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文化动态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春节近在眉睫,突然想到“礼”。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记得南怀瑾先生打过一个比方,说“礼经”是中国文化中的宪法。比方嘛,姑妄听之吧!事实上生活不可无礼。固然老祖宗说过“礼多
    春节近在眉睫,突然想到“礼”。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记得南怀瑾先生打过一个比方,说“礼经”是中国文化中的宪法。比方嘛,姑妄听之吧!事实上生活不可无礼。固然老祖宗说过“礼多人不怪”,但是也要看到“礼多折腾人”;讲礼也得与时俱进,繁文缛节可要不得。

  我久寓他乡。有一年春节曾“衣锦荣归”;其实,衣着依旧,也并无“峨冠博带”,只不过是“上海归来”,新近又得到一个“博导”头衔,至爱亲明自是“刮目相看”。谁知因此遇到不少烦恼!首先是亲友皆“有请”,声明“洁樽候教”。喜逢佳节又久别重逢,像我这样被认为“有身份”的人,却自忖不像,不敢恭维。反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更麻烦的是作为“贵宾”叩门访友,一定要随身带“手信”,碰到小公民还得一一发“封包”,据说这是一种时尚与“派头”。俗话说难为“观音请罗汉”,免俗则失礼,从俗盘缠又欠丰。送什么?也颇踌躇!天津雅梨黄澄澄的顶中看,便置它一篓作“手信”吧,没想到家里人说不行,“生梨”(“生离”的谐音)人家忌讳,意头欠佳。那么,按此类推,买苹果也不行了,“苹”“贫”同音;香蕉呢?更糟糕!据说广东人逢年过节烧饭要特别注意,千万莫烧“焦”了锅。本来我还带回去一部新著,满以为秀才人情还不失为“雅致”,不料得到的反馈竟是新年大流“输输声”(又是碰上“书”的谐音),多不吉利。看来入乡随俗,送礼还不是随心所欲的。为了省钱、省事、省麻烦,我只能尽量深居简出,或者佯称身体欠佳,不敢妄动,等节令过后再说。

  中国是礼仪之邦,的确礼多人不怪。何况讲礼还是一种文明呢!然而,什么都有个“度”。“礼者理也”,施礼在人,心意在己。问题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过分讲究,便成繁文缛礼,礼多反而适得其反。封建传统行礼治,比喻为旧社会的文化宪法正合适;它规定很多礼制仪文,“大而冠婚丧制,小而视听言动,皆有节文也”。所谓“节文”者,不过是“品节文章”耳。《史记》有云: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很明显,这是一种统治手段,为的是维护等级尊严;于是礼教形成法规,“非礼”就要受到非议。至于此礼是否合乎理,那是“约定俗成”,就难以言喻了。我从古代谈“礼”的经典里看到过一则有趣的记载:一位高官因公拜访级别相当的同僚,鸣锣开道到了门房送帖,被访者中门迎迓。可是就在门口礼让起来:“有劳屈驾,诚恐诚惶,请回稍候,理应在下趋府”。这样,原班人马打道回府。那位大员便整装回拜。又是“岂敢岂敢,恭请回驾”。如是守礼如仪,一再往返,被访者才终于在家中接待了客人。拘泥于节文以致如此费时失事,及今看来已属笑话了。然而这却是“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说到底,礼属人情。可是有情必有理,随着时代的步伐,礼仪也会随之趋于合理化,像“叔嫂不通问”这样的礼数,简直是不近人情又于理不通了,相传孔子一生汲汲于礼,自小习礼,所以儒家主张德理为治;而对西周的礼制繁缛,人们却思改革。据史载曾把传统的礼帽改掉了,孔子连称“吾从众”,认为这样改比过去的节俭合理而表示赞许。这就是与时俱进,是对礼制细节的一种修正,大得人心。无怪乎古人就以之为“礼贵从宜,事难泥古”的范例。当时民间就有这样的思想:礼仪与其奢侈铺张,不如朴素俭约;丧礼与其专注仪式,不如内心表示哀痛。简礼,无非让人从实际出发,不要太重有悖于理的形式吧了!

  比如从前行礼什么的要作揖下跪,如今兴握手点头,不是既大方,又省便多了吗?比如单位里早就用团拜方式,把大家聚会一起过佳节,不是省得忙着走家串户,向同事们拜年了吗?比如如今时兴电话拜年,不是显得更现代化;哪怕千里迢迢,瞬间便可向亲友“恭贺新禧”了吗?……可不?“礼”关系到移风易俗;或者说,是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侧面。“礼者理也”,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文化动态-礼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