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惊艳

展览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南京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展”目前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
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惊艳

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惊艳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南京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妙于陈馨——— 于非闇、陈之佛精品展”目前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作为北京画院今年重点策划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专题之一,此次展览集中呈现北京画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于非闇、陈之佛两位工笔花鸟画大家的精品力作70幅,并持续展到9月2日。     记者日前认真欣赏所有作品,在北京画院有关负责同志的讲解中更加深深玩味两位工笔大师的艺术杰作。应该说,于非闇和陈之佛两位先生用自己一生的艺术实践很好地完成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传统继承与开拓创新,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改变了工笔花鸟画长期衰微的局面,为二十世纪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复兴与时代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两位先生一南一北,在中国画坛有“南陈北于”之誉,然而两位先生在生前相互间并没有过交流。     在两位工笔画艺术大师联袂献艺的一个展览中,我们能够看到两位艺术家的不同风格,尤其是画坛有“南陈北于”的说法,但是我们此前还没有看到过两位大师在生前有交往的记录,这一次应该是一个世纪之后两位大师的相会。     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两位大师的共同之处和区别,就像代表北方的于非闇先生所具有的皇家气质,所谓京派的富贵之气;而陈之佛先生的是他画面中的淡雅清逸,所以说不同的气候和纬度所体现出的艺术家的气质是不一样的。关于如何在20世纪使中国的工笔画整体出现衰微的状态中重振其风,两位艺术家都给予了不同的贡献。     于非闇先生的《太液池荷花草虫》应该说是此次展览中于非闇先生精品中的精品,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工笔画一般以细腻为主,以层层晕染、勾线完成的,而在一幅工笔画中最难的不是把它画繁,而是画简,所以在工笔之中可以做减法的艺术家并不多,所以在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于非闇先生画的荷花、小鱼都用了没骨的方法,甚至没有勾线,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     工笔中做减法的不多,印象中更为深刻的做减法的高人应该是直接追溯到宋徽宗那里,他也是于非闇学习的对象。     作品《牡丹双鸽》应该说是于非闇先生晚年的精品,也是北京画院收藏于非闇先生的代表作品。于先生并非是从小一直画工笔,他是从中年开始进入工笔的创作方式,也得到了张大千先生的建议,所以在70岁前后他的工笔画日渐成熟,这种成熟就体现在这件作品上。这件作品中画的牡丹很精彩,从写生而来,他在题跋总也写到他到各大公园中对牡丹进行体味,对此进行描绘。于非闇先生的牡丹在富贵中而不庸俗,在细腻中而不琐碎,而是有一种整体的效果,所以在这样的“牡丹与双鸽”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动静的结合。     于非闇对中国的颜色是有深刻的研究,他不仅写过如何画工笔画的书籍,还写过怎样去做中国的颜色的专著性的研究文集,一件1959年的作品中,到今天艳丽如新。所以对于于非闇先生不仅要探讨他的画艺之精,还要看到他在材料的选择上也是下了功夫的。     陈之佛先生上世纪50年代的《荷叶白鹭》是这次展览中陈之佛先生颇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因为于非闇先生北派的富贵之气正好对应了陈之佛先生清淡野逸、飘渺的画风,可以说有大相径庭之气,在这样的一幅作品中陈之佛先生对于两只白鹭还特意用了白色的点染,更使它在画面中稍稍的凸显出来,而在读这张画时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慢慢的寻找陈之佛先生在作品中描绘出的微妙差异,在作品中梯级呈现的非常清晰,包括荷叶、荷花、芦苇都是在很窄的色度区间里呈现出来。《寒月孤雁》这样的一个题材是一个传统性题材,从宋朝以来中国工笔画一脉相承并具有不同的发展时期,我们都会看到不同的艺术家对于大雁、月亮进行描述,在中国的系统里有一种冷逸之美,这种美区别于欢快的、喜悦的、茂盛的向上主观的审美方式,中国人有一种对于孤冷、枯荷、残秋、冰寒这样气氛独特的审美追求。     这样的一幅作品其实是表达了中国绘画特殊的审美状态,陈之佛则在这件作品中对于这样的一个气氛渲染的非常到位。(肖鸿)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艺术-新闻平台-展览-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