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哈德·里希特 1932年生于德国德累斯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1—1956年就读于德累斯顿艺术学院,60年代的科隆和杜塞尔多夫正值欧美新潮美术涌进,艺术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格哈德·里希特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火热、激进的艺术浪潮之中,并与许多前卫艺术家保持密切的联系。出于对地区文化方面的状况及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的不满,他于1961年3月离开了德累斯顿,那年的秋天,他在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重新入学。1971年起被聘任为教授,在那里执教至1994年退休。 格哈德·里希特被称为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尽管自诩为德国的波普艺术家,但是格哈德·里希特和他的朋友对商业文化的认识与他们在美国与英国的同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经济政治环境的差异。抽象绘画、基于照片的写实作品、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绘画与雕塑风格等等,格哈德·里希特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时地将惊奇带给这个既丰富又单调的艺术世界。 博伊斯曾说“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而当我们回顾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界,俨然一幅“人人都可以是格哈德·里希特”的画面,尹朝阳、谢南星、何森的作品中都有里希特虚化、模糊的照相写实主义的影子。不过,这种风格的表达恰如里希特的一件礼服,咱们穿着也许合身,但他总能根据不同的场合穿着不同的衣服,我们既不能总撞衫,也很难追赶得上他换装的速度。因为作为现当代在世最伟大的艺术家,里希特总能出色的调和很多艺术家纠结着的矛盾即对承袭传统的责任和冲破桎梏的欲望,以及对具象的怀旧情怀和抽象的情绪悸动。 从里希特的艺术创造中,还可以看到德国艺术在20世纪后半叶重新建立起来的民族文化属性。在他的艺术中,充满了一种尊重日常经验又超越表象再现、注重精神内涵的德国艺术传统,充满了一种在多样的媒介边界地带构建绘画新的价值的探寻,也充满了视觉文化可能获得的新的社会性与现实性。在具象与抽象、绘画与新媒介、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关系这些问题不仅在西方艺术同时也在中国艺术面前存在的时代,他的艺术不仅在西方艺术界获得普遍赞誉,也深值我们中国艺术界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