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收藏常识:玉文化发展时期

玉器文化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中国在夏商时期进入奴隶制社会,青铜器的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原来具有权力象征的玉器如圭、璋、钺、戈等变成祭祀礼器和仪仗器。夏的玉器极少,在这里主要说的是商代。商代早期至中

玉器文化

   中国在夏商时期进入奴隶制社会,青铜器的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原来具有权力象征的玉器如圭、璋、钺、戈等变成祭祀礼器和仪仗器。

   夏的玉器极少,在这里主要说的是商代。商代早期至中期的玉器主要有玉刀、玉钺、玉戈、玉圭、玉琮、玉璜、玉斧、玉铲、玉柄形器、玉筒形器等,这主要是从兵器转化而来的仪仗器或者祭祀用的礼器。商代晚期的玉器已经较为丰富,根据1976年发掘的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统计,可分为礼器、仪仗器、实用工具、装饰品等。其中出土的礼器较全,有大琮、组琮、圭、璧、环、玦、璜和簋等。这为西周时期礼制的健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妇好墓出土玉器可以看出:商代的玉雕工艺在选料、造型和制作技巧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选料上,已经开始使用质纯色美的和阗软玉,特别是商代晚期,和阗玉已占有相当比例。在制作技术上,当时已经出现独立的手工制玉作坊,不仅掌握了勾撤、钻、管钻、抛光等技法,并能熟练地将线刻、浮雕、圆雕、透雕融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玉器的视觉立体感。商代玉器还继承了立体圆雕人像个各种动物形象,是我国古代玉器从平面走向立体,由简单装饰走向复杂陈设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就是六种礼器,即“六器”,也称“六瑞”。除六器外,周礼还规定了天子与诸侯的服饰制度,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如皇帝冕冠前后备有“十二旖”,用玉288颗,玉珠使用白玉。又如“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缁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玫而缊组绶。古者君子必佩玉。”至此,中华玉文化完全步入礼器玉时代。

   商周时期,青铜器工具的出现,提高了制玉水平,使切割、研磨、勾线、碾轧、勾撤等工艺流程变得容易起来。商代王室有庞大的百工作坊,其中就有专门攻玉的作坊,如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了商代制玉作坊遗址。在作坊里,玉工不断改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为宫廷生产了各式各样的玉器,形成了制玉繁荣昌盛的局面。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很多大型玉兵器,有玉戈、玉刀等,大者在半米以上,薄片玉器在当时大量出现,是铜切片工具使用的结果。

   青铜工具的使用是先进技术,对复杂形状的玉器制作很有利,但是,铜硬度不高,在切磨玉石的同时,也在快速地磨损本身,这不能不影响到玉石的细加工和深顶撞。在商周玉器中多是勾轧的纹饰,称之为双勾碾轧,这种纹饰有阳纹的效果,也是铜工具所达到的最好效果。

   东周时期,诸侯混战,礼崩乐坏,西周初期制定的礼玉制度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对玉器的价值和功能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讨论。当时代表平民的墨子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不生”,他反对掠夺战争,主张节约,把是否有利于解决人们的温饱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他指出:“和氏之璧,随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意思是“和氏之璧”等天下公认的宝物,既不能使国家富裕,也不能使人丁兴旺,对社会安定起不了作用,所以不是什么宝物,只是少数统治者的奢侈品而已,认为用玉“费财费力,不加利”,对奢侈的用玉活动给予全面否定。代表新型地主阶级的韩非子则极力主张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功力主力思想,忽视玉器带给人的精神享受,把玉器等同于纯粹的物质用品,认为“有实用价值的玉器才有价值”。儒家创始人孔子则采取比较实际的态度,不仅宝爱玉礼器,而且呼吁重建礼制,将玉器人格化,提出“君子比德于玉”,从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11个方面对玉的道德内涵作出详尽的描述。他的描述最终形成了儒家用玉体系,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东周时期玉器盛行,上起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无不以玉为贵,视玉为宝,玉器被广泛应用祭祀、装饰和丧葬等处。伴随着尊神敬天思想的动摇和青铜器礼器的盛行,此时的玉礼器装饰味渐浓,主要用于朝觐、盟誓、婚聘、敛葬等。东周最为显著的特色就是玉佩饰的盛行,这标志着古代玉器有神到人的转变,儒家用玉思想的形成标志着玉器人格化的正式确立。

   战国以后,铁器工具大量使用,锻铁有良好的锻造性能,可以打制各种形状的工具,比青铜工具在形制上和耐磨性上前进了一大步。尤其锻造小工具更有有利条件,琢制纹饰要求有掖、撞、勾、撤等小工具,勾面纹要求勾砣刃口薄,打长孔要求细长铤,搜尖角孔要求细金属丝,这些工具用铁打造既耐用,又没有脆性。锻铁加碳成钢后硬度增大,能制成细而长又硬的钢铤,用于打长细孔,解决了大、小眼孔的打眼问题。所以东周玉器的比起以前,琢玉工艺更加突飞猛进,线条遒劲有力,钻孔匀称光滑。而且金银铜嵌玉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除普遍使用在剑、带钩、车马器等小件器物上外,在鼎、壶、尊等大型铜器上也开始使用,透雕、镂空等高难度的作品此时亦屡见不鲜。

   西汉时期,玉器的礼仪性质已经大大弱化,除璧、圭可能还有一定的礼仪功能外,璜、琥也仅具有装饰功能,而琮和璋几乎找不到了。但是出现一类极富特色的用玉方式——为祈求尸体不朽而制造的葬玉,主要包括玉衣、玉塞、玉琀、玉握四种。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文化艺术-玉器文化-玉器收藏常识:玉文化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