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艺术门类的大众回归

艺考培训
+关注

——谈漆艺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世界一流的新型人才,重视艺术教育在当今21世纪显得更为重要。然而高职院校,由于多种原因而难以开展应有艺术教育,使原本更需要艺术熏陶的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培育,这大大降低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以致直至影响到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让更多的在校学生获得艺术审美能力,挖掘他们的艺术天赋是每一位艺术教师的责职,也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不得不面对改革时代下的学生特点,是他们对艺术的特殊理解,他们必须正确面对各种社会的诱惑和挑战。纵观视觉艺术门类,可谓丰富,然而快速发展的节奏,严重地搅乱了巧妙的构思和精美的工艺。选择漆艺作为素养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因为考虑到学生无法体会在校生的宁静——他们无暇坐下来,从油画的色彩,国画的笔墨中获得艺术的快乐。对此我们着眼于现实的同时,开展了不同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在了解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真实需求,进而分析研究后,我们在艺术教育的海洋里苦苦寻求,发现河姆渡的漆艺正在向我们召唤,它那7000年的文明历史,至今还散发着时代光芒和气息。尽管历史久远,我们仍然透过漆的表面,看到蕴藏着的精美和神秘,有着梦幻般的引人入胜的效果,这些都源于它注重作者的能力。而且我们了解到漆艺本身并不需要太高的“基本功”门槛,也不存在真正的“失败”。

  首先,我们通过走访,建立了一个150平方米的漆画艺术工作室。以工作室制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吸纳了艺术爱好者28人。在尊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根据他们所提出的建议,把一小部分学生划分到艺术创作团队,剩下的则偏重工艺品制作。教师方面,在初创阶段,我们得到当地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专业上依靠当地美协和邀请省市漆艺家来校讲学相结合,实现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此外,我们利用假期开设规模大小不同的短期漆艺创作培训班,开展课堂个别学生指导,还组织在校老师和学生一起外出参观学习,及时了解漆艺的最新发展。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欣赏和交流活动,大大提高了鉴赏水平和创作信心,为下一步的创作创造条件。去年叶徐燕等同学的作品《金色协奏》在省漆画年展上获得优秀奖。另外,张璐等同学的两件作品在今年的宁波市建党90周年美展上分获银、铜奖。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同学从工艺品制作和学习中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他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有的同学还组织买家来到学校的咖啡吧里,自己掌锤进行了36件艺术作品的拍卖,其中27件成功拍出,并将一半的收入捐赠给学校困难学生基金会。他们通过自己双手创作的成果,已经远远超越了学习艺术的范畴,实现了一次精神上的跨越。

  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原本基本训练的色彩、平面构成的课程,拓宽到漆艺的课堂,一改过去只有纸上练习,没有成果积累的现状,变漆艺创作带动基础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按自己的构图和色彩,通过不同的漆艺材质和制作完成,结果大相径庭。由于媒介、材质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创作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施展。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投入,特别是材料上的花费。随着他们的付出,成就感也随之增加。当作品完成之时,不管其优劣与否,其中包含的设计原理和色彩搭配跃然纸上,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信心。这里有他们的付出,对于成果,他们很珍惜,课堂里再也看不到满地扔的“习作”。

  漆艺来源于传统,成长于民间,是大众艺术。漆艺的技法因人而生,让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能在短期内成为“漆”的艺人。我们所尝试的,只是一个艺术门类的大众回归。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从中学到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漆艺本身。

  漆艺的创作过程无疑是受教育者不断获得审美知识、提高审美情趣的过程。它作为创造能力培养和文化传承的手段,应成为高等艺术教育的最佳载体之一。

首页

热门艺考培训搜索

最新艺考培训文章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中国艺术新闻-一个艺术门类的大众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