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季丨世界读书日纪念活动暨北京语言大学“读者之星”颁奖仪式

北京语言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阅读季丨世界读书日纪念活动暨北京语言大学“读者之星”颁奖仪式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北语在梧桐书坊举办世界读书日纪念活动暨北京语言大学“读者之星”颁奖仪式。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鹏,图书馆支部书记杨旭,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展明锋出席会议。活动特邀人文社科学部副教授黄悦与同学们现场交流读书心得。图书馆副馆长邓亚文主持会议。

北京语言大学

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鹏教授致辞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在这里举办“读者之星”评选活动非常有意义。北语是一个读书和学习氛围浓厚的地方,关于读书有一些心得想和大家分享。第一,培养读书的习惯。媒介发展突飞猛进,读书的方式很多,比如:手机不仅可以读文字书,还可以读音频、视频图书,读书可以成为大家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方式,大学有大量时间可以安静读书,希望大家将读书培养成一种生活习惯,成为生活中重要一部分。第二,读书注意系统性。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系统读书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将知识融入思想、精神和信仰,提炼出自己的思考方式,这样才能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希望通过每年一度“读者之星”评选活动可以营造北语更浓厚的读书氛围,大家能真正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越读越美,越读越好。

北京语言大学

“十大读者之星”分享读书心得

北京语言大学

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王子瑞

世界读书日的全称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我认为从图书到读书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读书是一个人类很广泛的行为,现在我们对读书这个行为也寄托了非常多的东西。我们从小就听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那么我们通过读书来构建自我的同时必须要警惕这个过程,如果构建自我的同时不去怀疑和解构,那么这个自我将不会是一个牢靠的自我。对于读书这个行为的本身而言,不光是一个自发的行为,也是一个身份构建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姿态。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2017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尚宁宁

我们终其一生接触的圈子是有限的,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谈话,只看见周遭所发生的事情。日复一日,生活变得机械,刻板,没有出口。可当我们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便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立即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多种境遇向你扑面而来,多种情感在你身上演绎。现实和责任可以捆绑你的身体,你人就在这里,按部就班。心灵却可以骤然间,穿梭千年。此外,读书也是认识孤独,寻找知己的过程。现实如山,生性敏感之人往往不苟同于眼前所出现的一切。没有共鸣,似乎也无法找到同类。孤独愈发显明,无处躲藏。以中国的说法,相似的心灵是同一条灵魂的化身。一个人若能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就可体会到读书的真正益处。最后,现实残酷如山,但却善变如云。正如马尔克斯说:“春天总是一去不复返,最疯狂执着的爱情也终究过眼云烟”。而书籍,却默默永存,在善变的世界不再温情的片刻,供给一些不变之中,悲悯的平静的温情。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2016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王帅臣

图书馆真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在低落伤心时,在寂寥无助时,静静的坐在图书馆里,即便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只呆呆的看着满架满架的书,心也会慢慢平复。如果说,信仰能够让人坚定,那么图书馆可能是我的镇静剂。图书馆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伴随着指尖翻检书页,干瘪的身心会慢慢得到充盈,世间的纷扰也会隔离在外,流光此刻凝滞、过往正在当下。

外国的诗人说:“如果有天堂,那它一定是图书馆的样子”,对世俗的我来说,似乎飘渺了一些。自己更喜欢中国古人言及的“好书千卷少,明月一窗足”的现世追求。明月照古今,好书连今古,可能在时空交织中,读书的你,恰好发现了自己,正好找到了自己!

书之于人,看或不看,已有四五分满足;图书馆之于学校,去或不去,总带几丝缱绻。即将毕业,图书馆的时光也已结束,待新馆面目一新时,重新找寻旧情感!

北京语言大学

2017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肖文君

每次走进图书馆,望着面前一排排书架,总感叹时间不够,无法将喜欢的书一一看仔细。与每一本书的相遇也常常充满了各种机缘巧合。阅读是反省,在书中可以照见自己的过往,确认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阅读是对话,突破此时此地此身的限制,结识书内外的人物、作者,与之共同探索孤独的人生;

阅读是创造,可以让我们不囿于一己之见,去相信生命里各种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继而从书中汲取营养,编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灵魂。正如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所说:“你一旦开始阅读,也就会永远自由。”最后,借用一下“道长”梁文道的一句话吧:“很多人都在抱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读书了,我不那么认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爱书人走进图书馆、拥抱文学、闻到书香。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2017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梁少媚

心斋先生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可知随着年岁、阅历的增长,读书之所得亦有不同。但无论窥月、望月抑或玩月,读书即如赏月总是一件乐事。记得李银河老师说过:“对艺术和美的享用是人生在世最值得去做的事情。”若能在闲读中搁置“时间的幻觉”,则匆匆一生也颇可过得。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苗润章

“翻箱底”乐亦无穷:我是个慢性子的“苦闷大忙人”,苦于未来的迷茫,忙于各种生活的杂务,学习总一般般,读书永远随便翻翻。辅导员通知自己入选读者之星那瞬间,我有点小激动,但又很疑惑:这一年,自己难道读了那么多书?也许,是拜数月内在图书馆“翻箱底”所赐。

