、或染、或点,相互结合,纵横交错,丰富多样,从而形成以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如近景的岩石勾画粗细兼有,其横截面是用皴擦出来的,再用淡墨加以渲染。岩上的植物用秃笔点就而成,画中雪山的表现运用了“留白法”,这主要是继承了黄公望的遗意,从而使风格更为疏秀简易,山石的质感也更显圆润通透。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绘画艺术-中国书画名家-明末四大书家:张瑞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