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NER BISHOF
沃纳·比肖夫(WERNER BISHOF 1915-1954)简介:
以相机追求和平的人
沃纳·比肖夫是一位国际上知名的瑞士摄影家,1916年生于苏黎世,1954年在秘鲁死于一次意外事故。苏黎世艺术学校1932年创办摄影班,沃纳·比肖夫是它的第一批学员之一,自始,在他短短的二十几年摄影生涯中,比肖夫曾先后服务于一些世界著名杂志(如美国《生活》、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等)和玛格南图片社,足迹遍布几大洲,尤其是他在印度、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拍的照片使人过目难忘。
沃纳·比肖夫十分推崇罗伯特·卡帕,视他为自己的楷模。比肖夫的作品追求真实与美。曾有人评价他的照片不仅维护了人类的尊严,体现出人道主义的信仰,还具有不受时间制约的艺术欣赏价值。他的作品在现代摄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比肖夫死于秘鲁的消息传到日本,是在1954年一个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5月25曰,他在前往秘鲁森林进行创作时,因车祸与同军人一起翻下500米深的山谷。
同一天,在印度支那,卡帕不幸触雷身亡,真是奇异的巧合。在一天里,马格那姆丧失了两位巨匠,命运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就这样,1954年,世界上消失了两位重要的新闻摄影家。
比肖夫终年仅39岁,是位前途远大的青年摄影家。他的墓安置在卡亚俄港附近。
但是,这次秘鲁之行,比肖夫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杰出的作品。例如,他用85毫米长焦距镜头拍摄的《吹笛少年》。身穿粗布衣,肩背大口袋的秘鲁少年,在山道间边吹笛,边行走。虽然画面简单,却充满了抒情韵味,使人感到比肖夫的温暖的胸怀。
这幅作品已成为遗作,现在看到它,似乎那少年吹奏的笛声,正在为比肖夫的死表示深切的哀悼。
纯粹的瑞士摄影家
战后的瑞士,是世界摄影浪潮的中心。因获古根海姆奖而名声大振的罗伯特·弗朗克就是瑞士人,生在美国,长在瑞士,以强烈表现立足于世界影坛的W.克莱茵是弗胡克的朋友,他也是一位很突出的新闻摄影家。然而,在这些摄影家中,最引起评论界注意的,应属比肖夫。他于1915年生于苏黎世,父亲是个普通的职员。
比肖夫从少年时起就非常喜爱绘画,对其它科目不感兴趣。这样,父亲只好让他退出原学校进入苏黎世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学习。这是1933年的事情。
在学习中,他直接受到著名摄影教育家亨斯·菲斯兰的教导,使他学到了成为一名摄影家所必备的基本技巧。同时,比肖夫开始对印刷美术设计产生兴趣,这与他从小喜欢绘画的志向有一定关系。菲斯兰在教学中,采用发挥学生个性的方法,使比肖夫能够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去发展。
比肖夫爱好印刷美术设计是在他毕业时从事照相馆工作而引发的。他在照相馆里以商业摄影为目标,工作了十年,之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
这一时期,他的照片主要强调造型部分,他的新闻照片也非常重视造型处理,使其别具一格。可以说,这段时间的锻炼,为他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比肖夫直到离开人世,总是坚信自己不仅是新闻摄影家,也是艺术家的信念。虽然许多人认为"新闻照片不是艺术",但是,这种观点是对艺术观念的一种偏见。长期以来,人们对摄影产生过种种误解。其实,艺术观念在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应该不断变化。因此,站在新的艺术立场去追求新闻摄影的变化,追求新闻摄影的新的艺术性,是比肖夫终生的目标。他常常以一个艺术家的规范要求自己,决不妥协。一次,曾有人向他索取朝鲜战争中共产党俘虏的照片,他说"艺术不能出卖"。他视战争为罪恶,他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来拍摄照片的艺术家。
从《DO》到马格那姆
《DO》是世界一流的美术杂志,现在仍在发行。克莱茵曾在那里工作过。
在《DO》的工作,决定了他后半生命运的到来。瑞士虽然在大战中属于少数保持中立的国家之一,但是,《DO》与瑞士红十字会合作,为记录战争的灾难而起用了比肖夫 。
红十字会希望的只是记录战争,但比肖夫不愿只拍战争,而是把相机对准了在战争中挣扎着的民众的命运。他常常是站在受害民族的立场上,直到战后,他依然如比。妇女、儿童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他以欧洲战场为主,拍摄战争中民众的生活。这种题材对于他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以唯美主义手法去拍摄大自然景物的,过去他说过:"我之所以只拍摄这些景场,是因为我自己能够捕捉到自身意识的存在"。然而,战争却把他的视线从唯美主义世界转移到了现实社会。如果没有战争,也许他会一直沉浸在他寂静的唯美主义世界中进行创作。
现在,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一面感受着民众生活的苦难,一面被民众的喜怒哀乐所震动。为此,他在《DO》中大声疾呼,
也决定了他今后的道路。之后,他又把足迹留在了共产主义国家,拍摄《铁幕背后》,在《生活》杂志上发表,因此而闻名。
从 1946年到1949年,他的生活是在东奔西跑中度过的。1949年在瑞士结婚,并加入了马格那姆,成为瑞士方面负责人。
1951年,马格那姆计划为比肖夫搞一次日本摄影旅行。比肖夫先取道印度,在那里拍摄潦倒的贫民,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然后,经香港到日本。
他在日本逗留了八个月,为(生活)杂志拍摄朝鲜战争,并与日本摄影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他对日本的风土人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拍摄了大量的照片。1954年,他将这些照片题名为(日本),并编辑成画册出版。这是最早由外国摄影家拍摄介绍日本的摄影集。书中充满了好奇和惊喜,却没有偏见。从这些照片可以看出,比肖夫在评价客观时象对保持了客观、温和的态度,他是一位优秀的新闻摄影家。
1953年,比肖夫前往美国,1954年又从墨西哥到达巴拿马。他那一次是去拍摄南美人民生活的。"但是,命运的利剑却在悄悄地向他刺来。当他从巴拿马到智利,最终踏上税鲁的国土时,虽然获取了无数个杰出的镜头,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自己的生命。
作品·人性
比肖夫死后三年的1957年,他的遗作展在苏黎世开幕,感动了许多人。从1953年到1957年,他的影展《极乐》曾在欧洲各地巡回展出。
比肖夫的风格简而言之就是:贯穿始终的人性、和细致、缜密的造型,始终保持冷静的画面。
他的早期作品中,唯美主义风格浓厚,抒情诗一般的美感洋溢在画面中。同时,他又十分注意准确的造型处理,避免画面中易犯的毛病。他从事的印刷美术设计,为他的画面构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不是一位描写战争现场的战争摄影家,这是他与卡帕的不同之处。卡帕是反法西斯主义的,比肖夫则更像一位宗教式和平主义者。与其说他面对战争,不如说他从不过问战胜国或战败国,而是把相机对准战争中的受害者。如上所述,他的作品并非大声疾呼的抗议,而是向读者提出静观变化的要求,这就是他在新闻摄影中的独到之处。
据比肖夫的友人回忆,他终生热爱美术,他喜欢西班牙画家、立志学习毕加索的艺术风格。他是个爽快人,但不是一位开朗的社交家,闲暇时光,他总是面对画布度过的。现在,回过头来,仔细回味,似乎他的《吹笛少年》中充满着一种寂寞的情绪。或许在遇到这位少年时,他无意中预感到自己的命运。无论怎样,画面中弥漫着和平的沉寂,它使我们为之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