确定将来要报考文学类的学硕后,2018年秋季学期一开始,我就每天在图书馆东窜西逛,把与考研有关的文学作品一一搜罗来。从九月到十一月,我浏览了一排排文学类书架,从《马季相声选》到《窦娥冤》,从老舍的《茶馆》到萧红的《呼兰河传》,从《周作人译作集》到《卡拉马佐夫兄弟》,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几乎都被我翻了个遍。当时那种“觅书破万卷”的热情,大概和樊哙闯入项羽军帐的勇猛一比高下了吧。

小时候没去过游乐场电影院,书店和肯德基算是我的安乐窝。在书店,因为好奇,我习惯把每一个货架每一层的书都仔仔细细把玩一遍,端详其包装和书名,至于书里的内容、不管。久而久之,我就沉迷于这种乐无穷的个人游戏,到现在还戒不掉。

大多数的感悟,到结尾处总会抒发一种劝勉之情,时而引经据典。我才疏学浅,实在不知该总结些什么。孩童时每个人似乎都是快乐简单的,长大后越来越怅然若失。九尺男儿钟爱在书店做“翻箱底”的游戏,这份童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宇豪

我自己读书一直坚持“贵在精,不在多”的原则,所以读书对我而言还算有趣,并没有把它当作任务来看待。这与时下流行的“10天阅读一本书”很有不同。中国一直是崇尚读书的一个国家,但有一段时间我们的人均读书量直线下滑,最近几年虽然没有报道,但是应该是有攀升的,但快速阅读或者说快餐阅读,重量不重质的趋势也很明显。

图书馆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我很多书都是在图书馆或者教室看的,安静的环境对于思维的沉淀和心境的平和有很大的帮助。而这种安静地独自阅读是一定会培养思考能力的。

连续两届成为读者之星,很荣幸。慢一点读,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其实量也没差多少。新图书馆马上要建好了,我也要毕业了,以后还是要多回母校图书馆转转的,最后祝大家学业进步。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鑫昊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弗朗西斯·培根的至理箴言具有超越时空的魔力,至今受用。读书,不仅增长智慧,而且塑造性格;不仅丰富情感,而且充实人生;不仅培养道德情操,而且激扬生命活力。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皆具生命,诗文中的每串音律皆有生命,哲学中的每段思想皆具生命,语篇中的每段文字亦有生命。于书中,我们可以感受万千生命色彩斑斓的人生经历,读懂万千生命言谈举止的本质归因,领悟万千生命现实折射的价值意义,悟透万千生命超越时空的自然本真。

书亦师亦友,使人得以教化之时不乏慰藉之情;书亦简亦繁,使人读透读薄、亦读广读深;书亦真亦幻,既使人把握现实真理、身临其境,又使人沉醉情感想像、天马行空;书亦庄亦谐,使人懂得如何郑重处事,亦懂得如何以情待人。

书需以兴趣为主,兼顾其他,以便增强阅读动力、牢记知识、抒发真切感受;书还需以精为主,而后泛之,这样既能提升专业能力、发挥特长,又能博览群书、丰富涵养。书中汲取的知识不乏用武之地,它必将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引路天使,带领我们完善生命品质,实现人生价值。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琦

有人把人生比做一场修行,对我而言在这场修行中读书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时,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成为一种存在方式。你可能去过很多地方,但是没有读书的话,可能你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那是一个和外面的世界同样精彩的平行宇宙,一本书就是进入到一个宇宙的门票,图书馆更像是一个售票处,奇幻之旅就从踏入图书馆开始。

北语的图书馆有一种外在的低调,相比于其他学校图书馆的华美,我更喜欢它的朴实,唯有朴实才越发显得宁静,正如读书一般,唯有宁静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中学时,在翁森的《四十读书乐》中我曾读到过一句诗“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我对这境界一直羡慕不已。直到冬天的某个晚上,当我从图书馆走出来,抬头看见四周光秃秃的树枝兀自成圈,几颗星星若隐若现,但是我仍能感觉到好像无数的星光穿透昏暗的冬夜在往我这里聚集,由内而外的充实扫除掉一天的疲惫,我似乎也看到了书中的数点梅花。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

黄若雪

每次想到图书馆,脑海中总会过一遍《侧耳倾听》里的情节:根据借书记录上的名字,小心翼翼而又满怀期待地猜测着那与自己读着同一本书的人。

我也渐渐习惯于在图书馆拿到一本书后,先翻看夹在书里或贴在尾页的借阅记录,可惜并不是每一个图书馆都有这样的记录方式,也并非每一本书都会留下看书人的笔墨。往往留下的日期是在许多年前了,仿佛当年看书人的声音穿梭过长长的时间隧道,在我翻开书的那一刹那,突然化作涟漪般的回声:“你好啊。”我也会在喜欢的书的借阅记录上填好自己的名字与日期,恨不得把自己整个人都塞进去,等着未来有人再次将它翻开,就跑出来道一声好。

喜欢纸质书沉甸甸的感觉,很踏实;喜欢在“书架森林”里穿行,拿起一本书,便是采一棵蘑菇;喜欢捧着书走路,也喜欢在图书馆/书店遇到许多捧书的人。

谢谢书一直以来带给我的孤独与幸福。希望学校的图书馆能早日修好恢复呀!

北京语言大学

读书之乐说不尽,

黄悦老师的精彩分享敬请明天期待!

北京语言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北京语言大学-阅读季丨世界读书日纪念活动暨北京语言大学“读者之星”颁奖仪式