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禔幼小即随父在紫阳书院学习,耳濡目染,打下了深厚的学问根基。12岁即已弄翰、奏刀 。光绪晚期进学为秀才,并任教于钱塘学堂。其时,印人因风相聚,遂与丁仁、叶铭、吴隐于光绪甲辰(1904)创议成立印社。“人以印集,社因地名”,就此西泠印社成立。“戊戌政变”后,西方新学输入,王禔曾学习于数学兼土木工程之类。1913年,辞去教职,就业于沪杭铁路局,与丁仁同事。隔年,转湘鄂铁路局,其时篆刻声名大躁于湘楚川汉间。1920年,因唐醉石之荐到北京,与唐氏一同供职于国民政府印筹局。“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及五院印筹,皆为王禔所篆。
北京当时为政治、文化中心,冠盖云集。王禔篆刻受到极大推崇,如陈宝琛、宝熙兄弟,溥氏兄弟,陈仲恕、叔通兄弟,罗振玉、马叔平等名流,皆为其文字至交。1924年,由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叔平推荐,王禔参加了故宫博物院清点清宫文物的工作,为当时故宫的专门委员会15人委员之一。
北伐战争胜利后,王禔应南京政府聘请,任职印铸局技正。其时待遇虽好,但对宦游生活已无兴趣,他在一些所刻闲章中流露出这种感情。如取白香山句“秋月春风等闲度”入印,并于边款处跋曰:余股官白下,非我之志,年复一年,若被束缚,真如浔阳女儿,志大徒伤,因作此印以志恨。在南京任职两年后,1930年辞官回沪,定居于上海四明村,以艺自赡。建国后任上海画院画师。
王禔书法颇有成就,尤精于篆隶。凡金文、 碣、玉箸、秦权、汉碑额无不涉及,特别是小篆,结体典雅朴茂,用笔遒劲馨逸,其所篆《说文部目》向为行家肯定,是学习秦篆的极好津梁。其以小篆笔法写大篆书体,节涩不滑,刚柔相济,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韻味。王禔隶书取法汉碑,参以篆笔,故蚕头蓄敛,燕尾不露,苍古外观,隽秀内蕴,耐人寻味。
王禔篆刻,初从秦汉入手,旋深邃于浙派,兼及明清各家。前期创作面目众多,既有深厚苍劲如小松、曼生之作,又有稳健茂密如让翁,悲庵之趣。40岁以后,博采众长而逐渐形成自己的面貌,白文醇厚蕴藉,朱文秀逸圆劲,特别是铁线篆,凝练委婉如洛神临波,嫦娥御风,二十年代即名震京华,对后学之影响甚巨,至今学习者遍布海内外。
丁仁在《咏西泠印社同人诗》中赞其“运笔专研十四篇,莫将微技消前贤。好奇更有王都尉,中稳多从小印传”。现代诗人兼印人沈茹菘赞王禔曰:“工整庄严灿若花,文章如玉思无邪。端容振择江湖下,砥柱中流一大家”。
王禔为人虚怀若谷,家教有方。他过世后,家属体其爱社如家之意,将他的自用印及藏印356方于1964年赠送西泠印社以为社藏。
王禔(1880~1960)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