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斯(Rubens,Peter Paul)
鲁本斯(Rubens,Peter Paul 1577-1640)简介:
鲁本斯(1577~1640) Rubens,Peter Paul 佛兰德斯画家。1577 年6月28日生于德国的锡根,1640 年5月30日卒于安特卫普 。 早年在一位伯爵夫人家里作侍童,精通德、拉丁、弗兰芒几种语言。后从几位画家学画,1598 年成为画师,擅长绘制宗教、神话、历史、风俗、肖像以及风景画。1600年来到意大利,受聘任贡扎加的宫廷画师,还曾以外交使节身分出访西班牙,获得研究马德里宫廷藏画的 机会。这期间作品《莱尔马公爵骑马像》、《圣海伦娜 》、 《竖起十字架》、《基督戴荆冠》等,画风受文艺复兴美术影响,有威尼斯画派的特点。1608年他回到安特卫普,次年出任摄政者的宫廷画师,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复活》、《爱的乐园》、《强劫留基伯的女儿》、《末日审判》等,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表明其艺术创作已进入鼎盛阶段。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1630~1640年,他已进入老年,因患风湿病而手指成为畸形,但仍坚持作画。一批出色的风景画和人物肖像,用色、用笔更加奔放自如 ,虽然画作的大部分的要由助手和学生来协助完成,但他亲手制作的那些油画草图,仍可看出他的绘画到后期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鲁本斯的绘画对佛兰德斯以及整个西方绘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7世纪后期巴黎的法国皇家美术学院就出现了一批鲁本斯主义者。18~19世纪法国画家A.瓦 托、E.德拉克洛瓦、P.-A. 雷诺阿和英国画家 J.雷诺兹、J. 康斯特布尔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他的影响。
鲁本斯(Rubens,Peter Paul)艺术风格:
鲁本斯,是17世纪前期欧洲画坛的重量级人物。其艺术着眼于生命力与感情的表达,正是华丽的巴罗克风格的表征。除了扮演画家的角色,他更以他的睿智与博学,积极参与政治,从事许多外交上的重大任务。其一生的丰富阅历,充分展现在他多彩多姿的创作中。鲁本斯自小在北方的安特卫普接受艺术训练,后又游学意大利受矫饰主义的影响,画风融合佛兰德斯绘画的精细写实与南方文艺复兴的雄劲奔放,能完美地表达出当时兼容基督教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精神。在西方的艺术史发展上,鲁本斯可谓居有关键性的地位,启发后来浪漫派大师德拉克洛瓦的创作取向;其强调光线下的色彩变化,更间接影响到印象派的发展。雷诺阿在女性Luo体上的精湛技法,便可说是极少数能与鲁本斯相比美的画家。
鲁本斯(Rubens,Peter Paul)作品选:
鲁本斯《劫夺柳西帕斯的女儿》1616-1619年
油画 222X209厘米 现藏慕尼黑美术馆
《劫夺柳西帕斯的女儿》描绘的是希腊神话中两个英勇矫健的孪生兄弟,看中了两个娇艳美丽的孪生姐妹,并把她们抢来为妻,它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一种所谓“抢婚”风俗,看似一场“暴行”,画家却是在歌倾勇士那青春的热情和不羁的性格,歌颂他们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在这里,画家以强劫和挣扎的运动作为基础,把人物组成一幅富于装饰性的图画,是一件成功的把戏剧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